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研究的論文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一些,歡迎借鑑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形勢下農村學校德育工作發展思路與實踐思考

  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學校是社會道德進步的推動力量;學校是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良好行為養成和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之一,學校的德育工作不容忽視。農村學校服務的物件涵蓋了80%以上的國民家庭,是建立和諧社會的主動力。在堅持科學發展觀,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形勢下,釐清農村學校德育工作的發展思路尤顯重要。

  現代農村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發展和城鎮建設用地量的日益劇增,大量農民改變了原有的生產方式,隨之而來原有的生活方式也被打破。面對新形勢下成長起來的兒童,學校德育工作就得打破舊格局,探究出新的發展思路。古往今來德育是教育之本,古之千年:“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修身做人的原則。而今黨中央號召共創“和諧社會”,並指明瞭學校教育“堅持德育為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學生愛國情感和改革創新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培養學生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鬥的良好品質。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根據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這一要求,結合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的德育工作的發展思路為:堅持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汲取發達國家先進的教育觀念“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任何道德都必須服從於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採取多元化的德育渠道,發揮教育行動研究的特長指導學校德育工作,探究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的道路。讓我們培養出的學生“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鑑於我們的德育工作發展思路,我們對德育工作實踐中影響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進行了分析。我校***注:此處指河南省開封市邊村小學,下文同***學生中存在諸多不良習慣,較為集中的表現有以下幾種:①傲慢、自私、無理、貪玩不愛學習。②懦弱、懶散、學習時磨蹭、愛吃零食。③說謊不誠實、亂花零錢上網咖玩遊戲、逃學。④性格孤僻、暴力好鬥,難以和他人溝通,有心理陰影。

  究其原因是學生來自於不同型別的家庭環境造成的。上述第一種情況常見於年輕夫婦外出打工,家中以老人和兒童留守為主體的家庭。根據我們對我校學生近三年來的統計,這類學生約佔學生總數的25~30%。“留守”家庭的學生,他們每天面對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親屬。而這些監護人要麼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習能力不具備指導能力;要麼事務繁忙無暇顧及學生。但他們對孩子有較強的溺愛心理,生活上倍加呵護,行為過分嬌慣。第二種情況常見於嚴管型家庭,這類學生約佔學生總數的5~10%。這樣家庭的家長過早地考慮孩子的未來,不願讓孩子自然成長,怕輸在“起跑線”上。過多地給孩子安排學習時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最終造成這種不良習慣。第三種情況常見於經濟富裕的家庭:①家長相互攀比,盲目擇校類。這類學生約佔學生總數的5~10%,他們把孩子弄到市內或其它地區學習,而孩子在疏於監管的情況下,形成了不良習慣後,被迫返回農村就讀。“迴歸”類學生,他們也是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犧牲品。②因受失去土地,父母做生意或外出打零工繁忙勞動的影響,家庭事務無暇問津,所形成的忙碌型別學生家庭。這類學生約佔學生總數的5~10%。此類家庭家長早出晚歸似勞燕分飛,只為撈錢,而無暇問津孩子的成長,只能用金錢來彌補對孩子缺失的愛。養成孩子亂花零錢和沉迷網咖玩遊戲的不良習慣。第四種情況常見於受不幸婚姻影響,所造成的單親家庭或失去雙親關愛的兒童,形成的失去父母關愛類的學生家庭。這類學生約佔學生總數的5~10%。來自“失去親情關愛”類家庭的學生,他們常在父母的爭鬥中傷感。由於失去了家庭親情的關愛,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埋下陰影,導致他們形成這種不良習慣。

