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飲食營養與健康的論文範例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營養健康與飲食的關係了。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關於飲食營養與健康的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飲食營養與健康的論文篇1

  摘要

  現代社會,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多,人們的飲食和營養問題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在社會大群體裡,大學生這個群體也以其人數的逐漸龐大、身份的特殊性而備受關注,其中飲食與營養是關注度較高的方面。大學生的生理特點、膳食營養特點以及針對以上特點應該採取的飲食策略等等,都是大學生為了自己的健康身體和美好前程必須考慮的事情,而這也需要每一位大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營養意識。

  關鍵詞

  大學生 生理 飲食 營養 健康

  前言

  平時,我們總能看到關於兒童、中年人、老年人營養健康的分析與建議,卻鮮見對於大學生這一特殊社會群體的飲食營養的探討。但現在,對於大學生飲食營養的探討也慢慢多起來了。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大學生越來越受到重視。也是,目前大學還是精英高等學校,大學生的發展就業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家的發展。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大學生飲食存在著問題,因為有問題,所以會去探討,探討,就有可能發現更大的問題。大學生在飲食和營養上究竟有怎樣的一些情況呢?且聽慢慢道來。

  正文

  一、大學生的生理特點

  大學生,一般年齡是18歲至25歲。青春期,是指個體機能從還沒有成熟到成熟的階段,一般是在10~20歲之間,從這一個概念出發,大學生普遍是處於青春期的後期。在這一階段,大學生的生理特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身體外部基本發育成熟,男的更結實,女的更豐滿;

  2、身體內部各器官機制如呼吸、神經系統發育漸趨穩定;

  3、身體各部分系統機制都達到最佳水平

  4、性器官發育成熟。

  這一時期是生長髮育最為完善的時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較為複雜。雖然身體各方面相對於青春期里長身體階段已經發育成熟,但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更多的營養,同樣是需要的,大學生需要營養去維持這樣一個身體完善的階段,需要更多的動力去支援平常身體器官的執行,這動力來自於能量和營養,因此更需要日常飲食的攝入,獲得合理的營養。況且,大學生這一社會特殊群體,是處於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階專門人才的地位,面臨著艱鉅的學習任務,在腦力和體力兩方面都要求嚴格,思維能力活躍而敏捷,是長身體和長知識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其營養狀況的優良以及是否懂得科學飲食將直接關係到進入社會後的工作能力。因此,注重飲食、注重合理營養的攝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大學生的營養需求

  根據以上對大學生生理特點的分析,我們得出結論:大學生處於青春期後期,同樣需要很多的營養。那具體有哪些呢?我結合我平時的生活和觀察到的情況一一來分析一下。

  1、糖、脂肪、蛋白質

  這是生活中的每一個都需要的營養物質,但大學生對它們的需求,我覺得會更大。大學生學業繁重,經常熬夜,大部分人不僅忙自己的專業學習,有時候也會忙各種社團組織或自己去學第二專業,有時候還得出去實習,經常往返於學校和實習地之間。對於這些情況,如果沒有充足的精力是很難完成的。因此,大學生首要的就是能夠提供能量、補充能量的營養,能提供能量的營養物質,當然就是糖、脂肪、蛋白質了。人體依靠糖、脂肪和蛋白質三大營養素供給能量,維持日常生活的執行。

  2、鈣、碘、鐵等礦物質

  上面也講過,大學生還是處於青春期後期,身體還在成長,鈣和碘元素對大學生的身體發育和適應繁重的學習任務是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只要是人,一缺鈣就容易出現痙攣等症狀,缺碘則易導致甲狀腺腫大。因此,不僅僅是大學生,對於其他人來說,補充鈣、碘都是非常重要。鐵的缺乏在女大學生中較為多見,因為生理特點而造成的血液損失,使得身體對鐵的需要量增多,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所以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注意鐵的攝入。

  3、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否攝入充足、合理同樣影響著一個人身體的好壞。我們除了平時要及時補充水以外,在某些特殊時期,也要注意水的攝入,如:熬夜。熬夜對大學生來說可謂是家常便飯,你可以偶爾熬夜,但在熬夜中請注意多喝些白開水,因為熬夜是很容易缺水。還有,運動過後最好也是多喝些白開水,但不可一停止運動,馬上就放口大喝,要等身體緩下來,再慢慢喝。

