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自學考試論文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也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就。漢語言文學是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和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我國高校的一大重要專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一、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師資隊伍專業水平不夠

  隨著時代的發展,漢語言文學本來就已經漸漸變得冷門,再加上其教學方式傳統落後,導致社會中人們普遍對漢語言文學這門學科的研究大幅度減少,所以,能夠真正勝任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老師一直在減少,而且由於現在社會風氣的敗壞,導致學校在招聘教漢語言文學老師的門檻一直在降低,所以,有越來越多沒有足夠資歷能力的人進入學校魚龍混珠。而且,由於學校對漢語言文學這一學科的不重視,給教漢語言文學的老師安排了很多政務,使得老師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變成一種兼職,學校的行政工作非常繁重雜亂,如此繁雜的工作已經導致老師精疲力竭,他們沒有更多的精力投身於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去,導致學校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一直荒廢,無法進步。

  ***二***漢語言文學的教材內容落後陳舊

  現如今,有很多院校的漢語言文學的教材內容都非常傳統,在如今發展的新形勢下,其教材內容不能夠脫離傳統刻板的教材形式,而我們都知道,傳統的教材內容都相當的刻板,它要求學生對教材內容能夠死記硬背,但是充滿朝氣活力的學生需要的不是死記硬背,他們更需要的是有實踐性的學習。所以,對於枯燥無味的漢語言文學的教材內容。他們除了反感就是牴觸,又怎麼會又興趣去主動學習呢。對於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材內容,他們不能夠接觸到具有實踐性的學習機會,所以,漢語言文學也就不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三***漢語言文學的考試形式陳舊單一

  雖然新的教學方式已在全國各大院校大力推行開來,但是如今有很多學校的漢語言文學的考試形式還是非常陳舊單一刻板,存在很多弊端,考試形式是對學生學習以及老師教學的最直接的考核,它對於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的漢語言文學的考試方式主要是“要點式”的考核方式,很明顯,這種考試方式只要是考察學生死記硬背的能力,考察學生背誦要點知識的能力,這對提高學生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是毫無意義的。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僅限於考試要點重點,這和當今教育中的應試教育也正好相對應。

  ***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漢語言文學本就是一門比較枯燥難懂的學科,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他們都是非常有朝氣,有活力的青少年,他們更感興趣的是比較新奇,有活力的事物,對於漢語言文學,他們不僅不感興趣,甚至,大多數人對它是反感的,再加上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式傳統落後,內容陳舊落後,講課方式刻板,考核方式單一,學生對這一學科更是沒有一點的積極性,這對於學好漢語言文學來說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五***學校不重視漢語言文學的教學

  在現代的社會中,人們很多時候對物質的追求遠遠高於對精神的,在如此物慾橫流的社會當中,人們漸漸的認為漢語言文學已經無法在現代社會中存活下來,也沒必要去費勁力氣去學習這一門學科,所以,理所當然,學校也越來越不重視對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工作,學校不會設立專門的漢語言文學教學研究小組,而且學校對於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情況考察也非常鬆懈,根本不能達到學校對課程考察的標準。最重要的是學校對於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老師的培養也變得越來越鬆懈,老師被安排更多的行政事務工作,導致老師沒有太多的精力專注於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從而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當然會越降越低。

  二、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教學水平提升對策

  ***一***提升師資隊伍的專業水平

  首先,學校在聘請老師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招聘的標準對老師進行嚴格篩選,聘請有資歷有能力的老師來教漢語言文學這一門課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老師教學的起步就在一個比較高的平臺上。其次,學校應該鼓勵老師形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漢語言文學是一門極有內涵的學科,教師必須不斷的進行學習,深究其中的一字一詞才能夠所有進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而且學校也應該定期對老師進行培訓,培訓他們對漢語言文學的傳授技巧和傳授能力,讓他們瞭解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形式,以及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式嘗試不斷創新。最重要的是,學校應該儘量爭取老師外出學習的機會,派遣有能力的老師去其他模範學校進行交流學習,借鑑人家有優勢的一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提升自己,並且帶領學校的其他老師共同改進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從而提升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

  ***二***對漢語言文學的教材進行改革創新

  如今的教育都是以開放教育為主且著重培養實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學的實踐性。首先。我們應該做的是對漢語言文學的教材內容進行改革創新,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漢語言文學的教材內容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適應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發展,以必要的理論知識為核心,在教材中融入更多的實踐性強的實驗應用,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對漢語言文學的研究能力。

  ***三***對漢語言文學的考試形式進行改革

  學校應該積極對漢語言文學的考試形式進行改革創新,切忌一直搬照以前傳統的考試形式,這樣不僅不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能力和質量,而且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進步。對漢語言文學的考試形式的改革主要是將漢語言文學的考試活化,在考試中更多的融入實踐性的題型,漸漸培養學生探究性、研究性的學習方式,而不是被動的去接受知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知識的深奧與奧妙,才能夠主動的融入到學習中去研究文學知識。

