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輔導小學生學習

  孩子已經上了小學,可是成績卻依然不見起色,家長看著心裡焦急,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家長應該怎樣做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1、學習快樂興趣第一至高無上原則。

  知識的學習積累不急,成績的高低都是暫時的,只要讓他不斷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學習的興趣,今後他一定會是優秀的學生。如果老師和家長的語言和要求讓孩子覺得學習不好玩學習是件苦事,老師和家長就是失敗的!這並不是說老師和家長不提要求,而是給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把學習的要求通過趣味的活動、遊戲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學生!比如:針對孩子抽象思維差好動特點,儘量聯絡生活同孩子互動,以遊戲、表演、道具等多種活動方式,把要學的“字”形象化的展示給學生。只要你以此原則貫穿心中,你可設計出無數奇妙活動遊戲來,如學“貓”字,可一起扮貓叫,畫貓圖,寫帶“貓”字頭盔等等-------千萬不要把學習和遊戲、學習和看電視對立起來。

  2、既要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對待,又要把孩子當“孩子”看待。尊重孩子的作為一個獨立人的思想和個性的差異。

  優秀的老師和家長不會強迫孩子寫作業,不會強迫孩子糾正不良習慣。這同樣給老師家長提出更高要求,如寫字:有的孩子手協調能力強學寫字能力強些,有些孩子就弱些,優秀老師佈置作業同孩子商量,有的寫一行,有的就寫幾個,最好還是先摹寫。作為家長遇到老師佈置很多寫字作業,孩子很不情願,你就主動同孩子商量:你和他一起寫,甚至讓他只摹寫幾個,但提出要求能否寫好一些?相信孩子一定非常高興,而且字也會寫得認真多了,“認真”這是最重要的。這時候,你要堅信你的孩子是“人”,只要認真地這樣寫下去,一定會認得這個字而且寫得很好,何況一年級學生就應該以多讀多說為主!他還是孩子嘛,保持認真,大一點字一定能寫好!***試想有哪個中學生寫不到一年級的這幾個字,當初把你氣得死,何必呢?***,如果孩子能很喜歡看各種圖書,你就做最崇拜他的聽眾,他鼓勵他不斷複述,你的孩子語文以後決不會差!

  家長輔導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適當的專業輔導

  三年級數學是打基礎的時候,很多家長希望孩子的數學基礎能打得紮實,那麼怎樣安排孩子的課後學習內容才合適呢?

  我們瞭解到,三年級的孩子,如果家長沒有足夠的精力對孩子進行輔導的話,那就需要讓孩子有適當的課外輔導。因為個體是有差異的。從第二學段也就是三四年級開始,如果孩子對數學感興趣且學有餘力,課外可以學學數學思維訓練,對孩子的思維拓展是有幫助的。清華少兒數學專注小學數學思維訓練.

  但如果孩子覺得非常吃力,學得不快樂,還是不要去強迫。有些家長一看到三年級數學的參考書就買下來,讓孩子每天必須做10題,如果做得好獎一頓肯德基。這種方法不可取。這10道題難度如何、是否重複,家長根本不清楚!老師的建議建議可以向數學老師請教,選一本合適的參考書。或者請專業的老師適當輔導。

  有針對性的練習

  三年級的學生學校會要求他們練口算,多少才算是好的?怎樣提高速度?

  對小學生來說,20以內的口算對提高計算能力還是挺重要的。目前的國家標準是每分鐘8道題,這個速度一般學生都能達到。有些家長為了提高孩子速度,就每天佈置100題,這種題海戰術往往效率不高,老師建議多關注孩子做錯的題,比如有些人碰到數字7、8、9經常出錯,那麼就多練習帶有這幾個數字的題,每天對錯題再做幾遍,收穫會更大。練習的時候要選擇靈活的形式,例如網上經常會有一些FLASH小遊戲等等,讓孩子在玩中學,不但不覺得枯燥,倒是樂在其中。清華少兒數學採取動畫課件的形式讓孩子學習數學不再枯燥.

  作業出錯不是大事

  孩子的作業每次都要家長檢查,導致孩子的作業就等於是家長的作業。那家長到底該不該幫他把錯誤找出來?

  老師的建議是:告訴孩子有錯誤,至於錯在哪,讓他自己找到,並弄清楚為什麼錯了。錯誤也是一種經歷。家長的職責應該是督促他及時完成作業並能自己檢查。至於錯在哪裡、應該怎麼改,不是家長的事情。如果讓孩子養成“我只要完成,等下媽媽會檢查”的不良習慣,那以後進了初中高中、到了考試時,他永遠都不會自我檢查了。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回顧和檢驗的習慣,讓他們有“這道題我肯定做對了”的自信,這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學習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