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的人物評價

  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初到20世紀中葉,藉由列寧和布林什維克黨創立的蘇聯的大力傳播達到了巔峰。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拉法格在回憶馬克思時說:“思考是他無上的樂事,他的整個身體都為頭腦犧牲了。”

  1999年9月,英國廣播公司***BBC***,評選“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網際網路上公開徵詢投票一個月。彙集全球投票的結果,馬克思位居第一,愛因斯坦第二。

  2005年7月,英國廣播公司以古今最偉大的哲學家為題,調查了3萬名聽眾,結果是馬克思得票率第一、休謨第二***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榮登榜首,第二位的蘇格蘭哲學家休謨得票率為12.6%***

  以色列總統佩雷斯談到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時曾經說過:在共產黨的領導人中,有許多的猶太人,包括卡爾·馬克思本人,托洛茨基、基諾維耶夫、加密涅夫、還有蘇維埃俄國的第一任主席斯維爾德洛夫。他們認為,猶太人之所以受苦受難,那是因為世界被分裂了,世界在危機中分裂,也因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宗教分裂。所以我們要創造一個新的世界,沒有階級,沒有神靈,沒有國籍,那樣猶太人就不會再受苦。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與恩格斯這兩位革命巨人之間的友誼,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誼都沒法比的。馬克思對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說自己總是踏著恩格斯的腳印走。而恩格斯總是認為馬克思的才能要超過自己,在他們的共同事業中,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資本論》這部經典著作的寫作及出版,就是他們偉大友誼的結晶。

  1848年大革命失敗後,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徹斯特營業所,從事商務活動。這使恩格斯十分懊惱,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稱作是“該死的生意經”。並且不止一次地下決心:永遠擺脫這些事,去幹他喜愛的政治活動和科學研究。然而,當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國倫敦的馬克思一家經常以麵包和土豆充飢,過著貧困的生活時,他就拋開棄商念頭,咬緊牙關,堅持下去,並取得了成功。這樣做,為的是能在物質上幫助馬克思,從而使朋友,也使共產主義運動最優秀的思想家得到儲存,使《資本論》早日寫成並得以出版。

  於是,每個月,有時甚至是每個星期,都有一張張一英鎊、二英鎊、五英鎊或十英鎊的匯票從曼徹斯特寄往倫敦。1864年,恩格斯成為曼徹斯特歐門——恩格斯公司的合夥人,開始對馬克思大力援助。幾年後,他把公司合夥股權賣出以後,每年贈給馬克思350英鎊。這些錢加起來,大大超過恩格斯的家庭開支。

  從馬克思來說,也正是為了對剛剛興起的科學社會主義進行有效的指導,為了揭露資本主義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這種幫助。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他們所有的一切,無論是金錢或是學問,都是不分彼此的。

  雖然他們分開了20年,但他們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並沒有終止。他們每天要通訊,談論政治和科學問題。在一段時間,馬克思把閱讀恩格斯的來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著信自言自語,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談似的。

  “嗯,不對,反正情況不是這樣……”

  “在這一點上你對了!”

  馬克思說著說著竟高興得流出了眼淚。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樣地相互尊重,在他們看來,任何人對他們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評都不及他們彼此交換意見那樣意義重大。於是,一有機會,恩格斯便擺脫商務,跑回倫敦。他倆天天見面,不是在這個家裡,就是在那個家裡。討論問題時,他們在屋子裡,各自沿著一條對角走來走去,一連談上幾個鐘頭。有時兩人一前一後,半晌不吭一聲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見為止。於是,兩人就放聲大笑起來。

  1867年8月16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天凌晨兩點,馬克思向他的戰友報告說,《資本論》第一卷所有印張***一共49個印張***的校對工作,都已結束。他興奮極了,寫信對恩格斯說:

  “這一卷能夠完成,只是得力於你!沒有你為我而作的犧牲,這樣三大卷的大部頭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擁抱你,感激之至!”

  《資本論》於1867年9月14日在德國漢堡出版,這是整個國際工人運動中,具有偉大意義的大事,也是兩位巨人友誼的結晶。

  這種理解的友誼是那樣深厚,甚至一直延續到馬克思逝世之後。

  馬克思在病重期間,曾告訴女兒愛琳娜說,希望恩格斯能為他尚未出版的《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點什麼”來。當然,即使馬克思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恩格斯也會去做的。

  從1883馬克思逝世時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盡力從事《資本論》後兩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補充了許多材料,重新撰寫了一些篇章,使《資本論》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問世。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是恩格斯作為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在馬克思墓儀上發表的講話。恩格斯用英語發表的這篇講話,代表全世界無產階級對於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對於馬克思一生為無產階級事業所作的偉大貢獻作了崇高的評價和熱情的讚頌。恩格斯是馬克思的摯友,兩人為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並肩戰鬥近四十年,對馬克思的瞭解,最深刻的莫過於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過於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損失,最清楚的莫過於恩格斯。在這篇悼詞中,恩格斯總結了馬克思一生的偉大貢獻,表達了全世界無產階級對馬克思的無比崇敬和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