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手抄報資料大全

  數學是知識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識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順序和度量的科學均和數學有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常用的數量關係式

  1、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圖一

  圖二

  圖三

  2:著名數學遊戲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數學的發展作出了許多重要貢獻,有的成果還被編進美麗的神話傳說中去。大約2000年前西漢的《大戴禮》中,就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夏禹治水的時候,洛水裡出現了一隻很大的烏龜,龜背上有一張象徵吉祥的河圖洛書縱橫圖。圖案用數字表示就是將1至9個整數填在方格里,而每一行、每一列、每一條對角線上的三個數字加起來都等於15。你知道這張圖的填法嗎?你當然可以用湊數的方法將它完成,不過,若用移動某幾個數字的辦法,可能更加明確簡單,且容易記憶。

  用移數的方法要簡明得多。畫好五五方格,先在中間九個格子裡順序填上九個數,把四個偶數按箭頭所示去向移走***圖1***,就成了圖2的排列。這時,你把紙轉過45°看,就可以得到答案了。當然,朝這邊轉與朝那邊轉會得到不同的答案的,我們現在抄錄的一種***2在右上角***就是西漢時期那本書中記載的樣子***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