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有機草菇

  有機草菇是草菇的人工培育的高產品種,應該如何種植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有機草菇的方法。

  有機草菇的種植:生產過程

  原料準備―建堆發酵―巴氏消毒―鋪床播種―覆土―菌絲培養―出菇管理―採收。

  有機草菇的種植:季節

  草菇屬高溫結實型菇類,菌絲生長的溫度範圍在20~40℃之間,適溫為30~39℃,最適溫度為36℃,子實體分化溫度為27~31℃,最適溫度為28~33℃,以6月20日~9月20日在棚內栽培為宜。

  有機草菇的種植:菇棚處理

  栽培過雙孢菇和其他食用菌的菇棚經清理廢料和消毒後,可在夏季栽培草菇。具體方法是,在雙孢蘑菇生產季節結束時,將菇棚內的廢料清理乾淨,將棚體牆壁上的土刮掉1層,用石灰漿粉刷1遍。把地面畦床和工作道挖去1層土,撒1層石灰粉。揭去菇棚上的遮陽物,開啟通風口,暴晒5~7天備用。

  有機草菇的種植:播種

  當菌床料溫低於40℃、無氨味時,每平方米用菌種500克,採用穴播法播入菌種的50%,剩下的菌種撒播到菌床培養料的表面,並用木板壓實,使菌種與培養料緊貼。

  有機草菇的種植:麥草發酵與消毒

  ***1***將麥草切成10~20釐米長的碎段,用濃度為3%的石灰水浸泡24小時,使麥草吃透水井變軟。或是鋪1層麥草撒1層石灰,邊噴水邊踩,做成寬1.5米、高1米、長度不限的料堆,建堆後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溫,進行預溼發酵,當堆溫升到60℃時,保持24小時,翻堆並搬入菇棚內。

  ***2***將發酵的麥草搬入菇棚內再建堆,堆高1米、寬1米、長不限。建堆時要踩壓緊密以利提溫,建堆後補足水,關閉門窗,利用太陽的輻射熱和堆溫使菇棚溫度上升到60℃,並維持10小時,然後在菇棚頂上覆蓋遮陽物並加強通風,使棚內堆溫降到48~52℃之間,維持24小時,沒有氨味時鋪床。鋪床將發酵、消毒後的麥草鋪在床面上形成中心高、周邊低的色背形,中心料厚20釐米,周邊料厚15釐米,上面撒上麩皮***用濃度為2%的石灰水浸泡***和石灰粉並噴足水,使含水量達到75%左右,pH值在9.0~10.0之間。

  有機草菇的種植:配方

  麥草100千克,麩皮10千克,石灰4千克。

  有機草菇的種植:覆土及發菌管理

  ***1***覆土取荒坡草叢下的壤土或是火燒上,經太陽暴晒後備用。

  ***2***播種後將土覆蓋到菌床的培養料上,厚度在0.8~1釐米之間,並噴石灰水使覆土達到最大含水量,但水不能漏到培養料中,pH值調整到8.0~9.0之間。關閉1/3門窗,使空氣相對溼度達到90%左右,溫度控制在35℃左右。第3天菌絲長入培養料中,堆溫開始上升,需要早、晚開啟門窗通風降溫,使培養料中心的溫度不超過39℃,以利培養健壯的菌絲,一般播入菌種培養9天左右菌絲便長滿培養料。

  有機草菇的種植:出菇管理

  播種後9~10天出現針頭大的幼菇,此時空氣相對溼度應控制在85%~95%之間。

  幼菇期不能噴水,隨著菇體的長大,空氣相對溼度偏低時,可在空中每天噴霧2次,當菇床上含水量偏低時要進行噴水,水溫與床溫相近,儘量不要直接噴到菇體上。

  當草菇從針頭期長到伸長期時要及時採收,第1潮菇採收後,停止噴水3天,第4天噴1次重水,為第2潮菇提供充足的水分。草菇大量出菇共有3個潮次,由於在高溫下菌絲易衰老,後期出菇極少時可進行換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