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使用與意境分析,在幫助積累語文知識素養、提高學生對漢語言文學作品的鑑賞能力、促進學生文筆書寫水平的提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範文一:漢語言文學的應用性分析

  一、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

  作為傳統的人文學科,漢語言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意識的學術載體,代表著中國傳統的精神文明建設,同時也是大時代下人文關懷的重要體現。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育注重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理論建設,出發點是為了建立健全學生的道德體系。但隨著就業環境的日漸複雜和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增大,用人單位對於複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這就使得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必須進行一場教學革命,在建立好學生的道德體系和理論基礎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貫徹漢語言文學的實用價值,著眼於實踐能力的培養。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價值不在於創造可以計量的經濟效益,而在於創造無法用數字統計出來的社會效益。辨證的說,我們也不能強化用實用理性與工具理性的思路去規範人文學科,而應該看到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特定期待。

  二、加強漢語言文學應用性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學生專業知識水平

  第一,立足於專業知識的強化,構建紮實的學科基礎。注重傳統中文基礎和現代實用中文基礎的統一。中外文學史、古代和現代漢語、文藝理論三大課程體系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傳統中文基礎,但是,在教學中,單純依靠這些基礎,學生在畢業走向社會後,並不能適應社會生活,教師需要在這個基礎之外教給學生現代實用中文基礎,即應用文體寫作基礎、新聞學基礎和現代傳媒技術基礎。把兩個方面的基礎有機統一起來才能讓教育體現學生學習知識的應用性;

  第二,培養學生的能力結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素質主要通過本專業所學習的知識及其相對應的能力表現出來。其能力結構基本構成要素如下。

  1.培養學生的一般學習能力。知識的掌握、學習是學習各種能力的體現,是認知能力的整合和思維活動,是學習的根本。具體包括,學習的記憶力、觀察力、探究思考力、想象力、觀察力等。

  2.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指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比如,寫作、閱讀、科研、對本專業的知識運用等。

  3.普通話聽說能力。學習漢語言專業,普通話是最基本的要求。學生要掌握普通話的發音、變調、輕聲、兒化等知識以及自己方言與普通話對應規律,能正確地辨析和糾正自己運用普通話時的方言土語,掌握一定的朗讀方法與技巧,能使用普通話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作品,並能自由熟練地使用普通話進行溝通和交流。

  4.應用文寫作能力:應用文包括座談會紀要、迎送辭、自薦書、總結、調查報告、實驗報告、專題報告以及事物說明的應用文等,要求做到要點明確、條理清楚、格式正確、語言流暢。

  ***二***注重實踐性的教學環節

  傳統的教育是封閉式的教學,中文教師憑藉一本書、一個粉筆讓學生去記憶、寫、練。教師只是在僵硬地傳授課本內容,不是技能的培養。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容易眼高手低,走到工作崗位後會茫然不知所措,知識不能駕輕就熟地應用,導致學生在社會上缺乏立足的根基。所以,學生的專業技能不能只停留在理論的層面,而是既明白了道理,又學會了運用。我們要結合專業、學校、社會三方,明確定位,制定人才培養策略,是應用性中文專業改造的首要任務。學生在專業學習的基礎上,尋求專業教學與市場需求的契合點,是其在競爭中謀生存、求發展、適應社會需要的途徑。應用性的教學是通過理論基礎知識,理論聯絡實際,開展深入淺出的教學創新工作,將書本與實踐相掛鉤,提高學生對於學科間融會貫通的能力培養,著眼於漢語言文學的應用,建立和諧的教學體系。我們只有注重基礎課與應用的結合,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才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深入把握和靈活運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計劃中,我們要進行專業知識的拓展,增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力度,兼顧學生的文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針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普遍存在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不足的現象,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將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落實到每一個環節,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其一,課內外相結合。讓學生走出校門,鼓勵學生參加很多活動,學校為學生的實踐搭建平臺,挖掘學生的潛力。通過對社會的瞭解,為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進行了銜接,幫助學生完成由學校走向職場的過渡階段。其二,建立實習基地。應用性人才培養主要體現在工作能力上,為此,建立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做到學以致用。學校與用人單位合作,進行崗前培訓,整合教育資源,通過各行各業來適應畢業生實習多樣化的要求。

