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痛風的症狀有哪些

  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洩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特指急性特徵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痛風的症狀是怎樣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痛風的症狀和預防措施,一起來看看吧!

  痛風的症狀有哪些呢?

  1、急性關節炎期:患者常常會在半夜,因為腳趾、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指關節、肘關節等處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而被痛醒。並且患者會發現,這些關節的正常功能有了明顯的障礙。測量體溫時會發現溫度有升高。

  2、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發病的關節會出現腫脹、僵硬、畸形,就像石頭一樣,不對稱,大小也不一致。多見於耳朵輪廓、腳趾、手指間等地方。

  3、高尿酸血癥與代謝綜合徵:高尿酸血癥的患者也往往合併有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謝綜合徵,痛風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這就大大增加了痛風患者心肌梗塞、腦梗等疾病發作的風險。

  預防痛風的方法

  1、飲食要注意。

  飲食上要少食動物內臟、魚類和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豬、牛、羊肉、火腿、香腸、雞鴨、鵝、兔、魚蝦、菠菜、豆類、蘑菇等,花生也應少食。不要酗酒,尤其是要禁飲啤酒。應大量飲水,多食發麵食品、放鹼的粥***可促尿酸排洩***和所有根莖類蔬菜。水果基本都可食用。

  2、禁過量飲酒。

  尤其是啤酒與海鮮不能同食,如果同食只要時間一久,往往就引起嘌呤排出減少而引起痛風。

  3、防止高血脂。

  高血脂不但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同樣也可引起代謝障礙,影響尿酸排洩而患痛風。主要的辦法是控制飲食,吃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

  4、防止受寒和過度勞累。

  受寒過勞可使人的自主神經調節紊亂,導致體表及內臟血管收縮,血管收縮則使尿酸排洩減少。

  5、合理用藥、防止發生由藥物引起的血尿酸增高。

  長期服用阿期匹林、利尿劑、青黴素、抗結核藥等患者,應定期檢測血尿酸。這些藥物可抑制腎小管排洩尿酸,尿酸若長期居高不下,可致痛風的形成。

  6、運動要適宜,防止劇烈運動。

  劇烈運動所產生的乳酸可抑腎小管排洩尿酸而使血中尿酸升高,又因出汗增多而使血容量下降,腎排尿酸量下降,導致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