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有機黑豆

  有機黑豆一般不允許使用化肥、殺蟲劑、農藥 ,只使用有機認證公司許可的有機肥、有機殺蟲劑 、遮蟲網、誘殺燈、人工除草等措施,在加工包裝過程中,不要任何新增劑。那麼它的種植方法具體是什麼樣的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黑豆的方法。

  黑豆的種植:品種選擇

  選用自己繁育的優良高產抗病新品種—黑珍珠,莖杆粗壯,節間短,顆粒大,亞有限結莢習性,是出口、超市的最佳品種。

  黑豆的種植:土地準備

  選擇土壤肥沃、pH值7~8、保肥、保水能力強的位於完達山腳下的黑土地。一般入冬前採用秋翻的方法對土地進行整理,土壤耕翻深度為20~25cm。播種前可噴灑具有選擇性的生物或植物源除草劑,以抑制雜草生長。

  黑豆的種植:播種

  播種前用根瘤菌劑進行包衣。當5cm土壤溫度穩定通過≥10℃以上***若為地膜栽培,膜下溫度穩定通過≥8℃以上***時,即可播種。行距可採用50cm加30cm寬窄行,也可採用35cm或40cm等行距,株距17~18cm,播深4~5cm。可機械條播也可點播。要求種子行覆土嚴密,壓實,減少斷條。

  黑豆的種植:田間管理

  灌水

  滴灌技術是黑豆有機栽培的首選灌溉方式。黑豆生產中株型的調控是豐產的關鍵技術之一,而有機栽培禁止使用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運用滴灌技術能夠少量多次,適時適量,合理統籌水肥,完全可以實現水肥調控代替化學調控。全生育期滴水11~13次,總灌水定額為3 500~4 500立方米/公頃。

  出苗水:對部分墒情較差的地塊,播種後視墒情和天氣情況可適量給水,以保證一播全苗,灌水定額為300~375立方米/公頃。

  苗期:黑豆苗期雖需水量較少,但由於地表蒸發量較大,要根據田間具體情況滴水1~2次,灌水定額為225~300立方米/公頃。

  花莢期:黑豆開花後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期,這一時期植株生長速度較快,需水量大,灌水同時還要利用水分對株型進行調控,因此,應採用“小水量、高頻率”的灌水原則,適當縮短灌水週期,以5~7d左右灌1次水為宜,共灌水6~7次,每次灌水定額375~450立方米/。鼓粒期:這一時期是籽粒幹物質積累期,缺水會造成百粒重下降,影響產量,可灌水3~4次,每次300~375立方米/公頃。成熟期:植株需水量減少,可根據植株生長及天氣情況適時灌水1~2次,每次灌水定額225~300立方米/左右。

  疏苗勻苗

  在2片真葉展開至第1片複葉完全展開時進行,按密度要求間苗,去弱苗、高腳苗、病苗,留壯苗。膜下滴灌田,對於不能自行拱土出苗的情況要及時查苗、放苗,以避免爛種、爛苗。

  中耕鬆土、除草

  除草可結合機械中耕進行。當黑豆子葉拱土顯行時進行第1次中耕,以後每12~15d中耕1次,第2、3次中耕深度18~25cm,至黑豆封行前完成第3次中耕。保證黑豆行間土壤疏鬆,起到提高地溫、促進根生長及壯苗作用。

  施肥

  有機黑豆栽培培肥地力以全層基施有機肥為主。於犁地前深翻經科學發酵的有機肥15~30t/公頃。在黑豆生長髮育期間,可根據作物需要,運用滴灌技術隨水滴施液態生物肥或液化有機肥。

  黑豆的種植:病蟲草害防治

  病害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播種前精選種子,剔除帶病種子。同時建立科學合理的輪作倒茬制度,特別是菌核病多發區,要避免重迎茬或與向日葵、油菜等作物連作或間作。田間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防止擴大蔓延。可用菌克毒克等微生物藥劑或其他生物殺菌劑進行防治。

  蟲害防治

  種植區,蟲害以葉蟎為主,種植前清除田間枯枝爛葉、雜草,以除去藏匿的越冬蟲源。有蟲情危害時,可釋放天敵,如瓢蟲、草蛉、寄生蜂、捕食蟎等,或施用大蒜素等植物源殺蟲劑,或是利用阿維菌素等生物製劑進行防治。

  草害防治

  採用滴灌技術,可有效的抑制作物行間雜草生長。但應根據田間具體情況,適時進行機械及人工除草,或使用真菌除草劑有針對性地對田間雜草進行防除。

  黑豆的種植:收穫及貯藏

  人工收穫,可在黑豆成熟70%~80%、葉片脫落時進行;機械收穫,當豆葉基本落淨、豆粒滿圓、豆莢全乾時進行。在收穫中應當注意,不同品種必須單獨收穫、脫粒、運輸及儲藏。有機黑豆的包裝物要避免對黑豆及環境造 成汙染。儲藏前還應對倉庫進行清潔衛生、除蟲及消毒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