  針對這些不良習慣,我們通過開展教育行動研究,探究教育方法來指導德育工作實踐。我們根據調研分析的結果進行具體的德育實施。首先,對實施德育工作關鍵人――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進行行動研究過程與方法的培訓與指導。其次,結合班主任和少先隊輔導員的工作經驗,採取集中教育與典型個案跟蹤教育相結合的行動,制定出干預方案。第三,針對各種不良習慣,具體實施教育。針對第一種不良習慣,集中實施了“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高興”、“做自強自立的好少年”、“比爸爸、媽媽對社會的貢獻”等主題班會、中隊會的活動。對典型個案進行“寫信和打電話瞭解爸爸、媽媽外出打工的艱辛”、“和同學們結成好夥伴”的活動。針對第二種不良習慣,集中實施了“我不比別人差”、“我和同學比本領”、“快速做好一件事情的感受”等主題班會、中隊會的活動。對典型個案進行“今天的事情今天做”、“這些小事情我能做好,不用別人來幫忙”的活動,並指導家長讓孩子快速做完一件事,就獎勵玩耍時間,激勵其改掉不良習慣。針對第三種不良習慣,集中實施了“逃學的危害”、“謊言到底欺騙了誰”、“增長知識,綠色上網”、“怎樣使用零花錢”等主題班會、中隊會的活動。對典型個案指導家長要讓學生通過作家務勞動,才能換取零花錢的方法。針對第四種不良習慣,集中實施了“有事對你最喜歡的老師說”、“和同學結成好夥伴”、“有話好好說”、“我不難過有很多人在幫我”等主題班會、中隊會的活動。對典型個案進行心理輔導、關愛行動。

  通過以上行動研究,對有不良習慣的學生實施了針對性的教育,同時主題班會、中隊會中也較為全面地教育了全體學生。這種教育研究與教育實踐緊密結合教學研究中,“教師是一位研究者,而在研究結果形成以後,他們又成為研究結果的應用者。集雙重身份於一身的教師很自然地就把研究與教育教學實踐結合在一起。”這樣的德育研究與實踐“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新形勢下農村學校德育工作拓展了思路;也為農村學校德育工作走上教育科研與教育實踐緊密結合的道路奠定了基礎。

  談農村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方法

  經過十幾年的體育教學工作,我逐步加深了對農村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方法的理解。在工作中,我不斷地進行各種教學方法的嘗試,下面就對幾種體育課堂教學方法簡單寫一點自己的探索研究。

  講解法、示範法等是體育教學普遍運用的方法,在此筆者不再綴述。下面我重點談談如下兩種體育課堂教學方法,以期與同仁們共同探討。

  一、體育課怎樣運用完整教學法和分解教學法

  完整教學法和分解教學法是體育教學中根據課的任務、教材特點和學生接受能力,處理教材的兩種教學方法。

  完整法是從動作開始到結束,不分部分、段落,完整地進行教學的方法。完整法的優點是一般不會破壞動作結構,不會割裂動作與動作之間的內在聯絡,便於學生完整地掌握教材;缺點是不易使學生較快地掌握教材中比較關鍵和較難的要素和環節***即重點、難點***。完整法多用於動作比較簡單,學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有些教材雖然比較複雜,但是用分解法會明顯地破壞動作結構,這樣的教材一般也用完整法進行教學。

  運用完整法教學,一般要求:

  1.在進行動作簡單、學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時,教師在講解、示範之後,就可以立即組織學生練習,在練習中教師發現錯誤,應及時指導糾正。

  2.在進行動作複雜的教材時,可以著重突破教材的重點。先解決技術基礎***動作的基本環節***,然後再去解決技術細節***每一環節中的細節技術***。例如教原地推鉛球時,可先教學生掌握蹬地、轉體和推手這三個基本環節,再要求學生蹬地有力、“最後用力”快速推手。對動作要素的處理,一般是先解決關係到動作成敗的方向、路線等要素,再對動作的幅度節奏等要素提出要求。

  3.對有一定難度的教材使用完整法教學時,可先簡化動作的要求,再按照教材技術規格的要求進行教學。例如趕跑的技術,可以先縮短跑的距離;教支撐跳躍,可以先降低器材***山羊或跳箱***的高度;投擲專案,可以先減輕器械的重量等。在教技術複雜、難度高的專案時,還可以先原地或慢速做些模仿性練習***即誘導性練習***,讓學生體會動作的要求,然後再按動作技術規格進行練習。如進行有空中動作的教材時,可先讓學生在墊子上體會在空中一剎那身體的姿勢,然後再完整地練習。

