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的食療價值和醫療功效

  橄欖原產於中國南部地區的橄欖,果實主要用作水果,微苦帶甜。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橄欖的食療價值

  橄欖科喬木植物橄欖的果實。又稱橄欖子、青果、青橄欖、甘欖。我國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臺灣等地均有分佈,多為栽培。秋季果實飽滿而未完全成熟時採收,洗淨鮮用,或晾晒乾燥用,或以鹽水浸漬後晒乾用。

  [效能]味甘、酸,性平。能清肺利咽,生津,解毒。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多量維生素C、鈣、磷、鐵等成分。

  [用途]用於咽喉腫痛;心煩口渴,或飲酒過度;食河豚、魚、鱉引起的輕微 橄欖中毒或腸胃不適。此外,亦有用於癲癇的。

  [用法]噙含,絞汁,煎湯,或熬膏服。

  [附方]

  1.青龍白虎湯:鮮橄欖15g,鮮蘿蔔250g。切碎或切片,加水煎湯服。

  源於《王氏醫案》。本方取橄欖清熱解毒利咽,取蘿蔔清熱瀉火。用於肺胃熱毒壅盛,咽喉腫痛。

  2.青果鬱金膏:橄欖500g,鬱金25g,加水煎取濃汁,放入白礬***研末***25g,混勻再煎,約得500ml。每次20ml,早、晚服,溫開水送下。

  橄欖的醫療功效

  1.咽喉腫痛:①清音丸***橄欖、薄荷、冰片等***每次3克,每日兩次。治咽喉腫痛,聲嘶音啞,口舌乾燥,吞嚥不利。②橄欖20克,生地、玄蔘、麥冬各10克,煎湯代茶飲,每日一劑,連服5~7天。

  2.暑熱傷津:橄欖單味服食,或搗汁配入梨汁、甘蔗汁中飲用。治暑熱傷津,口渴心煩等症。

  3.慢性萎縮性胃炎:橄欖20克、山楂15克、炒谷芽10克、炒麥芽10克。每日一劑煎服,可治胃陰不足,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4.胎動不安:橄欖10~15枚,去核,置豬肚內燉熟,食肉喝湯,每週1~2次。治孕婦胎動不安,口渴心煩。

  5.醉酒:去核橄欖肉10個,煎湯代茶飲,治酒傷昏悶。

  6.魚骨鯁喉:橄欖搗汁或煎濃湯含於口中,慢慢下嚥,亦可細嚼咽汁。

  7.牙齦潰爛:用鹽橄欖2~3個,連皮帶核,火中煅過存性,加冰片1~2克,香油調和,外搽,一日數次。用於牙齦潰爛,諸藥不效者。

  8.治咳嗽:鮮橄欖3~5枚,鮮蘿蔔1個,蘿蔔切開,共煮代茶飲,連服數天。

  9.治麻疹鮮橄欖、甘草各3克,橄欖打破與甘草同煎服,每日1次,連服7日。

  10.治腹脹鹽橄欖30枚,煅炭,研細末,每服5克,每日3次。飯後生薑湯沖服,2~3天為1療程。

  11.治妊娠嘔吐青橄欖不拘量,搗爛,水煎服。

  12.治毒蕈中毒鮮橄欖100克,去核搗爛,加少量水調勻,絞汁服。

  13.治溼疹鮮橄欖100克,搗爛,加適量水煎,使藥液呈青色為度。用消毒棉花吸藥液敷患處。

  14.治咽喉炎橄欖2枚,含口內嚼,徐咽其汁,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