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應該怎樣養才合適

  茶花,又名山茶花***學名:Camellia japonica***,山茶科植物,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以下是山茶花的養殖方法介紹:

  1、盆土選擇

  盆栽花卉選擇適合花卉生長的盆土非常重要。山茶花喜歡偏酸性、含腐殖質較高、疏鬆通氣的山地紅***黃***壤土,pH值在5至6.5之間,不能採用鹼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質。土壤配製:山泥土***種作物的熟化紅壤土***50%,木屑或食用菌渣40%,餅肥粉或牲畜糞和磷肥粉10%,三者拌勻,澆水適量裝袋熟化,夏秋20天以上,春冬30天以上,這種土壤不僅疏鬆通氣,還能保肥保水,適合茶花生長髮育。

  2、光照管理

  山茶花需要合適的光照,但是又怕高溫烈日直射。 春季、秋末時將山茶花要移到見光多的陽臺上或地面,接受全天光照,促使植株生長髮育,促使它花芽分化,花蕾健壯。進入夏天陽光最為強烈,就要將花盆移到見光背陽、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養護,也可以移到北邊陽臺上或南邊陽臺內下邊蒔養,還可以用75%遮陽網,從上午9時到下午5時將植株蓋好,避免烈日直射,引起葉面創傷或小株枯萎,有條件的將山茶移到陽棚下安全越夏。


山茶花

  3、室內溫度

  山茶花喜歡溫暖,生長最宜的溫度為18℃至25℃,相對溼度60%至65%。 茶花的生長,春梢一般在3月中下旬萌動,4月份開始抽芽,5月中下旬形成頂芽,停止生長,逐漸分化出葉芽或花芽,從花芽形成直到開花要180天至240天。夏梢在7月下旬萌動,至9月上旬停止生長。山茶雖然耐低溫,但遇寒潮侵入,氣溫驟然下降0℃以下或又遇上乾燥西北大風,就會引起嫩枝凍害,花蕾受凍害則枯萎,為此,就將花盆移到背北向南處養護,使它安全越冬。

  4、如何澆水

  山茶花葉片多,葉片面積大,蒸騰作用快。山茶花喜歡溼度較大氣候,也喜溼潤的土壤。因此,要給盆栽茶花補足水分,在春秋生長季節每天澆水1次,在夏天特別是“三伏天”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如果地面乾燥還要向花盆的地面和周邊澆水或噴水1次至2 次,保持一定的空氣溼度,植株就生長茂盛。同時,注意因澆水多,而且大多數家庭都是澆自來水,天長日久花盆的土壤就會鹼化。為此,在澆水時,每月補澆0.5%至1%硫酸亞鐵水,也可以採用5%至8%食用酸醋液,對葉片進行噴施。山茶花喜歡溼潤的土壤,但又怕花盆內積水,在下雨天如果盆內積水,必須及時排除,以免根系浸泡在水中悶死、腐爛。

  5、施肥注意

  山茶花是喜肥花卉,因為樹勢健壯,葉片較多,花期也較長,因而需肥量也多。在施肥過程中,施足液肥,結合換盆施足長效肥,根據花盆大小,每盆施3克至80克腐熟餅肥粉或晒乾雞鴨糞,放到盆底下與底土拌勻。根據植株生長時期,增施有機肥。除冬夏最冷最熱時外,每月施1次至2次腐熟枯餅水,其施肥方法:將盆邊土壤扒開2分左右,將液肥施入溝內即用土壤覆蓋,避免發生異味。也可以將腐熟的餅肥粉施在盆邊與盆土拌勻,讓花卉慢慢吸收。城市花友可以上花市購買花卉專用肥,既衛生又安全。為使茶花生長更好,在山茶花生旺盛期,每月要進行1次至2次根外施肥,以0.2%至0.3%磷酸二氫鉀和1%至2%的植物生長素噴施葉片。施肥的原則:宜輕不宜重,宜淡不宜濃,宜少不宜多,必須堅持薄肥勤施的方法,特別是不要施生肥。

  6、日常修剪

  山茶花花枝修剪,茶花的修剪非常的重要,一般是將影響樹形的樹枝枝和病、弱枝剪掉,還有花蕾的整理,一旦花蕾過於密集,也要進行梳理,花朵凋謝後也要及時摘取,可減少養分的消耗。

  7、換盆換土

  給山茶花換盆換土,一般每兩年就要翻盆一次,要換一個大盆,這樣才有利於它的生長,翻盆的時間要特別的注意,最好是在4月份,翻盆的時候踏步要注意,不要把舊土全部去掉,還要往裡面加入少量的基肥,然後進行澆水。

  8、病蟲害防治

  山茶花,常見的主要有病蟲害有: 黑黴病、炭疽病,這時只需要噴灑0.5度波爾多液,茶花的害蟲主要是茶梢蛾,這時主要剪除蟲梢就可以了。

  盆栽山茶花養殖提示:

  要想養好盆栽山茶花,我必需努力營造適合的生長環境才行,山茶花喜歡生長在空氣適度流動的環境中生長,最喜愛微風吹動,它喜東南風帶來的水汽,但怕西北風和大風,而使水分蒸發過快,茶花供求失去平衡,株葉也易損傷,造成植株落蕾落花現象。冬季茶花要放在避風向陽環境中養護,並有一定溫度和溼度。春秋季節要將花盆移到陽臺,使它通風透光,受微風搖動,這樣不僅植株生長良好,也有利於花芽分化,花蕾生長髮育,還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通過多年的實踐表明,適度通風,適宜光照,能起到預防病蟲害的作用。


 

  山茶花***藥用價值

  【別名】茶花。

  【來源】為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以根、花入藥。根全年可採;花春冬採,晒乾或烘乾。

  摺疊性味

  辛、苦,寒。

  ①《本草經疏》:味甘而微辛,氣平而微寒。

  ②《本經逢原》:苦,溫,無毒。

  ③《百草鏡》:味澀。

  摺疊歸經

  肝;肺經。

  ①《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

  ②《本草撮要》:入足厥陰、手陽明經。

  摺疊功能主治

  收斂涼血,止血。用於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燒燙傷,創傷出血。[2]

  ①《綱目》:湯火傷灼,研末麻油調塗。

  ②《醫林纂要》:補肝緩肝,破血去熱。

  ③《百草鏡》:涼血、破血、止血。消癰腫跌撲,斷久痢、腸風下血,崩帶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瘡。

  ④《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腸風,清肝火,潤肺養陰。

  摺疊應用附方

  ①治吐血咳嗽:一寶珠山茶,瓦上焙黑色,調紅砂糖,日服不拘多少。二寶珠山茶十朵,紅花五錢,白芨一兩,紅棗四兩。水煎一碗服之,渣再服,紅棗不拘時亦取食之。***王玷桂《不藥良方》***

  ②治赤痢:大紅寶珠山茶花,陰乾為末,加白糖拌勻,飯鍋上蒸三、四次服。***《救生苦海》***

  ③治痔瘡出血:寶珠山茶,研末沖服。***《綱目拾遺》***

  ④治乳頭開花欲墜、疼痛異常:寶珠山茶,焙研為末,用麻油調搽。***《綱目拾遺》***

  【用法用量】 2~3錢。外用適量,研末麻油調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