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腳腳氣怎麼治療

  腳氣是民間的講法,醫學上把腳氣稱為足癬。足癬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面板病,俗名又叫“香港腳”、腳溼氣。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汗腳腳氣的方法。

  治療汗腳腳氣的方法

  一.家庭用藥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幹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藥膏,每日2次。

  ***2***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黴唑癬藥水或複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幹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複方苯甲酸膏或與複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藥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藥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二.中藥及偏方

  ⑴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淨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⑵苦蔘、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朮、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⑶白鳳仙花30克,皁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⑷黃豆米皮糠***民間方***:主治:腳氣。配方:黃豆100克,米皮糖160克。用法:將黃豆與米皮糠用水燉熟吃。

  ⑸紅棗陳皮赤豆湯***民間方***:主治:腳氣腫痛。配方:陳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紅棗10枚。用法:將陳皮、赤豆、花生仁、紅棗用水煎煮熟食用。按注:一方無陳皮,一方再加大蒜無陳皮。

  ⑹麥芽煎***民間方***:主治:腳氣。配方:麥芽適量。用法:將麥芽用水煎服。

  ⑺冬瓜赤小豆***民間方***:主治:腳氣。配方:大冬瓜一個,赤小豆130克。用法:將冬瓜切蓋去內瓤,裝入郝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為丸食,或加水煮至爛熟,分二、三次食。按注:一方無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⑻皮骨黃豆***民間方***:主治:腳氣。配方:黃豆100克,陳皮3克,羊腳骨150克。用法:將黃豆、陳皮與羊腳骨用水燉爛,適加調味品鹽等食用。按注:一方無黃豆。

  ⑼青魚煮韭黃《民間便驗薈萃》:主治:腳氣。配方:青魚500克,韭黃250克。用法:青魚洗淨,加韭黃煮食。

  ⑽白扁豆散***民間方***:主治:腳氣浮腫。配方:白扁豆適量。用法:磨成粉,飯前每次10克,用燈心草煎湯調服,每日3次。

  ⑾花生紅棗鳳瓜湯《食療百病:主治:腳氣。配方:花生90克,紅棗10粒,雞腳10只,瘦肉120克,陳皮1/4個。用法:紅棗去核,與餘料齊洗淨。雞腳連同瘦肉飛水衝淨。陳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時,調味即可。佐餐食。按注:一方不用雞腳、瘦肉,加飯豆。

  ⑿米糠餅《食療大量病》:主治:腳病。配方:米糠50克,麵粉50克,紅糖適量。用法:麵粉與米糠加水合均勻,加入化好的紅糖,按常法煎成餅。當點心食。

  ⒀穀皮糠粥《食療百病》:主治:腳氣病。配方:粳米50克,新鮮穀皮糠適量。用法:粳米洗淨煮為稀粥,待粥成時把穀皮糠調入粥中煮至粥稠。作早晚餐。

  ⒁紫菜車前湯***民間方:主治:溼性腳氣,水腫。配方:紫菜、車前子適量。用法:水煎服。

  ⒂豆糠方:主治:多發性神經炎。配方:黃豆、米糠各適量。用法:將黃豆先炒,磨成細粉,與米糠拌勻,貯藏備用。每餐取100克,水調作餅,加 食油適量,置於待蒸的飯面上,隨飯蒸熟,餐前頓服。每日3次,10日為1療程。

  三.九種老藥治足癬

  1.麝香風溼油:藥前先用冷水或溫水洗淨區域性,並徹底將區域性及各趾縫擦乾,然後用消毒棉籤沾本品適量外搽患處,每日1~2次,用藥後最好臥床休息片刻,以防藥液流失,連續5~7天。

  2.藿香正氣水:先用溫開水或淡鹽水洗淨患處,擦乾,用棉籤沾本品適量外搽患處,至少保持2小時,每日1~2次;對起泡流黃水者,用藥4~8小時後水泡逐漸消失,12小時後漸變為幹皮脫落。

