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胃痛和肝痛的方法有哪些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患者本來是肝部的疾病卻被自己誤認為是胃病,因此沒有及時的治療導致病情加重。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區別好胃痛和肝痛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胃痛和肝痛的區別吧。

  區別胃痛和肝痛的方法

  1、部位不同

  肝疼一般是在右上腹,胃疼主要表現為左上腹痛。當發現自己有胃痛或上腹部不適等症狀時,不要自作聰明,自我診斷為胃痛,以免延誤病情。

  2、症狀不同

  潰瘍病的胃痛都有較長的疼痛史,並呈週期性發作,疼痛部位常位於中上腹,服用鹼***物或進食後疼痛便可緩解、發病通常與季節的轉變、過分疲勞、精神緊張及飲食失調等因素有關。而肝炎所引起的所謂痛,則沒有這些特點,而往往以厭食、噁心。消化不良及全身乏力為主要特徵,疼痛部位於右上腹,有時還會出現黃疸,應引起注意。

  如果出現疑似胃病症狀,不要自行用藥,應到醫院檢查明確診斷,尤其是經常喝酒、攜帶有乙肝病毒或既往有膽道疾病史者更應小心。順便提醒大家一點,體檢是及時發現肝臟疾病的有效手段,普通人應每年進行一次肝臟檢查。

  判斷胃痛的方法

  1、疼痛的位置

  胃位於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臍上方***靠近心窩處***處。如果將肚子劃分為四個區域來看,左側偏中上的部分這一區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過,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腸、膽、肝或胰等疾病引起,所以還需要以疼痛的時間、伴隨症狀等,作為判斷的準則。

  2、疼痛時間

  胃痛是發生在餐後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後?或在過飢過飽暴飲暴食等狀況下發生的。由於胃不適大多與進食有很密切的關係,因此,從飲食的時間、習慣、內容、種類等作為辨別的準則,也較有準確性。

  3、觀察症狀

  胃不適伴隨症狀繁多,如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等,由於每種疾病表現的症狀不同,如果伴隨胸悶燒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狀,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隨空腹疼痛、飽脹餓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狀,可能是胃潰瘍,但如果打嗝、黃疸、發燒等症狀,與胃可能無關,或是膽囊的問題。因此不能忽視腹痛外所伴隨的各項症狀。

  4、到醫院檢查

  如果情況複雜,難以判定是哪個位置不舒服及發作的時間與疼痛的性質,應馬上到醫院請醫生幫助診斷與檢查,這才是最直接且準確的方法。

  專家建議,認為自己有胃痛症狀的人,最好不要因為上腹部一痛就斷定為“胃痛”,急到醫院診察,告訴醫生自己是“胃”痛,這樣可能會造成誤診或是延遲病情。最好以疼痛的位置及症狀的表象來形容病況,在經全面的診斷後,才能認定是否為“胃”的問題。

  胃痛飲食的注意事項

  避免刺激性食物,刺激性的食物、酸性食物及酸性水果***鳳梨、柳丁、桔子***、容易產氣性的食物戒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專業點的,就注意以下習慣。

  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少吃醃製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規律飲食:研究表明,有規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更利於消化。

  定時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飢或過飽。


看過區別胃痛和肝痛的方法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