  4、維生素A、B2等維生素

  如果你站在講臺往下看,你會發現整個教室的人,有超過三分之二是戴著眼鏡的,就算沒有戴眼鏡的,多少都是有一些近視。當代大學生學習繁重,每天就是埋頭在那寫寫、看看,根本不懂得用眼要適度。甚者是對著電腦7、8個小時,在那玩遊戲、煲電視劇,中間一點也沒有休息過,而且,現在人手一部智慧手機,隨時都可以拿出來玩一玩,看一看,近視問題就更加嚴重了。所以,大學生保護眼睛迫在眉睫,除了日常及時讓眼睛休息之外,攝入一些對眼睛有益的維生素也是必須的,如:維生素A、維生素B2,這些維生素都具有保護視力的功效,我們應該多注意。

  5、卵磷脂

  這裡為什麼要特別提出卵磷脂呢?因為它對大學生來說真的很重要。大學生應付考試、考證多,想、記的事情多,要兼顧的事情也多,經常會用腦過度,出現頭痛、記憶力衰退等問題。卵磷脂是構成神經細胞和腦細胞代謝的重要物質,如果你是從事以腦力勞動為主的,就要注意對卵磷脂的攝入。大學生是典型的腦力勞動者,非常需要卵磷脂。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大學生對營養的大概需求,但我們要知道的是,我們需要的營養並不僅僅只有這些,像維生素、礦物質等,還有很多種類是我們必需的,這裡只是根據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特點著重點出來而已。

  總結出大學生對營養的需求,就要對症下藥,一個字——補。但是,在怎樣補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大學生在飲食方面存在的不良習慣。因為如果只是一味地補,而沒有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到最後也是徒勞的。

  三、大學生飲食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在飲食中存在的問題一直沒有引起人們太大的關注,不過近來國內不少學者對不同區域大學生的飲食和健康進行了較廣泛的調查與研究,所得結果令人深思。孫建華等[1]的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大學生的飲食處於自發行為,缺乏科學指導,體格狀況不容樂觀;主食量不夠,種類單調,缺乏身體健康發育所必須的粗糧;不重視早餐的情況嚴重,挑食、偏食等現象也令人擔憂。

  張有平等[2]對我國西南地區的28個少數民族的1386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大學生主食以米飯為主,且存在挑食行為、偏食行為和按自己嗜好飲食;31.7 %的大學生經常伴有牙齦紅腫和瘀血,58.1%的女生經期不正常,43.2%的學生存在缺鐵性貧血。

  2007年廣州中醫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黃藝敏、陳海萍對廣東省10所高校的326名學生的飲食營養和健康狀況調查[3]中,所記錄的調查結果,均反映出當前大學生膳食營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缺乏營養知識,飲食習慣不科學,膳食結構不合理。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也發現自己以及身邊的很多同學在飲食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

  1、不吃早餐就去上課,或為了睡懶覺就省掉早餐;

  2、為了減肥而節食,為了玩遊戲、看球賽、書而草草完成進食或乾脆不吃。

  3、在各類聚餐中暴飲暴食,肆意喝酒;

  4、經常光顧路邊小吃、小吃街、大排檔,沒有顧慮食物是否衛生、安全;

  5、經常吃宵夜,吃飽後就睡覺;

  6、食物亂搭配地吃,不知道哪些食物是不能搭配吃的;

  7、以零食作為正餐;

  8、喜歡吃零食,隨手就一包零食拿來吃;

  9、飲食口味重,經常吃辣的、鹹的食物,不喜歡吃清淡的東西。 四、大學生科學飲食的策略

  人家說:“前世的因,今世的果。”而在大學生飲食問題上,同樣會導致“現在埋下的危機,將是未來爆發的禍患。”你現在不好好注意身體,沒事,你還年輕,等到你五六十歲的時候,你就後悔了,就知道當時的自己有多麼愚蠢,竟這般折磨自己的身體。又有人說:“大學是一個養生的地方。”沒錯,不僅是老人要養生,大學生也要養生,因為大學時期是人身體的黃金時期,這時養好了身體,將獲益一輩子。既然大學是個養生的地方,就別浪費它了,好好養養自己的身體,所以我將為大學生養生做以下規劃:

