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頸椎病有什麼好方法

  頸椎病患者越來越多,頸椎病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長期緊張是頸椎的致命傷。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前做好頸椎病的預防工作。下面是小編為你推薦預防頸椎病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預防頸椎病的方法

  1、避免長期低頭

  頸椎病急性發作期或初次發作的病人,要適當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銀行與財會專業人士、辦公室伏案工作、電腦操作等人員,這種工作容易使頸部肌肉、韌帶長時間受到牽拉而勞損,促使頸椎椎間盤發生退變,因此最好工作1小時左右後改變一下體位。

  2、合理科學用枕

  如果長期用高度不合適的枕頭,使頸椎某處屈曲過度,就會將此處的韌帶、關節囊牽長並損傷,造成頸椎失穩,發生關節錯位,進而發展成頸椎病。

  3、工間5分鐘做操

  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也可保養頸椎,如利用工間休息做如下頸椎操:端坐進行頭部運動,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右轉、前伸、後縮及順、逆時針環繞動作。每次5分鐘,動作要輕緩柔和。

  4、午晚摩頸放鬆

  中午和晚上,緊張忙碌後的脖子可能早已疲憊不堪,此時可用兩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頸部後方來回摩擦頸部,力度要輕柔,一次連續摩擦50下,以頸部發熱為宜,可緩解頸椎疲勞、放鬆全身。

  5、及時主動調溫

  頸椎最怕受寒,所以要及時增減衣物,給自己的頸椎以適宜的溫度。可在辦公室準備一件披肩以保護好頸背部,既有溫度又有風度。

  6、做戶外運動

  軟骨組織的營養是通過壓力的變化來進行營養交換的,缺乏活動會造成軟骨營養不良,進而導致退化。適當進行戶外活動有利養護頸椎,運動方式可選擇慢跑、放風箏、打羽毛球等。

  7、大鵬展翅

  看電視時別總坐著,更不宜窩在床上看,可在看時模擬大鵬展翅:輕輕彎腰至90度,兩個手臂模仿鳥飛行一樣向斜後方伸展開,越高越好,但不要將頭抬起來,堅持5分鐘。此動作有助增加頸肩部肌肉的韌性。

  治療頸椎病的食療方

  1、山丹桃仁粥

  山植,丹蔘,桃仁***去皮***,粳米。製法原料洗淨,丹蔘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

  2、參棗粥

  人蔘,粳米,大棗。製法人蔘粉碎成細粉,米、棗洗淨後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調入人蔘粉及白糖適量。有益氣補血的作用。

  3、壯骨湯

  豬骨***最好是豬尾骨***,杜仲,枸杞子,桂圓肉,牛膝,淮山藥。製法原料洗淨,豬骨斬碎,共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煎40-60分鐘,加適量花生油、鹽、蔥、姜等配料,取湯服用。可補肝益腎,強筋骨。

  4、木瓜陳皮湯

  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粳米。製法原料洗淨,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可化痰,活血化瘀,疏風通絡。

  5、川芎白芷燉魚頭

  川芎15克,白芷15克,鱅魚頭1個,生薑、蔥、鹽、料酒各適量。川芎、白芷分別切片,與洗淨的鱅魚頭一起放入鍋內,加姜、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燉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可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6、天麻燉魚頭

  天麻10克,鮮鱅魚頭1個,生薑3片。天麻、鱅魚頭、生薑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可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適用於頸動脈型頸椎病。

  頸椎病的診斷鑑別

  1、神經根型頸椎病需與下列疾病鑑別。頸肋和前斜角肌綜合徵、椎管內髓外硬脊膜下腫瘤、椎間孔及其外周的神經纖維瘤、肺尖附近的腫瘤均可引起上肢疼痛、神經痛性肌萎縮、心絞痛、風溼性多肌痛。

  2、脊髓型頸椎病應與下列疾病鑑別。肌萎縮性側索硬化、多發性硬化、椎管內腫瘤、脊髓空洞。

  3、椎動脈型頸椎病應與下列疾病鑑別。需與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鑑別,如椎動脈粥樣硬化和發育異常等。椎動脈造影是最可靠的鑑別方法。

  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應與下列疾病鑑別。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暈。

  5、食管壓迫型頸椎病應與下列疾病鑑別。需與食管炎、食管癌引起的吞嚥困難鑑別。

  6、頸型頸椎病與慢性頸部軟組織損傷鑑別。因長期低頭工作,頭經常處於前屈的姿勢,使頸椎間盤前方受壓,髓核後移,刺激纖維環及後縱韌帶,從而產生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