  三、總結

  總而言之,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是當下漢語言文學發展的關鍵問題,因為只有不斷的強化其應用性,才能夠確保其發展的可持續性,正是因為這樣,相關人員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到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進而及時的結合實際條件,探索出有效的、適合的解決措施。

  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範文二:漢語言學誇張手法應用

  1、漢語言學中誇張的定義

  我們知道,所謂誇張,就是根據情感抒發、事物描寫的需要,對事物的某一方面做背離或超越現實的描述,以收到突出形象、渲染感情等效果,使人獲得對事物的深刻印象。從誇張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其至少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誇張的目的是為了情感抒發的需要,也就是說當修辭主體處於情緒和情感的強勢狀態,即激情狀態時,所產生的宣洩主觀情意的需求。其次,誇張是對事物的某一方面所做的背離或超越現實的描述,並不是全體事物。最後,誇張的作用是通過對事物的某一方面進行超常規的、生動形象的描述,使事物的特徵、本質得以強調突出。

  2、誇張的語義要素

  2.1誇張的基本語義要素

  誇張辭格具備三個基本語義要素即誇張物、誇張形象和誇張點。誇張物是誇張點賴以存在的基礎和依據,是誇張中的被陳述物件。它可以是具體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緒或感受。誇張形象指在誇張物的基礎上經過變形或超常組合而產生的一種新形象,它往往是具體的,新奇的,並滲透著表達者濃厚的主觀色彩。誇張點是誇張物中被突出強調的某種屬性,有是誇張形象中的靈魂,它是誇張形象用以陳述誇張物的核心內容。例如:***1***褚哲學家很貪婪地看著蘇小姐,大眼珠彷彿哲學家謝林的“絕對觀念”,像“手槍裡彈出的子彈”,險的突破眼眶,迸碎眼鏡。***錢鍾書《圍城》***這裡誇張物是褚哲學家,誇張的形象是突破眼眶,迸碎眼鏡的大眼珠,而誇張點是褚哲學家的好色。***2***說時遲,那時快,薛霸的棍恰舉起來,只見松樹背後,雷鳴也似一聲,那條鐵棍飛將來,把這一水火棍一隔,丟出九霄雲外,跳出一胖和尚來,喝道:“酒家在林子裡聽你多時!”***施耐庵《水滸》***這裡的誇張物是胖大和尚;誇張形象是雷鳴也似一聲,火棍被丟出九霄雲外;誇張點是胖大和尚力大無比。語言表達中,誇張形象通常必須在表層結構中體現出來,而誇張物與誇張點有時可隱可現。讀者通過誇張形象去感受和認知誇張物某一方面的屬性與特徵,會比常規的表達更加深刻。誇張的修辭效果集中體現在誇張形象上,相對於平直的敘述和抽象的分析,它更具形象性,語義上也更為顯豁。同時由於誇張辭格拋棄了常規的表達,通過擴大、縮小等方法,對誇張物本身作了極大的變形,使這一形象具有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誇張物可以是具體的事物,也可以是主觀感受,還可以是一個事件。以具體事物來作誇張物的,在誇張辭格中佔有較大比例,誇張形象所凸現的是誇張物的某一特徵或屬性;以主觀感受作為誇張物的,誇張形象的主觀色彩非常濃厚,是說寫者當時某種特定情感蓄積而不抒不快的內在心理在語言上的反映;以事件作為誇張物的誇張,往往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無中生有,節外生枝,通過一個背離客觀實際的故事的敘述,來諷刺和刻畫某種社會現象。誇張,只能誇張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性質,或特徵,或形狀,或感受,而不能面面俱到,誇張點起到了架溝誇張物與誇張形象之間的橋樑作用。