  首先,是從一日三餐規劃起:

  1. 早餐

  前面也說到,早餐非常重要。而要吃好早餐,對餐前活動、營養量、主副食品搭配等都要予以重視。理想的做法是,起床後先做些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可增食慾,有助消化。最少活動30分鐘後再吃早餐。結合大學生的現狀,假如早上第一大節有課,而且起床時間又偏晚,我們完全可以在小賣部或飯堂買完早飯後帶入教室,當然注意教室的衛生是不容忽視的。除此之外,早餐中還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吃早餐宜"熱食",以免傷胃傷身,因此很多同學喜歡一大早喝蔬果汁的習慣事實上是不科學的。二、早餐前喝兩杯涼開水,有潤喉、醒腦、防止口臭和便祕等作用。

  2.午餐

  俗話說"中午飽,一天飽",由此可見,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於上午人體內的熱能消耗較大,午後還要繼續工作和學習,因此,午餐熱量應占我們每天所需總熱量的40%以上。主食根據三餐食量配比,可在米飯、面製品中間任意選擇。副食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需要,種類的選擇很廣泛,如:肉、蛋、禽類、豆製品類、蔬菜類等,按照科學配餐的原則挑選幾種,相互搭配食用,也就是要吃些耐飢餓又能產生高熱量的炒菜,使體內血糖繼續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從而保證下午的工作和學習。

  3.晚餐

  首先,晚飯不能吃得太遲:長期太遲易致泌尿系統的結石。一般來說大學期間做到這一點是容易的。其次,晚飯不能吃得太飽:晚餐比較接近睡眠時間,不宜吃得太飽,尤其不可吃宵夜。晚餐應選擇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晚餐時,主食與副食的量都應適量減少,以便到睡覺時正好是空腹狀態。晚上要少吃寒性蔬菜如小黃瓜、菜瓜、冬瓜等。8點以後任何食物對我們都是不良的食物。若是重食的家庭,晚餐肉類最好只有一種,不可多種肉類,增加體內太多負擔。最後晚餐後不要再吃任何甜食,否則的話,很容易傷肝。普遍存在的情況卻是,大學生通常在11點之後睡覺,空腹之久容易傷胃,很多同學會選擇吃吃宵夜,我的建議是選擇吃一些水果填充,儘量少吃油膩的宵夜食物。而對晚餐後還要從事長時間腦力勞動的學生尤其是研究生來說,晚餐少吃的原則或許是不適合的。否則到臨睡時飢腸轆轆,就會影響入睡,甚至會從睡眠中餓醒,這會造成某些慢性胃腸疾病的發生。晚餐對於體質瘦弱的腦力勞動者更為重要,應該把晚餐作為他們補充營養的好機會。據營養學家研究,提高晚餐質量,可以有效地改善人體的營養狀況,這與晚餐攝入的營養物質更利於人體吸收有關。

  其次,是在平時攝食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食物搭配多樣化

  在飲食中儘可能選擇多樣化的菜餚和主食,以確保各種營養的充分供給。眾所周知的六大營養素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水。每種食物所含營養素的種類及數量不同。目前大學飯堂的菜餚中營養素比較全面,都已包含在不同的菜餚中,但是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有限,不可能在一餐中飲食全面,這樣就很難保證營養素的充分供給,況且有一部分學生對喜歡的食品就胃口大開,對不喜歡的就嗤之以鼻,這樣就更加難以保證比較全面的攝取營養素。因此,學生就餐時,應不斷變換品種,保證飲食多樣化。

  ②三餐熱量攝入均衡化

  適當安排好三餐熱量攝入的比例。有這樣一句諺語“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目前大學生的熱量供應基本達標,但三餐之間熱量的分配也並非盡善盡美 ,三餐熱量的攝入以早餐30%,中、晚餐各佔35%的比例為好。

