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家庭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才好

  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特別大的,所以在對離異家庭的孩子進行教育時要更加註意,更加用心。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離異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離異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

  其一,家長首先調整思想認識,調整心理情緒,引導孩子對家庭環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夫妻離異大多是有無法化解的矛盾才發生的,離異雖然出現新的問題,但畢竟從更大的痛苦糾纏中解脫出來。

  其二,幫助孩子處理好同學關係。 孩子的心理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同演。家長要鼓勵孩子在班上有幾個要好的小朋友,經常一起學習,一起度週末。孩子的群體生活一旦正常,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其三,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及時解開孩子的思想疙瘩。 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有些事情會使他們產生微妙的心理變化。家長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發現有異常的苗頭,及時跟孩子談心,瞭解情況之後,能及時疏導的就及時疏導。

  其四,讓孩子接觸其他長輩,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響。 如果是離異家庭,不管哪一方帶孩子,都應該讓孩子與另一方面有接觸與交流的時間,感覺父母之愛。雙方都要講理智,切忌在孩子面前“爭龐”。

  建設良好的親子關係,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愛,給孩子安全感。其次,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溝通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推薦美好教育是一家專業解決改善親子關係的機構,你可以去諮詢一下!

  離異家庭教育孩子的建議

  一、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

  有人離婚後,為了孩子沒有再婚,所以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學習、生活、身體什麼都不能有問題。不允許有一點點不完美。結果由於對孩子要求太高,孩子感到壓力很大,到了一定時候,孩子就會產生情緒爆炸,這時候的孩子就會出現心理問題。

  所以,父***母***親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要因人而異。自己也要有人生的目標,不要把目標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否則,一旦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你自己就找不到目標了,就會茫然不知所措。

  二、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對方的壞話。

  離異後,父母一方當著孩子的面,總喜歡無情地痛斥另一方。如“你爸爸是一個沒本事的男人”,“你爸爸心花得很,以後不要跟你爸爸學壞了”,“你媽媽跟別人跑了,是個壞女人”,“你媽媽是個不三不四的女人”,等等。

  父母一方與其在痛斥另一方,倒不如說在傷害孩子。孩子心靈的完美,和諧的成長,離不開父母雙方的形象作用,父母雙方的愛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必要的,缺一不可的。即使夫妻再有仇恨,也不要當作孩子的面發洩出來。

  三、不要把孩子“綁”在自己身上。

  夫妻之間雖然離了婚,雖然解除了法律意義上的依存關係,但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永遠不會因為離婚而改變。有人離婚後,禁止孩子與前配偶及其親戚之間的來往,逼迫孩子不認這些親戚,以發洩自己對對方的不滿,這都是不可取的。

  撫養孩子的一方不讓另一方探視孩子,為了探視孩子,雙方互相對罵、互相詆譭,這給孩子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

  孩子小小年紀就仇恨滿腹,長大以後不是埋怨撫養的一方對自己不好,就是埋怨不探視的一方沒有管過自己,對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歸因於父母,從而忽視了自己的責任。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缺乏愛心、同情心和責任感,認為別人為他幹什麼都是應該的,都是別人欠他的。

  所以,離婚後的雙方都要為孩子的人格完善給予更多的關心。孩子是無辜的,離婚後的父母更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懷,不要讓孩子因離婚而受到傷害,即使有一方再婚,也應該定期探視孩子,給孩子完整的愛。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應該和對方交換意見,制訂一定的計劃,兩人同時參與孩子的教育。孩子不是私人物品,不是一個人的,所以要共同努力教育好孩子。

  四、不要把孩子“扔”在別人身邊。

  有人離婚後,為了自己再婚,把孩子扔給父母,不管不問,還有的乾脆就不要孩子了。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感覺自己是被父母遺棄、拋棄的,人格形成過程中,產生自卑、怨恨、缺乏信心,進而悲觀失望、悲觀厭世、情緒低落、敵視社會,稍有不如意就心恢意冷,在眾人面前不敢說話等人格特點。

  父母在離婚前,就應該考慮好孩子的撫養問題,在離婚後這些問題就應該按照計劃去執行,而不是去推卸責任。

  至於誰撫養孩子,這要根據夫妻雙方的具體情況,包括家庭經濟收入、個人的工作情況、家庭環境等等來決定。總之,不管誰帶孩子,都不要把孩子扔在別人身邊。

  離異家庭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項

  1、離婚前沒有和孩子商量好。唐麗莎說:“當時不知道怎麼回事,爸爸媽媽突然就離婚了。”三年了,她想起來還是那麼傷心,當時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就是突然天就塌了,很難接受。

  在離婚的人群中,有不少這樣的家長,他們認為離婚是大人的事,與孩子關係不大,不用和孩子商量。然而,這種想法導致的結果恰恰是忽視了孩子的感覺,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孩子易表現為抑鬱寡歡、心事重重,容易激怒,與同齡孩子關係緊張,甚至自暴自棄,產生心理問題和行為的偏差。

  2、爺爺奶奶不應該埋怨指責媽媽。麗莎的爺爺奶奶不停地在指責埋怨麗莎的媽媽,他們對媽媽的每一句指責,都像刀子,扎進麗莎的心上,對麗莎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夫妻不和離異了,心裡不痛快,所以不斷地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

  有的更過分,他們不但說對方的壞話,還要求孩子和自己有共鳴,也和自己一樣對對方產生恨意,如果孩子沒有這樣做,就會委屈傷心抱怨等等。

  其實在孩子的心理對方並不一定就那麼壞,但是因為身邊的家長不斷地詆譭對方,並且要求孩子也和他們一致,也覺得對方很壞,很不好,所以孩子會很痛苦,就會有一些分裂。

  正確的做法是在孩子面前,要維護另一方的形象,畢竟另一方也是孩子的重要親人。在離異家庭中,僅有對孩子的物質關心是不夠的,還要關心孩子人格的發展,尤其要注意孩子心靈的成長。

  父母離異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這種陰影嚴重的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影響。夫妻離異這件事情本身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傷害,請不要再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

  3、孩子雖然判給了父親,媽媽也應該盡到自己的義務,負起自己的責任。麗莎的爸爸媽媽雖然離婚了,但媽媽也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媽媽在孩子的心目中的位置是無法替代的。

  也許在離婚這件事情上媽媽是個受害者,她有很多的委屈和憤怒,再加上奶奶不斷地指責媽媽,媽媽也有很多苦楚,但是不管大人有多大的委屈和痛苦,***我們可以想象媽媽有很多的難處***都應該好好愛這個孩子,都應該給孩子應有的關愛,這是一個母親的責任。

  4、不應把孩子留給有爺爺奶奶。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父母離異後,孩子跟了一方,這一方由於工作忙,很少顧及孩子,有的乾脆把孩子往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那裡一丟,就不聞不問了,只是定期寄點錢回來,供孩子吃、穿、用,認為這就代表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和愛。

猜你喜歡:

1.家長教育孩子9種實用的方法推薦

2.教育方法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方法

3.家庭教育孩子十大方法

4.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小故事

5.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