發燒不能吃什麼

  最近天氣寒冷,很多小盆友都感冒發燒了,那孩子感冒發燒之後,除了按時服藥之外,飲食方面是不是也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一忌多吃雞蛋:雞蛋所含營養的確豐富,但不宜在發燒期間多吃雞蛋,這是因為雞蛋內的蛋白質在體內分解後,會產生一定的額外熱量,使機體熱量增高,加劇發燒症狀,並延長髮熱時間,增加患者痛苦。

  二忌多喝茶:喝濃茶會使大腦保持興奮的狀態,且使脈搏加快,血壓升高,進而使患者體溫升高、煩躁不安。同時,茶葉水會影響藥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藥物的療效。

  三忌多喝冷飲:如果是不潔食物引起的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導致的發燒,胃腸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飲會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惡化而危及生命。

  四忌多食蜂蜜:發燒期間應以清熱為主,不宜滋補。蜂蜜是益氣補中的補品,如果多服用蜂蜜,會使患者內熱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還容易併發其他病症。

  五忌多食辛辣:由於體溫升高,體內新陳代謝旺盛,在此情況下亂吃薑、蒜、辣椒之類的溫熱辛辣食品,會以熱助熱,加重病情,不利於退熱與早日康復。

  六忌強迫進食:有些孩子發燒時,家長往往認為發燒消耗營養,不吃東西那就更不行了。於是,他們強迫孩子進食,有的還拼命給孩子吃高營養食物。其實,這種做法適得其反,不僅不能促進食慾,而且還會倒胃口,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使病情加重。

  孩子發燒的十大誤區

  一.發燒是一種病

  發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疾病的一個症狀。有發燒這個症狀的疾病很多,最常見的是感染性疾病,從普通感冒,到嚴重的膿毒血癥,都可能有會發燒。吃退燒藥把體溫降下來了,並不意味著孩子病就好了。

  二.可根據體溫來判定病情

  低燒可以是普通感冒,也可以是肺結核,高燒可以是幼兒急疹,也可以是腦膜炎。體溫的變化規律對疾病的診斷有一定參考意義,但發燒時體溫的高低和病情不是成正比的,相對於發燒的度數來說,孩子的精神反應對於病情的判斷更有意義。

  三.發燒要趕快退燒

  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一個防禦機制,對病情恢復有好處。對總體健康的孩子來說,在引起孩子明顯不舒服之前***一般認為39°C***不需要給孩子降溫。

  四.發燒會燒壞腦子

  人體的體溫受下丘腦的體溫中樞控制,發燒很少會超過41°C,所以發燒不會燒壞腦子,發燒然後腦子出了問題的有可能是腦膜炎引起的發燒,導致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體溫超過41°C多半是因為中暑或者捂熱導致孩子無法散熱,前者比如把孩子忘在停在室外的車裡。

  五.發燒不用藥不會退燒兒童疾病以呼吸道、腸道病毒感染多見,大多會有發燒,大多也是自愈性疾病,病程過了體溫也會正常。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發燒,在現代藥物產生之前人們都是靠自愈繁衍下來的。但大部分能自愈不等於就不需要用藥,在燒得很難受時,退燒藥能改善孩子的舒適度,有嚴重細菌感染時,抗生素能提高孩子的存活率,抗生素的使用由醫生根據病情決定。

  六.吃了退燒藥體溫應該馬上正常

  退燒藥起效一般需要半個到一個小時,起效後體溫一般可以下降1-1.5°C,一般不是降到正常,退燒藥持續的時間為4-8小時,藥效過了體溫還是可能再度上升。吃退燒藥的目的不是讓體溫正常,而是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

  七.退燒藥可以預防熱性驚厥

  孩子發燒是否驚厥和用不用退燒藥沒有關係,而和孩子本身的體質有關係,熱性驚厥主要發生在體溫的變化階段,目前的研究都證實退燒藥不能預防抽筋。

  八.孩子發燒了睡著了也要把他弄醒喂退燒藥

  退燒藥的目的是讓孩子更舒服,但既然孩子睡著了,他就基本感受不到不適,所以就不需要弄醒了喂退燒藥,睡著了總比醒著舒服。

  九.發燒了打吊瓶退燒快

  吊瓶輸液主要用於嚴重細菌感染、不能進食、中重度脫水等情況,不是針對退燒,兒科門診需要輸液的情況很少,點滴抗生素或者補液也不會比吃退燒藥退燒更快。常用的“退燒針”賴氨比林,打進肌肉或血管退燒是比口服藥快,但沒有口服退燒藥安全,12歲以下兒童還有發生瑞氏綜合徵的風險。需要退燒時首選口服退燒藥。

  十.清熱解毒的中藥可以退燒

  目前沒有那種中藥被證實能夠退燒,包括藿香正氣水覆肚臍,因為發燒本來就是很多自愈性疾病的症狀,不能因為孩子退燒了就認為是這些藥物起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