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煙機清洗方法

  抽油煙機又稱吸油煙機,是一種淨化廚房環境的廚房電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扇葉

  扇葉的清潔一定要用'油煙淨'嗎?不一定。雖然,油煙淨對機身和扇葉上的油汙有很強的皂化和乳化能力,將油煙機下面的檯面用報紙覆蓋後,在機身和扇葉上噴上油煙淨,幾分鐘後開一下油煙機,利用風扇的離心力將油煙淨和溶下的汙油抽走,再用溼紙巾擦拭一遍,機身和扇葉的清潔就做到了家,但,油煙淨畢竟是一種化工用品,對面板和呼吸道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我們還是少用為好。這裡介紹四種'免用油煙淨'的風扇去油法,可嘗試一下:

  1、洗潔精、食醋浸泡法。將扇葉小心拆下,浸泡在用2毫升洗潔精和50ml食醋混合的一盆熱水中,浸泡約15分鐘後,再用乾淨的抹布擦洗。油煙機的機身也用此溶液清洗,要注意將溶液溼度保持在60℃左右,去汙力才好。這種自行調配的清洗液被證明對手部面板和眼內黏膜無刺激,對油煙機無腐蝕,清洗後表面仍保持原有光澤。

  2、高壓鍋蒸汽沖洗法。高壓鍋內放半鍋冷水,燒沸,待有蒸汽不斷排出時取下限壓閥,開啟抽油煙機將蒸汽水柱對準旋轉著的扇葉,由於高熱水蒸汽不斷衝淋扇葉,油汙水就會循著排油槽流入廢油盒裡。

  3、將刷洗好的扇葉晾乾後,塗上一層辦公用膠水,使用幾個月後將風扇葉上的油汙成片撕下來,油汙全沾在膠水層上,既方便又幹淨。

  4、先在灶臺上鋪報紙,開啟抽油煙機的開關“預熱”扇葉兩分鐘,往抽油煙機的風扇上噴洗潔精,關掉油煙機,靜置三分鐘,再將60℃的熱水噴入油煙機的風扇內,再開啟開關,讓已溶解的油汙滴到儲油盒中。

  機身

  買回來的新油煙機在啟用前,先在兩隻儲油盒裡撒上薄薄一層肥皂粉,再注入約三分之一的水,這樣,回收下來的油就飄在水面上,而不是死死凝結在盒壁上了,等廢油將滿,倒掉後再如法炮製。

  抽油煙機的機身在啟用前,可以用微溼的抹布蘸上洗碗用的洗潔劑***不要兌水—***擦拭機身,扇葉上也儘可能擦到,等自然乾透後,防止油煙黏附的'洗潔劑塗層'就做好了。一段時間之後,如果機身摸上去手感發黏,那就是到了要清潔機身的時候了。由於油汙與機身之間已作過“防護塗層”,因此,用80℃的熱水直接清洗機身,油汙就會先洗下來。清潔工作結束後,再塗一遍洗潔劑在機身上,要塗得稍厚,溼度控制在'不滴掛'即可,然後再在開關鍵上覆蓋保鮮膜。

  油網

  保護扇葉片的油網可用螺絲刀慢慢卸下來,噴上'油煙淨'後放入塑料袋中,靜置15分鐘後取出,在盆內注入80℃的熱水後用抹布仔細清洗。若油網上油垢很厚,也可以用薄竹片輕輕刮下一部分油垢後再行清洗。

  儲油盒

  油煙機儲油盒裡的廢油,過濾出最上面的一層,就是清潔換氣扇、灶臺和抽油煙機汙漬的“最佳祛油劑”。具體的做法是用破布或破毛巾蘸取廢油塗抹於油汙處,浸泡約半分鐘後用布擦掉,然後用乾淨的百潔布拭亮,這時油煙機的機身,亮得可以“照鏡子”。

  除了上面提到過的'儲水清潔法'外,在盒內貼上一層保鮮膜或在儲油盒的內壁上套上一隻裝蘆柑的小塑料袋,保證塑料膜或塑料袋完全蓋住盒內表面,“兜得住”吸附的廢油,那麼,隔一段時間抽起置換,儲油盒基本就是乾淨的。

  油煙機選購誤區

  誤區一:“圓形進風口,就能360°進風”誤區。市面上很多側吸機中間位置的有一個圓形口,自稱360°進風。但實際上,灶具兩個灶頭所產生的油煙分佈在兩側,而中心位置進煙,只能保證離中心區域最近的煙全方位進入,距離較遠的煙很容易逃逸,所以這種360°進風口只是360°的敞開設計,並非實現煙的全部進入。那麼要讓兩個灶頭的煙同時吸進,就必須要保證一個寬裕的進風口。

  誤區二:“風量越大,吸菸效果越好”誤區。吸菸效果的好壞不能僅憑藉風量去判定,風量過大不僅吸不了油煙,而且還會擾亂油煙氣體的流動方向。“十一五課題”研究表明,公共煙道最適合的風量是15m3/min,並非越大越好。而且理論上講,風機的風量與噪音是一對天然的矛盾,風量越過大,反而造成不能忍受的噪音。

  誤區三:“有油網才更乾淨”誤區。側吸式近距離吸菸,自然所接觸的油煙也更早,氣態油接觸到油網開始遇冷凝結成液態,當油滴凝結到一定程度,煙便無法再通行。所以,技術專家為了改變這種有油網的煩惱,研發出“三重油煙分離技術”的無油網設計,通過多層技術過濾油煙,成為現代側吸機是一種技術創新,為顧客解決了清潔油網難題。[1] [2] [3]

  誤區四:“免拆洗側吸機真的可以免拆洗”。真正的油煙分離靠的是通過葉輪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對油煙進行分離,市面上自稱免拆洗側吸自稱可以通過濾網就完全過濾油煙,但濾網它只針對第一次油煙的分離,把一張濾網的功能擴大化,變成有一張可以濾盡萬家油煙的網,顯然是不可能的,只有賣家能提供專業清潔服務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