  人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還包括鐵、氟、鋅、銅、鉗、鈷、鉻、錳、鎳、矽、碘、硒、錫、釩等十三四種。為了增強體質,怎樣從“盤中餐”獲得理想的元素呢? 一是常吃“粗食”。穀物的許多營養元素,集中在穀皮裡。如出粉率72%的精製白麵,僅能保留原小麥五分之一的“鎂”和七分之一的“鉻”。精製的白糖,只含有粗糖1%的鎂,7%的絡,無機鹽比粗糖少三十倍。

  二是不可“偏食”,人體需要補充不同的營養素,應該適量使用不同的蔬果、蛋類及肉類。

  三是“吃菜喝菜湯”。做菜、吃餡常“擠”掉菜湯。豈不知,菜湯裡富含植物細胞內寶貴的金屬“鉀”;菜本身反而成為“低鉀菜”。缺“鉀”對心臟、血壓、都十分不利。所以,“原湯化原食”即吃菜又喝湯,是科學合理的膳食。

  四是避免“以藥代食”。自然食品的營養是均衡的,如果“以藥代食”,過量的攝入某種元素——包括必需的微量元素,都會變得具有“毒性”,生命可能因此而受到影響。所以,我們還是應從“盤中餐”裡去索取營養,不可濫用營養藥物。 五是不吃“汙穢飲食”。眾所周之,重金屬的汙染,比農藥等有機物的汙染還要嚴重。因為農藥等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尚可緩慢分解,淨化“無毒”物質。而有毒元素卻無法分解,進入人體後就會引起不良後果。因此,有毒元素汙染過的飲食,要避免***。

  ③蛋白質供應優質化

  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基礎,在體內不能儲存,每天都必須攝入,因而必須保證蛋白質的供給。從調查資料看,目前大學生的蛋白質供應量普遍不足,組成上以植物性蛋白質居多,動物性蛋白質比例很少,且質量較差。因而在膳食中應增加富含蛋白質的原料做的飯菜,像瘦豬肉、雞鴨肉、蛋類、奶類以及豆製品等。早餐可喝些豆漿,有牛奶更好。考慮到部分學生的經濟狀況,可多吃些豆製品,對補充蛋白質大有裨益。蛋白質的攝入量每天

  應達到70g供給量標準,其中動物性、豆類的蛋白質最好佔三分之一以上。 ④脂肪攝入標準化

  在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增加脂肪的攝入量。脂肪包括中性脂肪和類脂,是人體重要的熱能營養素。此外,脂肪中含有的磷脂固醇對增進大腦神經的功能有一定的作用;還有一部分脂溶性維生素,是供給維生素A、D、E、K的主要途徑。因此,攝入的脂肪量應滿足機體的需要。目前,有部分學生受“節食風”的影響,過分節制脂肪的攝入,有點談“脂”色變,這是不可取的。而且現在學生脂肪的攝入量很少達到每天50g標準。所以要通過多吃些動物型菜餚或用植

  物油烹製的菜餚的方法來增加脂肪的攝入量。

  ⑤維生素吸收豐富化

  在飲食中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維生素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兩種,它們是調節體內生理功能所必不可少的物質。動物的肝臟,一些海產品,植物油等是脂溶性維生素的主要來源;而蔬菜水果則是水溶性維生素的主要來源。有些維生素,譬如VC,在烹調過程中極易受到破壞。所以,學生在選擇菜餚時,應以富含維生素的瓜果蔬菜以及肝臟等為主,也可採取一些補救措施,如平時多吃些***生食***水果蔬菜中含維生素多的如西紅柿、黃瓜、菜青椒、紅心蘿蔔等。

  ⑥飲食安排合理化

  應注意根據季節變化合理安排飲食。食物有寒熱溫涼四性:冬季宜吃溫熱性食物;夏季宜吃寒涼性食物;春秋兩季也應區別對待。對於大學生,特別是一些女同學更應注意,冬天可多吃些以燒、燉、燜方法烹製的羊肉、狗肉、豬肉等;而夏天則宜吃些涼拌清炒等方法烹製的清淡食物,但要注意的是冬不可極溫,夏不可窮涼。此外,應限制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除長期的飲食習慣外,辛辣酸性過鹹食物不宜過食,否則會引起亢奮,易使神經系統失去平衡,從而導致精神及情緒的極大波動,特別是禁止吸菸和喝酒,對濃茶和咖啡也以少食為宜。