  ***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漢語言文學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本就比較枯燥難懂,學生對其沒有很高的積極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的教師是完全有義務在教育上來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首先,老師應該耐心的給學生講解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讓他們懂得學習漢語言文學的意義,讓他們懂得漢語言文學在他們今後生活工作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樣,他們才有學習漢語言文學的動力。其次,老師應該對其上課方式進行改革,現在新課標的教學方式已大力推行開來,學校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對老師的教學方式有所改革,老師應該極力對自己的課堂講課方式進行創新,不能一直進行填鴨式的講課方式。老師應該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而不是一味的提升自己的主導地位,在課堂中多設定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的課堂活動,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這樣,學生才有可能提升對課堂的興趣。而且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時一定要注意提問的方式,並且對於學生的回答一定要做出認真的分析評價,切不能簡單應付。最重要的是,對於學生的作業,老師要認真做出評價,根據每一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評價,提出最適於學生改進的意見和建議,並且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改進進步,並適當的鼓勵學生,這樣學生就會漸漸對老師尊敬,對從而對他所教的漢語言文學也感興趣。

  ***五***學校應該重視漢語言文學的教學

  學校應該重視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首先,學校應該成立專門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研究小組,根據新形勢積極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並且在實施措施後的一段時間內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瞭解,對於學生在學習狀況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解決,並且對於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任何教學問題進行解決改善,這樣,才能在不斷的摸索中得到進步。其次,學校應該讓漢語言文學教學老師放下一切行政事務,專注於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將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研究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法的改進創新上,這樣,學校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就一定能夠得到提升。

  三、結語

  總之,無論是何種學科,何種教學策略,都不可能是萬能的,也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分析當下的形勢,對比當下的教學策略,然後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並不斷探索相應的對策,從而研究出最順應時代發展的、最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對於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問題及對策,我們也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分析,並結合社會及企業對漢語言文學素養的需求與要求,設計相應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學生髮展,從而更有效地推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進而促進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

  範文二: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漢語言文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現階段的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應整合教學內容,變更教學方法,從淺層的感性認識提升到深層的理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針對教學現狀,將漢語言文學教學與審美教育進行結合,提升高校教學水平。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

  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傳統學科,其教育理念主要是傳承中國優秀文化,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學資源的豐富多彩及教學方法的多種多樣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知識基礎更加紮實,文學素養穩步提升。然而,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學生的審美教育也是至關重要的,高校應將漢語言文學教學與審美教育結合,從而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審美素養。

  一、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加強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文學作品的鑑賞,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先去鑑賞文學作品中藝術的表現手法及結構安排,再通過臨摹仿寫新的文章,有利於學生體驗作者寫作時的所思所感,形成高水平的審美能力。藝術是美的結晶,需要我們用審美的眼光去審視、觀察、感受它。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善於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學作品所營造的意境當中,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與審美品位。

  二、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如何加強審美教育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它可以全面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學習漢語言文學課程時,這一理論同樣適用。作為高校大學生,他們有著對未來美好的希冀,期盼著能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握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程開始之前,就要向學生介紹該專業學習內容的重要性及對個人未來的影響,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將文學作品中的審美理念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去感受其內在的美感。學生在樹立這樣的審美理念之後,就會不自覺地向它靠攏,進而提高審美情趣,鞏固審美能力。這樣的教學目標對教師來說是一次挑戰,它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全面提高自我文學修養,在解讀作品的過程中深入挖掘作品,將文學中的內在美傳達給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從而讓學生全面感受到美的存在和美的作用。

  ***二***提高教師文化素養和專業能力

  文學作品藉助語言的作用,向讀者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傳達自己內在的思想感情。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對文學作品中的內在含義進行深刻解剖,如此才能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這就需要教師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將自己置身於作者創作時的處境中,體會作者的喜怒哀樂,在感受美的過程中接受洗禮。教師在教學中發揮的是引導性作用,需要有更高的文化素養,涉獵更多的文學作品,要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文學論壇,定時開展研討會議,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除此之外,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要將自己對美的感受、領悟採用恰當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在教學中要把握作品內容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在全面鑑賞的過程中抓住具體作品的個性特點,將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漢語言文學專業雖然在近幾年得到了高校的廣泛關注,但從其課程設定來看,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在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過分關注知識點的記憶和古詩詞的背誦,幾乎沒有加入任何關於審美的內容。要將審美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學進行有機結合,達到融會貫通的理想目標,就必須把審美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觀察美、感受美,而不是一味地機械記憶。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時,要選取美學價值高的作品,符合學生審美觀念的文章,同時要講究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當然,感性認識和理性理解應該統一進行,讓學生在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中感受其中的美育,儘可能地擴大學生的審美視野,提高學生對美的敏感度,進一步實現審美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完美結合。

  三、結語

  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時刻變化的,要想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大背景下脫穎而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學素養至關重要。當然,目前高校也在進一步落實審美教育,極力倡導將審美教育和漢語言文學的學習結合在一起,在學習文學作品的同時,理解其深刻的內涵,獲得新的審美體驗,提高審美素質,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在審美教育步入正軌的過程中,我國國民素質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綜合國力也會顯著增強。

  參考文獻:

  [1]趙君玉.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施[J].才智,2012***7***:292.

  [2]程民,劉方.漢語言文學專業課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研究與實施[J].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001***2***: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