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蓮的正確種植方法是什麼

  傳說中國古代明朝的時期,航海艦隊到達今東南亞,品嚐當地特產果實時,鄭和對這種水果大為讚賞,然而果實只能一年一熟,故命名留戀,後人取其諧音,稱作榴蓮。今天小編整理了榴蓮的種植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榴蓮的介紹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它原產在馬來西亞,大城王朝時代傳入泰國。馬來語稱榴蓮為“徒良”,泰語至今也是這樣叫法,中文譯為“榴蓮”。

  另一種說法是它從緬甸的他懷,瑪立和達瑙詩等地引進來的。對此也有兩種傳說,其一是公元一七八七年暹羅軍進攻緬甸時,意圖奪取他懷,但無法攻克。在圍城期間。由於運輸困難,軍中糧草缺乏,將官只好命令士兵四處尋找野果充飢,士兵在林中找到一種碩大而有刺的果實榴蓮。當他們設法剖開嘗試之後,出乎意料的香甜可口。後來回師曼谷時,官兵中不少人把榴蓮果核隨身帶回,在自己房屋周圍種植。據說,以前在曼谷地區,曾到過緬甸的官兵後代庭院中,多生長有一百年至一百五十年的榴蓮樹,由於1871年和1942年先後發生兩次大水災,這些榴蓮樹死亡殆盡。其二是說由往返與泰緬之間的商船傳入泰國南部,後來從素叻他尼府傳到曼谷等地。

  榴蓮的種植方法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可達25米,幼枝頂部有鱗片。

  托葉長1.5-2釐米,葉片長圓形,有時倒卵狀長圓形,短漸尖或急漸尖,基部圓形或鈍,兩面發 亮,上面光滑,背面有貼生鱗片,側脈10-12對,長10-15釐米,寬3-5釐米;葉柄長1.5-2.8釐米,聚傘花序細長下垂,簇生於莖上或大枝上,每序有花3-30朵;花蕾球形;花梗被鱗片,長2-4釐米。

  苞片托住花萼,比花萼短,萼筒狀,高2.5-3釐米,基部腫脹,內面密被柔毛,具5-6個短寬的萼齒;花瓣黃白色,長3.5-5釐米,為萼長的2倍,長圓狀匙形,後期外翻;雄蕊5束,每束有花絲4-18,花絲基部合生1/4-1/2;蒴果橢圓狀,淡黃色或黃綠色,長15-30釐米,粗13-15釐米,每室種子2-6,假種皮白色或黃白色,有強烈的氣味。花果期6-12月。

  榴蓮是一種很矛盾的水果,有的地方既把它視為宗教崇拜的供果,又因為刺鼻的氣味而禁止帶入公共場所。榴蓮大如足球,外皮粗糙不平,汁液是淺黃色,氣味奇臭無比而口感卻細膩香甜。但就是這樣的水果卻被稱為“果中之王”,因為它營養含量極為豐富。但是很多外國人無法忍受他的氣味,還沒品嚐就把它扔出窗外。

  生長環境

  榴蓮屬於純熱帶作物,榴蓮的 物候學特徵生長所在地日平均溫度22℃ 以上。無霜凍的地區可以種植,中國海南省和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可以發展。 因為榴蓮要終年高溫的氣候才能生長結實,即使在 赤道地區,海拔600m以上的高地,由於氣溫下降,也不能種植榴蓮或不能結果。

  定植苗高

  30~40釐米時可定植,株行距3米x5米為宜,施入有基肥、土雜肥和適量石灰作基肥。全年均可定植,以帶土種為佳。

  施肥管理

  結果樹每年要重點施肥1次,即春季抽蕾肥、夏季果實膨大肥和採果前肥,尤其要施好果實膨大肥。採果後深施一次有機肥。

  整形修剪

  因萌芽力很強,種植後1~2年要注意整形,採果後及時修剪,以保持良好樹型。

  榴蓮的食譜

  榴蓮燉雞

  榴蓮50克,雞1只,薑片10克,核桃仁、紅棗各50克。先將雞清理乾淨並去皮,放入沸水中,稍煮,斬大塊;核桃仁用水浸泡,去油味;紅棗洗淨去核;榴蓮去嫩皮,留下大塊的外皮。取果肉,把外皮切小。把雞塊、核桃仁、棗、榴蓮皮與榴蓮肉一同放人鍋內滾開水中,加入薑片,用大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煲3小時,加入精鹽、少量味精調味即可。此湯具補血益氣、滋潤養陰等功效,適合不同體質的人飲用,秋冬吃最適宜。

  榴蓮芯煲鯽魚湯

  榴蓮芯5—6個,鯽魚2條,生薑3片。榴蓮芯洗淨,鯽魚宰殺後清理乾淨,慢火煎至兩邊微黃。然後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適量,用大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至2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和少許生油即可。此湯清潤而不滋膩,具有健脾利溼、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的功效。

  適宜人群

  榴蓮適宜偏寒者食用。病後及女性產後宜用之來補養身體。每天不超過100克。

  食用禁忌

  廣東人稱:“一個榴蓮三隻雞”。《 辭海》和《 本草綱目》中都說,此話一點不誇張。果肉含有極高的糖分、蛋白質、澱粉、脂肪、維生素A、B、C、鈣、鉀等,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抑癌抗癌。中醫認為,經常食用榴蓮可以強身健體,健脾補氣,補腎 壯陽。榴蓮性熱可以活血散寒,緩解 經痛,改善腹部寒涼,是寒性體質者的理想補品。但一次不可多吃,因其豐富的營養,腸胃無法完全吸收時會上火。患有某些疾病的人食用甚至會引起猝死。泰國衛生部勸告公眾一天不要食用超過兩瓣榴蓮。

  1、咽乾、舌燥、喉痛等熱病體質和陰虛體質者慎食;

  2、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不應食用。

  3、榴蓮不可與酒一起食用:因為酒與榴蓮皆屬熱燥之物,如糖尿病患者兩者同吃,會導致血管阻塞,嚴重的會有爆血管、中風情況出現,不宜食用。

  4、熱氣體質、喉痛咳嗽、患感冒、陰虛體質、氣管敏感者吃榴蓮會令病情惡化,對身體無益,不宜食用。

  5、中醫認為:榴蓮性質溫熱,若吃得太多,會令燥火上升,及出現溼毒的症狀。想緩解不適,就要飲海帶綠豆湯或夏枯草湯。

  6、榴蓮含有的熱量及糖分較高,因此肥胖人士宜少食。

  7、榴蓮含有較高鉀質,故腎病及心臟病人,宜少食。

  8、榴蓮一次不宜多吃,若聞到已熟的榴蓮帶有酒精味,則表示已變質不能吃。

  9、老年人應特別注意,榴蓮果汁黏稠,易阻塞咽喉、氣管而引起窒息,故老人須少吃、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