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病治療方法

  紅眼病是傳染性結膜炎,又叫暴發火眼,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眼炎。根據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為細菌性結膜炎和病毒性結膜炎兩類,其臨床症狀相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西醫治療

  得了紅眼病後要積極治療,一般要求要及時、徹底、堅持。一經發現,立即治療,不要中斷,症狀完全消失後仍要繼續治療1周時間,以防復發。治療可沖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較多時,宜用適當的沖洗劑如生理鹽水或2%硼酸水沖洗結膜囊,每日2-3次,並用消毒棉籤擦淨瞼緣。也可對患眼點眼藥水或塗眼藥膏。如為細菌性感染,可根據檢查出的菌種選擇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藥水滴眼,根據病情輕重,每2-3小時或每小時點眼藥1次,常用眼藥水有10%-20%磺胺醋醯鈉、0.3%氟哌酸、0.25%氯黴素眼藥水等,晚上睡前可塗抗生素眼膏,如環丙沙星、金黴素或四環素眼藥膏,每次點藥前需將分泌物擦洗乾淨,以提高療效。對混合病毒感染的結膜炎,除應用以上藥物治療外,還可用抗病毒眼藥水,如為腺病毒可用0.1%羥苄唑眼藥水、0.1%肽丁胺乳劑,如為小病毒可用0.1%皰疹淨、0.1%無環鳥苷眼藥水等,每日2-3次,必要時還可應用干擾素等。有條件時可進行細菌培養,並作藥敏試驗,以選用適當的抗生素。

  得了紅眼病後要按照“及時、徹底、堅持”的原則積極治療,即便症狀完全消失後仍要繼續治療1周時間,以防復發。由於患急性結膜炎時眼部分泌物較多,所以不能單純依靠藥物治療,細心護理眼部,經常保持清潔也很重要。

  中醫治療

  急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中醫又叫“天行赤眼”。此病為季節性傳染病,多發生在夏季,系由感受風邪熱毒,侵襲人體眼部引起的。現代醫學稱為急性結膜炎,認為是由病毒傳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因其具有發病急、傳播快、流行廣、傳染性強的特點,故醫學專家們又稱之為夏季的眼科“瘟疫”。臨床上,本病以發病急、白睛發赤、眼痛、眼胞發腫、目熱怕光、眼糞多而粘結為特徵。中醫採用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療法,以及用民間的薰洗療法常獲良效。

  飲食治療

  方法一:

  〖組成〗生薑1塊。

  〖用法〗洗淨去皮,用古銅錢刮汁點之,初點時頻痛,點後即愈。

  〖主治〗天行赤眼。

  方法二:

  〖組成〗生薑1塊。

  〖用法〗切成薄片,貼於眼周面板上,用膠布固定。

  〖主治〗天行赤眼。

  預防紅眼病的方法

  紅眼病有如此強的傳染力,那麼如何防止其傳播呢?如何不讓你家寶寶染上紅眼病?家長必須做到:

  1、寶寶一旦得上紅眼病應進行適當隔離,不要帶他串門,暫時不要去幼兒園,不要到理髮店、浴池,以免疾病蔓延;

  2、患紅眼病的寶寶使用過的毛巾、手帕和臉盆要煮沸消毒,晒乾後再用,併為他準備專用的洗臉用具;

  3、飲食清淡,多食蔬菜、新鮮水果等,保持大便通暢;

  4、開放患眼,不能遮蓋,否則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反而加重病情。

  5、平時教育孩子注意個人衛生,做到不用髒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眼屎多時,要用乾淨手帕或紗布拭之。洗刷用具個人專用,在紅眼病流行期間儘量不去公共場所。

  溫馨提醒:一旦患上紅眼病,應及時到醫院請醫生診治,醫生會作出細菌性還是病毒性的判斷,對症下藥,若治療不徹底可變成慢性結膜炎並引起併發症。

  紅眼病的疾病護理方法

  “紅眼病”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傳染病,醫學上稱為“急性結膜炎”。結膜是眼白與眼皮上的一層光滑透明的薄膜,如果這層結膜發生了急性炎症,就得了急性結膜炎。先是眼睛發紅、眼睛分泌物增多,特別是在早晨起床時,上下眼皮常常被粘住,眼睛感到發熱,又痛又癢,眼皮裡好像進了沙子似的不舒適,還怕光、流淚,令人很難受。

  紅眼病好發在春末、夏初,一般是通過與“紅眼病”患者共用毛巾、臉盆、洗臉水和手帕等物品來傳播的。有時病人接觸過其他物品,諸如枕頭、棉被、衣服、門把手、電話機、遙控器等等都可能沾有病菌。

  一旦患有“紅眼病”,要儘快到醫院檢查,明確病原微生物的型別,選擇適宜的抗生素藥。抗生素對細菌結膜效果極好,對病毒性結膜炎雖無療效,但有預防細菌感染的作用。不論眼藥水還是眼藥膏均應專人專用,以免交叉感染。

  除了接受醫生治療外,還要學會自我保健。保持眼部清潔由於患急性結膜炎時眼部分泌物較多,所以不能單純依靠藥物治療。細心地護理眼部,經常保持清潔很重要。

  初期冷敷,慎用激素類眼藥急性結膜炎初期時眼部宜作冷敷,有助於消腫退紅。相反,熱敷會使眼球充血,炎症可能擴散引起併發症。在炎症沒有得到控制時,忌用激素類眼藥,病毒性結膜炎禁用激素類眼藥。因此,激素類眼藥使用與否應聽從眼科醫生的建議,切勿自行使用。

  避光避熱,少用眼嚴重的急性結膜炎病人畏光流淚,為減輕不適,要避免光和熱的刺激。也不要勉強看書或看電視,出門時可戴太陽鏡,避免陽光、風、塵等刺激。為了使眼部分泌物排出暢通,降低區域性溫度、不利於病菌繁殖生長,眼部不可包紮或戴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