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疫情期間最美逆行者作文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蔓延全國的時刻,我市湧現出這樣一批為國為民之大義,將醫者初心銘刻於心的“最美逆行醫務工作者們”,我市醫療救治專家中醫組組長劉運磊就是其中一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

  你,逆行的背影,牽動著多少顆心。伸出你那溫暖的手,托起無數的生命。一紙請戰書,滿滿的紅手印,生死線上方顯你的深情。——題記

  2020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像是蓄謀已久的戰爭,對我們發起了猝不及防的閃電戰!當大家還沉浸在迎接春節的喜悅中時,它已經開始大張聲勢地恐嚇著每一個人!一夜之間,各大新聞媒體滿屏的都是疫情進展的情況,周圍的人們不斷地尋找著抵抗疫情的各種辦法。藥店人滿為患,口罩、酒精成了一價難求的精貴物;商場、馬路人可羅雀,人人戴著大口罩,用戒備的眼神互相掃視著對方,冠狀病毒給大家的生活蒙上厚厚的陰影。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醫務人員義無反顧,挺身而出。他們成了逆向而行的孤膽英雄。在生死時速的生命通道上,毅然擔起了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社會重任。84歲的鐘南山院士,本該退休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卻在國家最需要他的時候,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再次“掛帥出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看著他疲憊的身影,心中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夜以繼日,不眠不休,他們拼盡全力,與病毒較量,為生命站崗。他們逆行的背影,是庚子年最美的風景!

  寒風瑟瑟,路上人煙稀少,只剩下星星點點的“小黃人”“小藍人”,他們穿梭在大街小巷,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個逆風騎行的背影。他們默默無聞,只為給不能出門的人,送去一份溫暖!

  還有一群背影,我看不到他們真實的面目,只知道他們是新聞報道的書寫者,他們是圖片影像的記錄者。他們為民生福祉急急奔走,為城市建設悉心戮力,為國家發展鼓勁吶喊。重大疫情面前,總會有他們的背影,他們不是不懼危險,只為傳播最真實的聲音!

  還有許多背影,警察、城管、清潔工、計程車司機……不同的職業,共同守護著這座城,屬於我們的城!不同的身份,共同溫暖著城裡的人,有情有義有擔當的中國人!

  2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來襲,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國家、社會、廣大醫護工作者、公安幹警都積極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戰鬥中去。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許多英雄模範人物與看不見的敵人較量。

  不管是城市小區還是鄉鎮街道,不管是基層幹部還是一般民眾,都出一份力,為儘快戰勝病毒做出自己的貢獻。各地“硬核”的標語口號,各村大喇叭不間斷地重複廣播,基層幹部時時巡查的場景,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而一般民眾蹲在家裡堅守不出,也表達著人們對於抑制疫情擴散的堅定決心。

  為有力抵禦病毒,國家層面不斷出臺政策,以解除人們的後顧之憂,為共同抗災提供方便。今年中央財政安排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層疫情防控補助資金603。3億元;免除疑似病人個人負擔;收費公路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政策截止時間延長至2月2日24時;銀保監會下發通知,受疫情影響暫無收入人群可合理延後還房貸;國家電網決定,疫情防控期間居民用電欠費不停電……

  而在此期間,最令人動容的,還是那些為抗擊疫情而舍小家的“最美逆行者”——廣大醫學科研人員、醫護工作者、防控醫院的建設者、公安幹警、每天奔波巡查的基層幹部以及奮戰在防疫抗災戰場的其他人員。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已經84歲,在新型冠狀病毒蔓延的當下,他建議公眾“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但他卻乘坐高鐵衝往武漢防疫第一線。

  戰鬥在武漢醫院的醫護人員,被口罩磨破了臉頰,汗水溼透了他們的衣背,每天只睡2個小時,為了節省防護服,連水也不敢喝,在接受採訪時嗓子都啞了,這讓億萬人感動,也讓億萬人心痛。

  而在火神山、雷神山工地以及其他防疫醫院建設工地上的人們,同樣遠離家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夜以繼日地勞作,他們同樣是“最美逆行者”,同樣值得人們敬重。

  災難來臨,正是這些最美逆行者衝鋒陷陣,為抗擊疫情、穩定局面默默無聞地奉獻著。正是他們這種勇於擔當的精神,樹立起人們戰勝疫情的信心,激發人們不妥協、不放棄、不後退的堅強意志。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所有為防控工作而努力的人都是負重前行的人。請接受我們真誠的感謝與崇高的敬禮!

  3

  近日,由新型冠狀病毒所引起的肺炎疫情緊緊揪著每一個國人的心,它來勢洶洶,肆虐地侵害著我們,冰冷的數字不斷攀升讓這個冬天顯得格外蕭索與寒冷。我靜靜望向窗外,一些動人的故事縈繞在腦海......

  前天,我和爸爸出門買菜。社群志願者們為來往進出的人登記。“您家哪?”“您近日去武漢了嗎?”這幾句短短的話語讓人為之動容。堅守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從他們平凡的舉動中我感受到溫暖、安全、幸福。身後的國家無時無刻不在保護著我們,給予我們希望的力量。

  新聞裡的事一幕幕地呈現在我眼前。為了更好接收患者,打敗疫情,在千鈞一髮的時刻,政府當機立斷,急建武漢火神山醫院。武漢封城這一天,很多民眾想方設法地逃離武漢,甚至還有人坐著木盆划槳渡江。而此時卻有一群人選擇逆行,返回這座被恐懼支配的城市。何二中等人接到了建設火神山醫院的任務,2000多名建設者從四面八方“逆行”回漢,開啟了一場與生命的競速賽跑。勞累辛苦他們都在所不惜,但天有不測風雲。大年初三的晚上,還在工地幹活的何二中得知父親病逝!他的眼中緩緩滑落幾行淚,月光照著淚花,更顯他的悲痛。為如期完工早日交付使用,更為了患病同胞能早日康復,蘄春漢子何二中毅然留在工地。