  3.十滴水:先用蒲公英水煎汁足浴後,擦乾,以棉籤沾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每日3~4次,伴感染者可用本品浸溼紗布外敷患外,每日2次,連續3~5天。

  4.風油精:每晚睡前用溫水洗足後,擦乾,用棉籤沾本品少許外搽患處,每天1次,連續3~5天,伴有水泡者先用消毒針將水泡挑破,然後用藥棉將流水吸盡,再用棉籤沾本品外搽患外,每日1次,症狀較重者可同時配合龍膽紫或碘酒外塗,一般3~4次即可痊癒。

  5.冰硼散:每晚用溫水洗腳後擦乾,視患處面積大小,撒敷冰硼散約2毫米厚,後套一干淨襪子,翌晨複用1次。若有小水泡,可用消毒針挑破,放液後再撒敷藥粉,一般5天即可治癒。

  6.金萬紅軟膏:將患處用溫水洗淨,擦乾,用棉籤沾本品適量外塗患處,每天3~5次,裸露患處,一般經過3~5天即可痊癒。

  7.潔爾陰洗液:取本品30~50毫升,加入溫水適量足浴,每日2~3次,連續5~7天。

  8.附子理中丸:將本品研極細末,加蜂蜜調為膏狀或加水調為糊狀,塗敷於患處,外以紗布覆蓋,每日換藥2~3次,經過2~3天即可獲愈。

  9.桂林西瓜霜:區域性常規清洗後,予本品外塗,每日1次,一般2~4天即可。

  四.飲食自療法

  ***1***生大蒜頭20瓣、生花生仁250克、雞腳爪3對。蒜瓣去皮,與另2味合煮服之,腫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腦磷脂,可治腸塞等病,亦能疏導腳氣。

  ***2***大蒜頭5只、龜1只。龜洗淨切塊,蒜頭微搗爛,放入鍋中,清燉烏龜,每天服1次。本方對腳氣病引起的腫脹有消退作用,對老年人更為適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頭去皮及紅糖各200克。上藥煮爛食之,每天服1次,不可加鹽,否則無效。本方可治療腳氣病之足背浮腫,延至腳踝,甚則小腿也微感不適者。如腫過膝至股部,則生命垂危,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4***乾薑、木香、陳酒各4克、李子2克。上藥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汁為1日份,3次服飲。本方可預防腳氣衝心症。此外,宜攝取稍多的的維生素B1,對於治療腳氣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薑30克、陳皮30克、小豆60克、鯽魚1尾。鯽魚洗淨,和上藥共入鍋中,加適量

  的水煮熟後食用。腳氣病與脾、胃有密切關係,恢復脾胃的功能即能消除水腫。小豆和鯽魚都有消除水腫的功能,陳皮起輔助作用。

  ***6***蔥頭100克、蘿蔔籽50克。加水煮1小時,取原湯1碗,頓服。本方用治腳氣腫痛,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

  ***7***蔥頭***搗爛***1根、生薑***搗爛***45克、艾葉60克。上藥用布共為1包,蘸熱燒酒擦患處,以痛

  止為度。本方主治因溼氣而兩腳兩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於患處,約10分鐘左右將其擦去,再塗上一些金黴素眼膏,2天1次,連用3次可愈。

  五.其他方法

  1、夏季犯腳氣,用牙膏與阿斯匹林***壓碎成粉***混合攪勻,塗於患處,有止癢殺菌作用。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淨,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效。

  5、取得菸灰撒在腳趾溼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溼疹、痱子等疾患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淨擦乾後,用藥幹搽患處。一般3天左右可見效。

