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什麼病

  從我們的小時候開始,在學校裡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注射疫苗,以前懵懵懂懂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注射的是什麼。知道現在我們瞭解乙肝疫苗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相信很多人對乙肝這個詞並不陌生,那麼你又瞭解什麼是乙肝嗎?乙肝也叫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疾病。目前我國有乙肝患者3000萬。乙肝的特點為起病較緩,以亞臨床型及慢性型常見。無黃疸型HBsAg持續陽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進行傳播。乙肝疫苗的應用是預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乙肝的臨床表現多樣化,包括急性、慢性、淤膽型和重症型肝炎。治療上急性肝炎應強調早期臥床休息,至症狀明顯減退可逐步增加活動。慢性肝炎無需絕對臥床休息,宜動靜結合,注意療養。目前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藥物很多,但尚未有一種藥物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患者應根據當地醫院情況,由醫生根據病情合理用藥,對慢性乙肝病人,尤其對病毒複製活躍者,應注重應用符合國情的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

  乙肝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萬物都是有根源的,那麼乙肝是什麼原因而引起的呢?是不是遺傳?又或者是感染而得的?媽網百科告訴你引起乙肝的6大原因。

  1、家族性傳播

  我國乙肝高發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性垂直傳播,包括母嬰垂直傳播和父嬰垂直傳播。母親如果乙肝E抗原陽性,所生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大都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我國乙肝的家庭聚集特徵突出。動物和人體研究證實,乙肝病毒可通過生殖細胞傳播。

  2、嬰幼兒期感染病毒

  最初感染乙肝的年齡與慢性乙肝有密切關係。胎兒、新生兒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約有90%~95%成為慢性病毒攜帶者;兒童感染乙肝病毒,約有20%成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3%~6%發展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狀態。

  3、缺乏預防意識

  乙肝疫苗是阻斷乙肝垂直傳播的措施,由於經濟條件限制以及缺乏預防意識,乙肝疫苗的接種工作開展不夠理想,使得對乙肝的預防難以貫徹,慢性病例越來越多。

  4、漏診

  急性期隱匿起病的無黃疸型肝炎比急性黃疸型肝炎容易發展為慢性,這與無黃疸型肝炎容易被誤診或漏診,未得到及時診治和休息有關。

  5、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

  腎移植、腫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易演變為慢性肝炎。乙肝發病的急性期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抵制劑治療者,破壞患者體內的免疫平衡,容易使急性肝炎轉變為慢性。 ...

  乙肝是什麼症狀

  乙肝的潛伏期一般為6周~6個月。從肝炎病毒入侵到臨床出現最初症狀以前,這段時期稱為潛伏期。潛伏期隨病原體的種類、數量、毒力、人體免疫狀態而長短不一,那麼它的表現為怎樣?

  1、全身表現

  患者常感身體乏力,容易疲勞,可伴輕度發熱等。失眠、多夢等可能與此有關。

  2、消化道表現

  肝炎時,肝功異常,膽汁分泌減少,常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

  3、黃疸

  病情較重時,肝功能受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分泌、排洩等障礙,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膽紅素從尿液排出,尿液顏色變黃,是黃疸最早的表現。血液中膽紅素濃度繼續增加,可引起眼睛、面板黃染。由於膽汁酸的排出障礙,血液中膽汁酸濃度增高,過多的膽汁酸沉積於面板,刺激末梢神經,可引起面板瘙癢。

  4、肝區疼痛

  慢性乙肝一般沒有劇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適、隱痛、壓痛或叩擊痛。如果肝區疼痛劇烈,還要注意膽道疾病、肝癌、胃腸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誤診。

  5、肝脾腫大

  由於炎症、充血、水腫、膽汁淤積,患者常有肝臟腫大。晚期大量肝細胞破壞,纖維組織收縮,肝臟可縮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臟無明顯腫大,門靜脈高壓時,脾臟淤血,可引起脾臟腫大。

  6、肝外表現

  慢性乙肝,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稱肝病面容。手掌大、小魚際顯著充血稱肝掌。面板上一簇呈放射狀擴張的形如蜘蛛的毛細血管團稱蜘蛛痣,其他部位也可出現。男性可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對稱或不對稱性的乳腺增生、腫痛和乳房發育,偶可誤診為乳腺癌;女性可出現月經失調、閉經、性慾減退等。這可能與肝功能減退,雌激素滅活減少,體內雌激素增多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