  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何二中一樣不計個人得失的勞動者,只用六天,巨集偉的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屹立在江城之上。“中國速度”再次征服世界,華夏兒女的凝聚力在此彰顯。

  在電視上,我看見2月2日,身為山西援鄂醫療隊其中一員的王婷隨隊出征,馳援湖北。分別前,爸爸王衛國給了她一個重重的擁抱。17年前,奶奶坐著輪椅把身為醫生的爸爸送上抗擊非典的戰場;17年後,爸爸把作為醫生的王婷送上前往武漢的飛機。一家人在時空的跑道上用手接過接力棒。這場跨時代的接力傳遞著感動與正能量。手播下一顆善良的種子,無私的精神和時間讓它在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像王婷一樣還有無數白衣天使堅守在疫情第一線,他們是離死神最近的一群人,是抗疫的主力軍。醫護人員整天整夜穿著並不合身的防護服,護目鏡、口罩在他們臉上勒出了血痕,像個陀螺似的不停轉地照顧、治療病人。他們有的人大病剛愈,有的不顧家人和兒女還有的已經累倒在前線......他們與病毒艱苦鬥爭,捍衛我們的健康,撐起我們的幸福。

  這次疫情是我平生第一次遇見,雖然有惶恐,但看著逆行者的堅定,社群的有力守護,國家的大力支援,我倍感溫暖,倍增必勝信念。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那一個個最美逆行者彰顯的是多難興邦的樂觀豁達,全國上下同心,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是驅散迷霧的陽光,你們是大愛的化身,我愛你們,為你們致敬——最美逆行者!

  4

  近日報道,由武漢某海鮮市場殺害動物隨意丟棄動物內臟、買賣野生動物為傳染源,引起的人類感染新型病毒。然而不知情的被病毒感染者在1月10日到1月22日,幾十萬萬人離開武漢回家過年,前往全國各地。現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支援武漢,幫助中國渡過這場“吃”來橫禍。

  這次的病因就是武漢某海鮮市場為了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肆意買賣、濫殺野生動物。從2003年由於廣州買賣野生動物,滿足人們需求引起的非典,到今年由濫殺野生動物帶來的新型肺炎,再一次給國人敲了一次響鐘: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與自然界和諧相處,大自然也會給予你藍天白雲。過度的向大自然索取,殘殺大自然的生靈,那麼大自然也會給人類一個教訓;這次教訓不僅讓我們國家經濟處於癱瘓狀態,而且多少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鍾南山院士說:“你們在家好好過年,我在武漢為你們控制疫情”。現在疫情的傳染已經到達高峰期,各省感染人數一天天增加,死亡人數也在攀升。為控制此次疫情社會各界都在奉獻自己的愛心:捐款、捐物資;醫務工作者主動要求去第一線,為此次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此向醫務工作者表示我們衷心謝意,他們敢於做此次疫情的逆行者,給大眾一顆安心丸。他們不顧自身安危,奮戰在疫情的一線。疫情如此凶猛,誰又不怕,但是他們知道這是他們肩上的責任,國家有難,應當挺身而出,把小家暫放一旁,保衛大家。醫務工作者也和大眾一樣,都是普通人,上有年邁父母下有幼小子女,各種牽腸掛肚只能擱置一旁,將生命交給同事,予社會以希望。最美的逆行者—醫務工作者,我們為你們加油。

  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的滄海一粟,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點亮整個社會前行的光,黑夜很長,總會看見曙光。在此疫情嚴峻時刻,請大家待在家裡,不聚餐,不出門,不走親戚,勤洗手,多喝水。能減輕一例感染病患者,就是對社會的回報。如果出現發燒、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我們也可以爭做最美的逆行者。

  加油醫務工作者,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5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蔓延全國的時刻,我市湧現出這樣一批為國為民之大義,將醫者初心銘刻於心的“最美逆行醫務工作者們”,我市醫療救治專家中醫組組長劉運磊就是其中一員。

  1月24日,我市出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時,劉運磊第一時間主動請戰,要求進入確診病人的隔離病房,進行中醫會診,辨證施治。但由於當時防護服緊缺而沒能成行。防護物資到位後,經市衛健委協調,劉運磊趕赴二院進行中醫會診。1月31日,在做了詳細的準備後,劉運磊穿上防護服進入隔離病房,開始詢問患者情況、號脈、看舌苔,並不時比對著檢查報告,最後寫下中藥處方。從隔離病房出來後,他和其他的醫護人員都出了一身汗,他們互相打趣說,今天真是大汗淋漓,像剛吃完火鍋。一上午滴水未進的劉運磊在匆匆扒拉兩口飯後又和同事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2月4日下午,劉運磊收到這次會診的患者的同學發來的反饋:“劉主任,他說他好多了,感覺吃了中藥後不怎麼咳嗽了,身體比以前輕鬆多了……”

  劉運磊:“醫生救人,職責所在,不要這麼說,傻孩子。”

  患者同學:“我知道,可是你們又不是超人,也不是蜘蛛俠,你們也是普通人啊。”

  “穿上白大褂,我們就滿血復活啦,真的謝謝你們,請相信中醫的力量!我們都在守護他呢,你同學一定會好好地!”

  簡單的對話,卻彰顯出了醫者父母心的高尚情懷。

  危難時刻義無反顧、直面危險,劉運磊只是疫情防控期間眾多中醫人的一個縮影。他堅信,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中,中西醫結合一定會取得積極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