  分解法是把完整教材合理地分成幾個部分,逐次地進行教學,最後使學生掌握完整教材的一種教學方法。分解法的優點是便於集中精力和時間突破教材中的重點或難點,從而有利於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但是如果運用得不合理,教材的幾個部分或段落分解得不科學,將會破壞教材的結構,割裂動作與動作之間的內在聯絡,從而影響學生掌握完整動作。分解法多用於那些動作複雜、動作較多***如成套練習***、或者用完整法教學學生不易掌握的教材,如跨欄跑、體操中的成套練習、武術等。

  運用分解法教學,一般要求:

  1.分解教材時要考慮到各部分或段落之間的有機聯絡,不要破壞動作本身的結構例如教跳遠時,一般都把助跑和起跳兩個環節連在一起進行。

  2.在進行分解後的各個部分的教學時,教師要向學生講清楚每個部分、段落在完整教材當中的位置,讓學生明確該部分與上、下部分,特別是與下部分的關係。

  3.分解法要與完整法結合運用,最後達到掌握完整教材的目的。分解法是達到掌握完整教材的手段。

  使用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學生對完整教材的掌握;一般在學生對重點部分基本掌握時,就應該立即轉入完整法教學。

  在中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採用完整法和分解法教學,是指在教學的某段時間裡採用似哪種方法為主而言的,在使用分解法為主的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從分到合的過程;在使用完整法為主的教學過程中,會出現有選擇地把動作中的某些細節分開加以掌握的教學過程。所以在使用完整法與分解法教學時,往往是交叉進行。

  二、體育課中練習法的應用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嘗一嘗,要想學會游泳就得下水,要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和增強學生的體質就必須通過學生的親身練習才能實現。所以根據教學任務有目的地組織學生練習,成為體育教學的重要方面。

  在體育教學中,常採用固定條件、變化條件、競賽等幾種形式,讓學生進行練習。

  1.固定條件:是指在相對固定的條件下組織學生反覆地練習某一個動作。這種形式的練習,對於掌握、鞏固動作技術和發展學生的身體有著重要意義。在固定條件下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應注意到:

  ***1***對固定條件下的重複練習,不能理解為簡單的、機械不變的重複,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做練習時細心地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對他們不斷地提出新的要求。

  ***2***教師在備課時對每項教材都要認真地安排,根據課的任務、每項教材所用的時間、學生實際情況、教材特點,以及場地器材等因素,對學生練習的次數、距離、重量、時間、時間間隔,作出具體規定,以保證每項教材的重複次數。在班級人數多、場地器材少的情況下,還可選用動作結構和教材基本相同的輔助練習,以便取得增強學生體質的實效。

  ***3***固定條件進行練習時,因為條件基本固定不變,學生可能感到枯燥無味,而且當學生對動作已經基本上掌握時,還可能產生厭煩情緒,要求學習新動作。這時教師除了對學生不斷地指明新的努力方向之外,還要對學生進行練習目的的教育,也可以在固定條件下利用競賽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變化條件:指的是在變化條件下組織學生練習某一內容,這種練習形式對於改進、提高動作有重要意義。

  變化條件包括:變化動作的要素***力量、速度、幅度等***,變化練習的環境***如到田間、沙灘做越野跑等***,變化練習的要求***如升高或降低跳箱的高度,加長或縮短跑的距離等***,以及增加練習的條件***如教學生跳遠時,教師在沙坑邊舉一定高度的橫杆,讓學生從橫杆上越過,用以解決起跳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採用變化條件方式組織學生練習時應注意到:

  ***1***要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所採用的任何變化手段,必須從達到一定的目的出發,而不要為變化而變化,追求形式。

  ***2***變化條件要做到循序漸進,尤其是在加大練習難度時,不要變化得太大,太突然。

  例如跳箱的加高,跑的速度加快,單個練習的增多等應逐漸提高。這一點對體弱學生尤其應該注意。

  ***3***由於變化條件,會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一因素提高教學質量。但是,有時學生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改進動作上,而是被吸引到附加的條件上去了,這就需要教師特別注意正確引導。

  ***4***在利用變化條件的練習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時,時間不宜過長。當學生的錯誤動作基本得到糾正時,恢復到按動作規格去完成練習。

  綜上所述,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根據農村初中學生的特點,適當運用以上幾種方法,以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生綜合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