  最後,是要勤加鍛鍊,如果不喜歡運動,哪怕飯後二三十分鐘去散步也好。有句話說“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這句話多少都是有一定道理的,生命在於運動,再懶也要動一動。

  結語

  其實這麼多的飲食建議還是要結合自身狀況來採用,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營養攝入。現在的傳媒很便捷,不是隻是增加了我們的娛樂性,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知識獲取的途徑。大學生,作為這個社會未來發展的主力軍,提高大學生愛惜生命和保護健康的主觀意識,才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保證。營養是大學生身體發育的先決條件,必須強化科學飲食意識教育,增加科學營養知識,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改善飲食結構。改變當前的現狀,不是僅僅靠大學生和同齡人的習慣改變就能實現的,我們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比如大學飯堂的膳食問題,菜價問題,不良的飲食習慣的產生離不開飯堂這個催化劑。高校應努力創造適合學生身心特點而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創造營養健康教育的精神與物質條件。總之,合理飲食是健康的基礎,對正值生命力旺盛的大學生來說亦是如此。大學生自身應該騰出更多否定時間關心生命本身,關心自己的營養健康。這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一種對社會的責任。

  關於飲食營養與健康的論文篇2

  內容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養生。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從“吃飽”向“吃好”轉變,認為不僅要吃飽,還要兼顧營養,吃出健康和品味。對於一日三餐的要求也有了大幅的提高,食物的營養成分越來越精細。

  但是現代人由於工作和時間長,一直坐著缺少運動,導致了越來越多 肥胖症人群、亞健康人群、 “三高”人群等的出現,所以,人們越來越關注合理 的飲食。蔬菜,魚、肉類,菌藻類食物都是保健菜的佳品。同時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合理地進行營養補 充,有益於身心健康。只有注重怎樣吃才能養生長壽,才能預防疾病的發生。

  關鍵字: 飲食營養 健康養生

  青少年是一個優秀的群體,是國家的花朵,未來的棟樑、民族的希望。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他們在學習、生活、就業、情感、交際等方面受到強烈的衝擊。面對機遇與挑戰、選擇與放棄、動力與壓力、自我實現與社會適應等種種矛盾,他們得不到正確的指導,自己又不正確對待,便產生了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心裡反應,引起消極的負面情緒和行為。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給予高度重視,引導他們去怎樣健康生活,因此,我們要自己調節身心。擁有樂觀、開朗的胸懷是很重要的,培養良好的興趣和愛好,勞逸結合,工作量適度,同時加強鍛鍊。 增強體質及抵抗力對於預防肥胖具有很好的作用。根據個人體質,選擇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活動。 都是很好的體育專案。在合理飲食方面多食含鈣、鋅、磷、鐵和蛋白質多的食物,如魚、肉、蛋、奶、豆類,補充足夠的維生素,注意粗細搭配。限食高熱量和高脂肪食物,少吃鹽及糖。

  ***一***生理特點 :

  青少年正處在青春期,身體代謝旺盛,骨骼、肌肉等器官、組織增長迅速,每天用腦時間最多,屬於中偏重體力消耗。另外,每天都有一定的體育運動,所以體能消耗較多處於發育時期要即使補充營養。特別是對營養素和熱能的需求 。在熱能方面 ,以中等體力勞動的l8~26歲,體重60kg的男生計算***每人每日需要熱能12. 6mJ。人體所需熱能來源於食物中的三大營養素,合理營養要求熱能的來源中,蛋白質佔10% ~14%,脂肪佔20% ~25%,碳水化合物佔60% ~70%,1g蛋白質、1g脂肪、1g碳水化合物在體內氧化分別可產生l6.7,37.6,16.8kJ。

