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血管瘤用什麼方法最好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多見於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那麼,要用什麼方法治療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血管瘤的病因:

  血管瘤是由大量增生的血管所構成,胚胎早期,原始脈管是一種單純由內皮細胞組成的管狀物,它們在間質中間形成一個緻密的網,以後隨著各器官的發育,原始脈管網逐漸分化成與器官聯絡的許多血管叢和淋巴管叢。

  血管的胚胎髮育過程中大致有叢狀期,網狀期及管幹期3個階段,如在某一個階段的正常發育過程中發生障礙或異常,則可出現該階段正常發育形態的畸形,在叢狀期,有些毛細血管如果停止發育,就會產生毛細血管瘤;在網狀期,如果擴大的血管聚成團,並趨向融合在一起,就可以表現出海綿狀血管瘤。

  顯微鏡下所見,血管瘤形態多樣,但基本結構相似,即均有發育良好的血管樣組織,如常的外層,中層及內膜上皮,管腔直徑由1~10mm,在血管之間有結締組織為基質,臨床常見的血管瘤為海綿狀血管瘤,毛細血管瘤及混合型3類。

  1.毛細血管瘤:具有發育良好的單層內皮細胞及很少量結締組織為基質,管腔內只有很少量的血細胞,為侷限的分葉狀腫塊,邊界清楚,稍突出於面板表面,顏色鮮紅,大小不一,由於管腔狹窄,壓迫時很少變白。

  2.海綿狀血管瘤:具有發育良好的血管,管腔寬大,充滿了血球,瘤體較柔軟,突出於面板表面,界限不清楚,呈紫藍色,具有壓縮性,被壓縮後顏色變白,海綿狀血管瘤比毛細血管瘤大而厚,常侵犯皮下組織,具有擴張性,在頸部常侵犯深層組織。

  3.毛細-海綿狀血管瘤***混合型***:具有上述兩種血管瘤的特點,比較常見,毛細血管瘤常分佈於海綿狀血管瘤的表面。

  治療血管瘤用法:

  西醫治療:

  1.手術治療,侷限者可全部切除,範圍廣者可部分切除。

  2.微波透熱治療,主要應用於海綿狀型。

  3.放射治療,用於嬰幼兒毛細血管瘤和表淺的海綿狀血管瘤。

  4.硬化治療,用於海綿狀血管瘤。

  5.冷凍治療,用於楊梅狀及海綿狀血管瘤。

  6.激素治療,用於嬰幼兒血管瘤。

  7.血管內栓塞,用於蔓狀和巨型海綿狀血管瘤。

  一般性手術的預防性抗感染選用磺胺類藥物***如複方新諾明***或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紅酶素、青酶素等***;體質差或併發感染者常聯合用藥,較常用為: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青酶素***+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慶大酶素***+作用於厭氧菌的藥物***如滅滴靈***;手術前後感染嚴重或有併發症者可根據臨床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

  血管瘤雖然是一種良性病變,但生長於顏面部者導致嚴重面部畸形,所以出生後如發現有血管瘤應及時就醫,在病變較侷限時採用手術等治療可較徹底消除病變,由於病變侷限,手術也不致引起較嚴重的面部畸形,如不及時治療,瘤體隨時間推移逐漸增大,此時切除後可因大面積組織缺損導致嚴重術後畸形;甚至可由於波及重要結構而不能根治,某些血管瘤***如頜骨中心性血管瘤***可突然破裂,造成致死性大出血,這種型別的血管瘤也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和時機,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手術,可大大降低手術風險。

  預後

  示腫瘤分型、發生部位、範圍和有無合併症而不同,能自然消退或經治療可根除者預後好,顱內血管瘤如斯特奇-韋伯綜合徵,因有癲癇和智力低下而影響預後。、

  血管瘤的預防:

  外治壓迫法,長期用棉花墊或橡膠海綿直接放在患處的外面,注射法,以消痔靈注射液與1%普魯卡因1∶1注射於瘤體內,劑量視瘤體的大小而定,一般是在3cm的範圍內注射4—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