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九課小藍裙的故事

  西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九課《小藍裙的故事》寫小藍裙引發了幾次“不協調”的現象?小編在此整理了西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九課《小藍裙的故事》,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西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九課《小藍裙的故事》

  多年以前,一個小鎮的小學來了一位新老師。開學時,老師就向小朋友們宣佈,這個學期誰最努力,對班級貢獻最多,老師會親自做一件禮物送給她。

  學期結束時,有位小女孩得到了老師做的一條小藍裙。

  小女孩很高興地跑回家,穿上小藍裙給媽媽看。媽媽卻覺得有些不對勁。原來小女孩的臉和上衣是髒的,與小藍裙不協調。

  於是媽媽替小女孩梳洗,換上乾淨的衣服。哇,好一個漂亮的小公主!小女孩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小女孩和媽媽都很高興。

  過了一會兒,媽媽又覺得不對勁了。原來,平時不注重整理,家裡亂糟糟的,與穿著小藍裙的漂亮女兒不協調,於是母女倆一同收拾屋子,一個下午的功夫,家裡煥然一新。

  傍晚,爸爸回家,一進門就急著往外走,以為進錯門了。

  第二天,爸爸看到雜草叢生的庭院與家裡的整潔很不協調,於是決定整理庭院,粉刷牆面。三天後,一棟整潔亮麗的房屋出現在街道上。

  鄰居們看到他們的房子如此乾淨整潔,覺得自己住的地方不對勁。一個月後,一條整齊清潔的街道出現在這個城鎮上。

  西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九課《小藍裙的故事》教材分析

  一條小藍裙就引起了一條街道的變化,這多麼讓人驚奇啊!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位老師送了一條漂亮的小藍裙給一個小姑娘。小姑娘穿上後,媽媽發現了髒兮兮的小姑娘與漂亮乾淨的小藍裙不協調,於是就把小姑娘梳洗乾淨,打扮成了一個漂亮的“小公主”。可漂亮的“小公主”應該住在漂亮整潔的“皇宮”裡,怎能住在亂糟糟的家裡呢?於是,媽媽和小姑娘把家裡收拾得煥然一新。爸爸回家看到家裡這麼漂亮,就開始整理庭院,粉刷牆面。三天後,一棟整潔亮麗的房屋出現在街道上。鄰居們看到了小姑娘家漂亮的房屋,於是紛紛把自己的家收拾乾淨,打扮漂亮。最後整條街道都整齊清潔了。是的,我們生活中的事往往就是這樣:一個人往往無力改變環境,但可以用一點巧心,通過改變自身來影響別人,讓我們所處的環境更美好;我們每個人要想取得一個大的進步,首先從改掉自身的一個小小的缺點開始……這個故事雖短,其中的寓意卻無窮。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指導學生藉助旁批,瞭解故事的線索,即由小藍裙引發出的一系列從“不協調”到“協調”的地方,最後改變了一條街的狀況。這篇文章蘊含的意義在於:改變往往是從小的地方開始,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本課教學重點是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建議教學本課用1~2課時。

  解讀與提示

  *引導學生藉助旁批自己讀懂課文。

  *由老師“親自”做的禮物是很吸引人的。

  *旁批引導瞭解第一段中的懸念到這裡已有結果。

  *鼓勵學生在空白處自主批讀。

  *引導思考:這為什麼不對勁?

  *“協調”這個詞可以指導學生用查字典的方法來理解。協調:配合得適當。

  *“哇,好一個漂亮的小公主!”要指導學生讀出媽媽的驚喜與對女兒的讚美,為後面學生繪聲繪色講故事作好鋪墊。

  *旁批引導思考小藍裙帶來的第一個變化。

  *旁批引導思考小藍裙帶來的又一個變化。

  *這篇課文教師應指導學生抓住“不對勁”“不協調”的地方展開思考:漂亮的小藍裙與髒兮兮的小姑娘“不協調”,漂亮的小姑娘與髒兮兮的家裡“不協調”,煥然一新的家裡與屋外“不協調”,整潔亮麗的房屋與街道的“不對勁”。要抓住這幾個關鍵環節來理解課文內容。

  *旁批引導思考小藍裙帶來的進一步變化。

  *旁批引導思考小藍裙帶來的巨大變化。

  *學生在學了課文後,教師應引導學生質疑:為什麼一條小藍裙會改變一條街道?組織學生討論,最後悟出一個道理: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由微小的改變開始; 人們只要善於從生活中去感受美、發現美,就能創造美。

↓↓點選下一頁檢視《小藍裙的故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