  ***二***合理膳食:

  同時一日三餐的熱能應當與工作強度相匹配:避免早餐過少、晚餐過多的弊病。熱能分配以早餐佔全日總熱能的25%—30%、午餐佔40%、晚餐佔30%—35%較為適宜。《陸地仙經》中曾有一詩:"早飯淡而早,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若能常如此,無病直到老。"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這樣的怪圈,常常是"早餐馬虎,中餐湊合,晚餐全家福"。而科學的吃法應該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有許多人不按這個比例安排一日三餐,而是採用2:4:4,甚至1:4:5的分配比例,造成晚餐吃得過飽過多,對健康有害無益。 早餐吃得好。據營養學家實驗研究發現,早飯吃得好***如牛奶、雞蛋、巧克力、麥乳精、營養麵包等***的人,整個上午血糖水平均保持在正常水平,所以不論是腦力勞動者或體力勞動者均感到精力充沛,效率很高。而不吃早餐或早餐質量很差的人,在不到上午10點鐘時血糖水平已降至正常以下,故感到體力不支,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另外,據統計長期不吃早餐或早餐不講究者,胃炎、胃潰瘍、胃癌的發病率較高。

  晚餐吃得少。晚餐吃得太多太好,容易影響睡眠,發生肥胖,甚至產生疾病。晚餐吃得多的人,身體必須要有較多的“精力”用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處理,使睡眠不好;人到夜間活動減少,睡眠時耗熱最小,晚間胰島素分泌比白天多,而進食過多又可促使胰島素分泌,較多的胰島素可使血糖較多地轉化為脂肪,過多的脂肪堆積就會造成肥胖。

  ***三***合理安排用餐間隔:

  三餐的間隔要合適,三餐飲食的量也要適當,同時還要講究飲食衛生。三餐時間合適、比例適當這一條比較好理解,就是早飯要認真吃,晚飯不要吃過量,每餐間隔4~6個小時,不要暴飲暴食,飢一頓飽一頓。

  ***四***注意膳食結構的平衡:

  主要是主副食搭配要注意酸鹼平衡,主要做到雜糧與精糧的平衡;幹、稀的平衡;副食要做到生、熟搭配平衡;葷素搭配平衡由於烹調原料的品種和食用部位不同,所含營養素的種類和數量也不同,只有通過科學搭配,才能使每一種菜所含的營養素更為全面、合理。葷菜方面,既要有豬、牛、羊***任選其一種***,又要有雞、鴨、鵝,還要魚類;素菜上要照顧到根、莖、葉、花和果類蔬菜都要有,還要配有豆類、菌類和藻類。總之,食物不要單一,一天內或一星期內達到平衡即可。

  在膳食酸鹼平衡方面,主食和副食平衡十分重要。縱觀我國中醫文獻,自古以來評論人體健康狀態時,常用"精、氣、神"三個字來描述身體健康。"精"字的一半是米、另一半是青--綠色的食物蔬菜;繁體的"氣"字裡有米;"神"字的右邊是在田地裡種莊稼。漢字是智慧的符號,所以"精、氣、神"三個字告訴我們不能不吃米,即不能不吃植物性食物。中華民族的祖先素有"世間萬物米為珍"之語,可見我們的先人從生活實踐中已深刻認識到五穀雜糧是須臾不可離的主食。 主副食比例適當是保證營養平衡的前提,即熱能大部分取自碳水化合物,也意味著穀類、各類主食--米飯、饅頭、麥片是膳食中能量和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植物性食物也提供了部分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另外,為滿足對膳食纖維的需要,應適量選擇粗糧。如蕎麥不僅膳食纖維豐富,而且含苦味物質蘆丁,對增強血管功能,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相當有效。當前有些人為了減肥,不吃主食,這是十分錯誤的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一旦吃了過多的雞、鴨、魚、肉以後,會感到發膩,這就是"輕度酸中毒"的表現。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的瓜、果、蔬菜是鹼性食物;而富含蛋白質的雞、鴨、魚、肉屬於酸性食物。餐飲中應掌握酸鹼平衡,兩者不可偏頗,只有平衡、方可益補得當。如終日飽食膏粱厚味,酸鹼失衡,將嚴重影響健康。難怪古人詩云:"厚味傷人無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師。

>>>下一頁更多精彩“關於飲食營養與健康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