  10、用明礬加熱水泡3~4天就好了。

  11、鮮韭萊250克洗淨,切成碎末放在盆內,衝入開水。等冷卻到能下腳時,泡腳半小時,水量應沒過腳面,可同時用腳揉搓。一個星期後再洗一次,效果很好。

  12、在網上購買愛甲組合,一套裡面有治療腳氣的膚康噴劑;還有治療灰指甲的藥物。你搜搜“中華愛甲網”。

  13、每天晚上堅持用溫水跑腳,然後用乾淨的腳布將腳擦乾淨。注意:一定要將每個腳趾縫兒都擦乾淨,然後用一點乾淨、柔軟的衛生紙,一定要質量好,吸水性好的,貼在腳氣患處,注意一定貼實了。然後睡覺,就可以了。原理很簡單,腳氣是由於真菌在潮溼的環境中滋生的。用衛生紙將腳上的水分吸收了,真菌就失去了生長的環境了。你可以試試看,很有效的。

  14、買一支複方酮康唑軟膏和一支聯苯苄唑乳膏,先擦複方酮康唑軟膏,可以止癢;然後再擦聯苯苄唑乳膏,早晚交替使用效果最好。要堅持治療一段時間才行。

  15、國內外專家近期提出一個全新的“1+1”概念,即吃1周藥物+同時塗1周藥物。口服藥物建議選用對面板癬菌有強力殺滅作用的特比奈芬類,外用藥則可任選用一種殺真菌藥物。經過嚴格的臨床評價,“1+1”已被證明是一種根治足癬的好方法,能縮短療程,提高療效,降低複發率。這是因為外用藥止癢見效快,而口服藥物能徹底殺滅真菌,內外配合,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腳氣的注意事項

  要根據腳氣的不同型別,分析病情進行治療:

  水皰型腳氣,要選擇既有抗過敏作用,又有抗真菌作用的藥物,如派瑞鬆、益膚清、酮康王等,劑型要選擇霜劑,要避免用酒精製劑***如腳氣水、韋氏洗劑等***,避免因此而引起過敏反應。如果有大量水皰,且出現浸漬、糜爛,可以用複方硫酸銅液1:20泡足,也可用馬齒莧60克,煎水,泡腳。

  角化過度型,可用腳癬藥膏或1%~3%克黴唑霜等。

  如果是趾間感染,應先用腳氣粉等,待皮損收幹脫皮後,再用克黴唑霜或槿皮酊等藥。也可以用派瑞鬆、益膚清、蘭美抒***丁克***、美克等膏劑塗搽。

  用藥治療的同時,要每天堅持洗腳洗襪子和塗腳氣膏,還要把鞋子放在通風的位置,可以在鞋裡面放兩個茶葉包來驅除臭味,也可用日光曝晒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平時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像蘆筍、杏仁、瘦肉、蛋、雞肉、花生、牛奶、啤酒、動物肝臟,麥片、燕麥、玉米等五穀雜糧,綠葉蔬菜如菠菜大蒜等均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

  如果合併有過敏現象***如瘙癢、出現密集小疙瘩及小水皰等***,就要避免用刺激性的藥物,如腳氣藥水***如水楊酸酊***。

  如果出現發燒,區域性面板紅腫,考慮有丹毒,或有淋巴管炎時,就需要找醫生,採用抗生素治療,如內服紅黴素、阿莫西林或注射青黴素等治療。

  如果遇到反覆發作的腳氣,或出現癬菌過敏、癬菌疹,或者慢性角度增厚型腳氣,或合併甲癬***灰指甲***,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真菌藥***如蘭美抒、斯皮仁諾等***。

  足癬雖說不上是什麼大病,現在已有很多藥物能將其治好,但令人煩惱的是此病極易復發或再感染,所以治療要徹底,不要見皮損稍有好轉就停藥。即使已經治癒,也應注意遠離傳染源,不要再被感染上。

  在採用民間土辦法時,儘量少用那些刺激性強的東西,以免造成過敏反應。如往患處抹大蒜,可能反而會使患處出現紅腫甚至流水的症狀,導致病情加重。

  腳氣是一種傳染性面板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