  2.2誇張的語義基礎

  根據誇張語義三要素的關係,誇張可分為實體誇張和虛體誇張兩種模式。實體誇張中,誇張形象往往是對誇張物全部或某一外部特徵的擴大或縮小;虛體誇張重在表達說話人的主觀感受,誇張物本身是抽象的,虛無縹緲的東西。從語義層面看,無論是實體誇張還是虛體誇張,誇張的構成都是誇張形象對誇張物語義特徵的一種凸現。採用誇張手法所創造的誇張形象與客觀事物之間必然存在一定差距,誇張的作用就在於以這種合乎情理事理的差距去凸現事物的某種本質特徵。誇張點來源於誇張物,是誇張物的某一特徵或屬性,誇張形象是為了表現誇張點而生成的具體形象,通過膨脹的手法,將事物的某一點極度擴大或縮小,給人以強烈的刺激,使讀者更加真切地把握住事物的本質特徵。誇張形象的真實性是誇張語義基礎的主要內容,它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誇張的條件和誇張的度。

  2.2.1誇張的條件

  誇張形象是由誇張點決定的,誇張物本身的性質也影響到誇張的幅度,誇張物的內在因素制約著誇張形象。誇張物的內在因素指的是誇張形象是否表現了誇張物的某一特性,誇張物中存在這樣的屬性,才能生成相應的誇張形象。一個事物具有大的屬性,才能生成大的形象;有醜的屬性,才能生成醜的形象,不具備誇張物屬性的誇張形象是不真實的。***3***昔韓娥東之齊,遺糧,過雍門,粥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棚,三日不絕。***《列子湯問》***這裡說韓娥歌聲能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是誇張的說法,但歌聲的確有餘音迴旋的特徵。所以說,誇張形象所表達的內容與誇張物的特徵必須是同一範疇,否則也不能構成誇張。在分析誇張的真實性問題時,我們經常拿魯迅先生的《漫談“漫畫”》中的一段話加以佐證:“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誇張,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有一點誠實在裡面,使我們立刻知道燕山原來有那麼冷。如果說‘廣州雪花大如席’,那就變成笑話了。”[1]從構成誇張的語義基礎這一角度來分析,我們認為魯迅所以認為“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誇張,主要是因為這個誇張具備了以下幾個語義因素:燕山有雪,這是構成這個誇張的主要依據和外部條件;因為燕山很冷,經常下大雪,燕山的雪就相對地具有“大”的屬性,這是構成“大如席”的內部因素。作者對“燕山原來有這麼冷”的主觀感受使他採用了誇張的表達方法。說“廣州雪花大如席”是笑話,那是因為廣州從不下雪,它就不具備“雪花大如席”這樣的前提條件,因而不能構成誇張。

  2.2.2誇張的度

  作為一種誇飾,誇張具有審美意義的真實。因此誇張應該符合藝術表現的真實性原則,應該是藝術真實與客觀真實的有機統一。應該說,誇張之所以感人,就在於它實現了超現實的真實性,也就是說,它只有在源於現實、高於現實的特徵基礎上,才能實現對客觀現實性的超越,才能使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在發話、受話主體的情感世界中得到了統一,從而創造了審美意義上的真實。對於誇張的度這個問題,筆者將在後面的章節中進行論述,這裡不再展開。總之,誇張必須要適度。也可以說,只要達到了審美意義上的真實,這個誇張就是適度的。

  3、誇張的運用原則

  恰當地運用誇張,可以渲染氣氛,增強表達效果。但是,誇張不當會弄巧成拙、事與願違。因而,運用誇張要注意幾個問題。

  3.1誇張要明顯

  誇張要明顯就是要人一眼就看出誇張的存在。例如:李白《秋浦歌》中“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人的頭髮無論如何不會有三千丈長,明顯是誇張,一眼就能看出。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渲染憂愁的深長,愁生白髮,人所共知。而白髮竟達三千丈,可以想象作者的愁思該有多麼深重!

