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如何有效的治療五更瀉

  “五更瀉”又叫“雞鳴洩瀉”、“晨瀉”。一般多見於中老年男性。多因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陰寒內盛所致。那在中醫上有什麼很好的治療方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關於老中醫如何治療“五更瀉”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處!

  老中醫介紹的5個治療五更瀉的小偏方

  1、豬腰補骨脂湯

  用補骨脂10克,豬腰子一對***洗淨切成小塊***入鍋加水煎1小時,調味後分2~3次食用,隔日一次,連用數次。

  2、補骨脂酒

  取補骨脂60克,浸泡在500毫升白酒中,約一週後,每晚飲一小盅。

  3、芡實百合粳米粥

  取芡實、百合、粳米各50克,加水適量煮粥,食用時加少許食鹽調味。

  4、荔枝山藥蓮子粥

  幹荔枝肉50克,山藥、蓮子各10克,三者混合搗碎加水煎至爛熟後,加大米50克煮成稀粥,於晚間配餐食用。

  5、醋浸生薑茶

  取適量生薑,洗淨切成薄片,用米醋浸醃24小時,每次取3片,加適量紅糖,以沸水沖泡代茶飲。

  6、炒核桃仁

  取3~5個核桃的果仁炒熟食用,也可生食,每日2~3次,服用數日後,晨間腹鳴、腹痛及洩瀉會逐漸好轉。此方對體質虛弱及營養不良者尤為適宜。

  “五更瀉”的治療方式

  “五更瀉”治療應以溫腎健脾、固澀止瀉為主。方用四神丸加減,四神丸由補骨脂、肉豆蔻、吳茱萸、五味子、生薑、大棗組成,可制丸服用,也可做湯劑用水煎服。方中補骨脂是主藥,善補命門之火,以溫養脾陽,輔以肉豆蔻暖脾澀腸,佐以吳茱萸、生薑以溫中散寒,五味子酸斂固澀,另加大棗健脾養胃,諸藥合用,成為溫腎暖脾、固腸止澀之劑,用於“五更瀉”每獲良效。

  “五更瀉”應該注意事項

  注意保暖 由於老年人自身調節功能下降,在季節變換時期往往一下子不能適應,會出現多種病症。因此,老人要當心著涼,特別是注意腹部及下肢的保暖。

  飲食有規律 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膩為基本原則。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過飢過飽、不暴飲暴食,這樣有利於腸道消化吸收平衡,避免因無規律飲食而致腸道功能紊亂。除不吃生冷不潔食物外,還應禁食酒、咖啡、果汁、汽水、辣椒、洋蔥、生冷瓜果、油膩性及纖維素含量高的食品,避免誘發或加重腹瀉。在日常膳食中可多吃一些溫補腎陽的食物,如牛羊肉、狗肉等進行調理,對五更瀉的防治大有裨益。

  加強鍛鍊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平常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以強腰壯腎、增強體質。也可選用一些適合老人腎虛洩瀉的中藥腹部保健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