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中電子琴的教學

  目前,素質教育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藝術教育作為社會文明和進步的標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而小學生電子琴教育不僅能使幼兒欣賞和感受音樂的美,還能使眼、腦手相互配合,充分調動左右腦的功能,開發智力,是深受廣大小學生和家長喜愛的智力開發專案之一。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活動站電子琴教學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及教學中存在的困惑和建議。

  一、學生的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

  由於小學生的年齡小,性格可塑性較大,所以在每一節課,我都從他們熟悉的、喜歡的、需要的方面出發,尋找興趣基點,創設學習氛圍,讓他們高興、愉快、想學,願意去學。

  二、重視教學過程,多種教學形式互相結合

  藝術課的教學和文化課的教學還是有區別的,我們要讓學生的思維處在一種興奮、活躍而又不疲乏的狀態確實很難,所以在教學中,我紮實備課、寓教於樂。

  1、五線譜知識與簡譜知識同時進行

  學生在音樂課上只接觸過簡譜,對五線譜一無所知,但現行的電子琴教材中,我們選用的是《電子琴初級大教本》,裡面是以五線譜呈現的。所以從一開始我就用簡譜和五線譜同時教學,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一部分學生能自己識譜,並能在琴上彈出音高。

  2、節奏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節奏訓練是電子琴教學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節奏感不強,在以後的學習中,學生會感到越來越吃力,甚至厭學。所以在開始教每一首曲子時,我都讓學生用腳或點頭點著節奏彈。這樣做,學生對音的長短也能很好的把握,往後學,就可心裡數節奏。所以節奏訓練是學電子琴的訓練專案之一。

  3、試唱教學,培養學生的樂感

  對於初入門的小學生來說,一味地讓學生去彈,學生對曲子的識記程度遠遠不如讓他們先學會唱曲譜再去彈。在這裡,我嘗試先讓學生會唱,然後邊唱邊彈,學生彈奏曲子的速度會有很大提高。同時這樣做,學生對樂曲中音的長短也能很好的把握。

  4、“一幫一”的學習方法

  針對一個班學生學習層次不一的情況,我對所有學生進行了分組,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兩個相對較弱的學生,既讓學得快的學生有發揮優勢的場所,又讓學得慢的學生不灰心,兩全其美。在老師進行示範之後,自己先獨立練習,彈會的學生可給老師表演,過關後,老師可讓其指導兩名學生。同時,我也逐一指導。在這樣做了之後,我發現課堂上的氣氛明顯比以前活躍多了,而且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比以前更加融洽了。

  三、用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用愛心關愛每一個學生

  我認為:責罵學生,還不如用一句話去鼓勵所起的效果好。有一句名言這樣說:優秀學生不是罵出來的,而是誇出來的。在電子琴教學中,我始終保持微笑,從不責罵一個學生,對於個別調皮的學生,我也會想出一些對策,做到既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又讓他們知道自己錯了。記得有一次,我佈置了彈奏任務,還沒多大功夫,一個小男孩就開始玩起來,還時不時地影響他人。我沒有立即批評他,而是笑著走過去,問他:“你會了沒有?”他回答得很乾脆“會!”我讓他給我彈一遍,他迅速地坐到琴凳上彈起來。他的確彈得很熟練,我表揚了他。但我又話鋒一轉:“你學會了,可不可以當個小組長指導其他同學?”他很高興地答應了。在以後的學習中,再也沒有看到過他搗亂,相反,看到的是他忙來忙去指導同學彈琴的身影。此外,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接受能力比較慢,我也不灰心。除了集體示範之外,對這些學生我會一個個進行單獨指導。我的付出沒有白費,好多家長都說孩子喜歡我,越來越喜歡彈琴了,我感到十分欣慰。總之,老師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學生,也教育著學生。人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一名電子琴輔導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笑容,要用微笑迎接每一個學生,藝術之花才會遍地開!

  以上幾點是我在電子琴教學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在農村城鎮活動站開設的電子琴教學班都只有一個,還存在這樣的困惑:

  1、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強,學習較快,有的學生接受能力一般,學習比較慢。如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既定的時間裡充分的吸收營養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

  2、當前學生使用的電子琴五花八門,有玩具琴,還有一些功能很少的琴,一些琴的音準很差,在不同程度給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造成極大的不便。

  針對以上問題,我提以下幾個小建議:1、分班、分年齡、分層次進行教學,保證每一個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潛能被髮揮出來。2、學校在搞宣傳的時候,建議家長給學生購買標準的學習琴。以便教師統一教學統一指導。

  總之,活動站開設的電子琴教學班雖然成立不久,但它卻吸引著更多的學生和家長。作為一名電子琴教學輔導老師,我很榮幸!我有信心、有能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上一層樓,藝術教育定會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