  3.2誇張要有節制

  誇張要言過其實,但並不是誇的越厲害越好。誇張是通過超過想象的“實”,來表現思想或感情的“實”。誇張的本質仍是真實,即誇張是“言虛而情實”。因此,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強調說:“誇而有節”、“飾而不誣”[2]。就是說誇張要合情合理,要有節制、有分寸。例如,毛澤東在《十六字令》中這樣寫:“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這裡的“三尺三”就用得很有分寸。試想,說成“離天三丈三”好不好呢?如果寫成“三丈三”,就不能給人以舉手可以摸到天的感覺,不能突出山的高;如果說成“三寸三”,又顯得過分了,會給人一種站在山上被天壓得抬不起頭、直不起腰的感覺,又怎麼能突出紅軍的豪情壯志呢?如果不是為了突出某種思想感情,不能喚起人們更深切的感受,那樣的言過其實就不是誇張,而是誇大,是說假話,說大話,甚至是吹牛,會讓人感到虛妄不實,?a href='//' target='_blank'>奶瓶尚Α@?紓閡桓瞿瞎先?厙潁?艿轎逶郎繳賢?把它扔進太平洋,世界又多一個洲。顯然這不是誇張,而是吹牛。西晉著名學者左思在《三都賦序》中講到:“美物者,貴依其木;贊事者,宜本其實。”[3]只有深刻地掌握了事物的本質特徵,同時又能把握誇張的分寸,才能做到“誇而有節,飾而不誣。”

  3.3誇張要新穎

  有一位名人曾經說過:第一個把女人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才。從某種意義上說,運用誇張也是一種創造。運用誇張要力求新穎、別緻,要有創造性,不落俗套。如果一張嘴就是“垂涎三尺”,一提筆就是“笑破了肚皮”,就會讓人感到庸俗,沒有新鮮感。比如,一般人形容公共汽車上人多、擁擠,總是說“擠扁了”,“連立足之地也沒有”等等,很平淡,沒有新意;而有人卻說:“車廂裡的人都被擠成像片了。”人當然不會被擠成“像片”,但這樣寫,既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又讓人聞所未聞,耳目一新。

  3.4誇張要與語境相適應

  誇張和語境密切相關,並非任何一種語體都可以用誇張的。一般來說,在文藝語體、政論語體中,比如詩歌、散文、小說中可適當運用誇張;而在公文語體和科技語體中,比如思想彙報、學習總結、工作總結便不能用誇張。例如,下面兩例都是寫“煙囪”的高大,但由於語體不同,言語風格迥然不同:***4***建築工地上,一座又高又大的煙囪正在施工。它的底部直徑有15米,可以停放8輛大卡車;它建成後的高度有210米,等於80多層的樓房那樣高!國際飯店是最高的樓房,有20多層,可煙囪比國際飯店還高出3倍多呢!***《少年科學》2007年第8期******5***高大的煙囪伸向天空,彷彿是從地下長出來的,一直要伸到白雲深處。***柯藍《早霞短笛:煙囪》***例***4***內容屬於科學,沒有用誇張,而通過數字和實實在在的比較說清楚這個煙囪到底有多高。例***5***煙囪是一篇文藝散文,寫煙囪的高大,是為了渲染一種巨集偉壯觀的氣氛和表現工業建設蓬勃向上的景象,用具體數字來說明煙囪的準確高度就不合適宜。“伸向天空”、“從地下長出來的”、“伸到白雲深出”,是誇張的形象描寫。綜上所述,人們在平時說話、寫文章運用誇張時,要能揚其長、避其短,趨其利、避其害,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收到良好的表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