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怎樣給身體排毒

  很多人都被刮過痧。也懂給別人刮痧,刮痧可以排毒祛溼,有利於身體健康,其實還有人不知道_,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刮痧給身體排毒的方法,歡迎大家的閱讀!

  刮痧給身體排毒的穴位

  1、曲池穴

  定位方法: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完全屈肘時,即位於肘橫紋外側端處。

  刮痧作用:大腸經的溼濁之氣聚集於此,在此穴位刮痧能夠轉化脾土之熱,燥化大腸經的溼熱,緩解面板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和上肢癱、麻、痛,對高血壓也有緩解作用。

  2、血海穴

  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後,會在膝蓋內側看到一個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頂端就是血海穴。

  刮痧作用:可輔助緩解月經不調、閉經、氣逆腹脹、溼疹、面板瘙癢、貧血等狀況。

  3、陰陵泉穴

  定位方法: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處於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

  刮痧作用:體內有溼就容易感受外溼,別讓體內溼邪太大,除了外散還要內化一部分。在陰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內化溼邪的作用,還可清利溼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輔助緩解腹脹、洩瀉、水腫、膝痛等。

  4、豐隆穴

  定位方法: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拇指***。

  刮痧作用:中醫認為溼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溼、清神志,尤其適合初秋裡溼邪較盛的人群,可輔助緩解痰溼誘發的胸腹痛、嘔吐、便祕、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等狀況。

  5、天樞穴

  定位方法: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兩側兩寸處。

  刮痧作用:在祛淤邪的同時要給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溼邪、毒邪從糞便排出,起到緩解便祕、腹脹、腹瀉、臍周圍痛、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6、中脘穴

  定位方法:位於上腹部,在肚臍上4寸的腹中線上,可仰臥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線中點即為此穴。

  刮痧作用:這個穴位對於緩解伏天暑溼造成的腹脹、反胃、消化不良、洩瀉、便祕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對於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7、地機穴

  定位方法: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在陰陵泉穴直下3寸,即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脛骨內側面後緣處。

  刮痧作用:地機穴具有較強的解痙鎮痛、行氣活血功效,可用於輔助緩解腹痛、腹瀉、水腫、月經不調、痛經等狀況。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刮痧排毒祛溼的主要7大穴位,身體溼氣比較重的可以去刮痧一下,這樣可以祛溼排毒,刮痧後你會發現身體變輕鬆很多。

  刮痧給四肢排毒的方法

  四肢的刮痧,不僅可以幫助籠統意義上的"通經活絡",而且可以針對具體經絡,做治療意義上的"通經活絡",不僅活血化瘀,還能排毒。

  下面為您介紹常用於通經活絡的四肢刮痧的方法和圖解。

  第一步:四肢內外側塗上刮痧油,從上肢開始:刮拭手臂內側,從上向下經過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然後刮拭上肢外側部,從上向下經過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第二步:下肢先刮拭膝眼:刮拭前先用刮板的稜角點按膝眼,由裡向外,宜先點按深陷,然後向外刮出。然後刮拭膝關節後部,委中穴。

  第三步:刮拭下肢內側部:從上向下經過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重點穴位血海、曲泉、陰陵泉、膝關、陰谷等***。

  第四步:刮痧下肢外側部:從上向下經過足陽明胃經***伏兔、樑丘、犢鼻、足三裡***、足少陽膽經***膝陽關、陽陵泉***、足太陽膀胱經***殷門、浮郄、委中、委陽、合陽等***。

  四肢刮痧注意事項:

  1.膝關節宜用刮痧板稜角補法刮拭,體弱、肌肉萎縮者尤其要注意。

  2.四肢刮拭是應儘量拉長,不明包塊、感染、骨傷、挫傷、痣瘤、面板潰破等不宜刮拭。

  3.下肢靜脈曲張、水腫患者,應從下向上改變方向刮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