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大腦的食物

  在孩子的成長髮育過程中,想要大腦發育更加完善就要選對食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1、香蕉

  專家建議可食用香蕉補充碳水化合物,因為香蕉所含的果膠,釋放葡萄糖的速度較慢,血糖不易高低起伏過大,影響大腦的營養補給。想讓大腦處於巔峰狀態,就得適時補充碳水化合物。

  2、全穀類

  英國史旺西大學***斯旺西大學***心理系教授班頓***大衛班頓***曾針對一群一年級學童進行實驗,發現吃低胃腸道***升糖指數***早餐的孩子,在一系列腦力測驗中表現稍佳。

  全穀類不僅是低胃腸食物,還富含維生素及維生素乙群,葉酸,菸鹼酸等。

  維生素乙群不僅能幫助葡萄糖充分利用,也能協助蛋白質代謝,是維持腦細胞正常功能的必要營養素,葉酸則與神經發展,記憶力有關。

  3、雞蛋

  雞蛋不僅有乙群,優質的蛋白質也與製造細胞和神經傳導物質有關。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E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和鋅等活化腦力的營養素。

  尤其是葉酸和維生素B12的。不少研究都指出,長期缺乏維生素B12的和葉酸,會使記憶力減退,甚至還可能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蛋黃中還富含卵磷脂,是人體合成乙醯膽鹼***負責記憶力,提高反應時間和專注力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主要原料。

  4、燕麥

  燕麥在營養學界就被稱為“大腦的糧食”。燕麥是低胃腸食物,更含豐富的維生素乙,電子及鉀,鋅等礦物質,有助於空間記憶及認知。

  燕麥也含有“β-聚葡萄糖”的可溶性纖維,能阻礙膽固醇的製造與吸收,使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下降,因而減少心臟疾病,動脈硬化和中風危機,這三者都是失智症的已知肇因。

  5、深海魚

  腦部約60%是不飽和脂肪***包括約10%的ω-3脂肪酸***,因此攝取富含ω-3的食物可保持細胞膜的彈性,使神經細胞的功能達到較佳狀態。

  深海魚的魚油富含ω-3;其中的DHA的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尤其是腦和視網膜的細胞膜無論在大腦皮質功能,記憶力維持,甚至胚胎與幼兒的腦部發育,DHA的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6、堅果

  堅果類像杏仁,核桃,松子等,不僅是低胃腸食物,也富含ω-3脂肪酸。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硒等抗氧化物質,保護腦細胞不受自由基損害。

  美國農業部研究發現,堅果類中還含有一種礦物質“硼”,會影響腦部的電流活動,使人的智慧反應變得更靈敏。

  專家認為,可以在早餐的谷片中搭配些堅果,這對孩子是個不錯的補腦零食。

  7、草莓,藍莓,蔓越莓

  莓類富含抗氧化物,有助減少自由基的破壞,延緩老化。而且顏色愈鮮豔的莓類,營養價值愈高美國塔夫茲大學***Tufts大學***人類營養研究中心的動物實驗顯示,三組分別餵食藍莓,草莓,菠菜等萃取物的老鼠,在運動神經功能***平衡感和協調性***,記憶力和認知能力的測驗,都得到比較高的分數,其中又以餵食藍莓的那組老鼠成績最出色。

  別忘了莓類也含豐富維生素。腦細胞合成主管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時,也需要維生素的參與。

  8、牛奶

  牛奶不僅補充鈣,也能提供大腦所需的重要養分──蛋白質和乙群。根據統計,現在小學生大多肉吃太多,而鈣質攝取不足。若家長擔心孩子的乳糖不耐症,可以無糖優格取代,並加些水果,堅果類增添風味。

  9、南瓜,南瓜子

  南瓜是β胡蘿蔔素的極佳來源。荷蘭研究發現,多攝取β胡蘿蔔素,可維持較敏銳的思考能力。深綠色葉菜,胡蘿蔔,甜椒,番薯,木瓜,芒果等也都富含β胡蘿蔔素。

  而南瓜子所含的鋅,可幫助腦部發育,有助腦部靈活運作;如果鋅攝取不足,容易導致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

  不利

  1、太甜食物

  超量的糖攝取,不容易為人體所消化分解,糖會滲入血液中,破壞細胞及身體各部位細胞,並且會使體質變成酸性。因此,少吃甜食,尤其是含砂糖、糖精食品,頭腦才會聰明。

  2、味精調味料

  味精的主要成份穀氨酸,在人體的消化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抑制神經的物質,影響神經系統,損傷腦部組織。尤其是腦部發育未成熟的嬰幼兒及孕婦,均應該避食用味精調味的食物。

  3、高脂肪類食物

  身體需要大量的血液來代謝攝取的脂肪,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腦部氧氣不足,腦筋變得遲鈍。

  4、含農藥食物

  農藥大都具有神經毒性,長期累積容易造成腦部退化。

  5、過鹹的食物

  常吃過鹹食物會損傷動脈血管,影響腦組織的血液供應,使腦細胞長期處於缺血、缺氧狀態,從而導致記憶力下降,大腦過早老化。正常成人每天食鹽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

  6、含過氧化脂的食物

  過氧化脂質會損傷某些代謝系統,破壞腦細胞、促使腦部早衰或痴呆。常見於高溫煎炸的食物,及長時間在陽光下曝露的食物,如薰魚、烤鴨等。

  7、含鋁食物

  鋁會抑制腦部酶活性,促使人體的記憶力逐漸減退,思考力降低,甚至誘發失智症。油條中的明礬是含鋁的無機物,不宜多吃;也少用鋁製品烹調食物。

  8、含鉛食物

  鉛是腦部一大殺手,吃下含鉛食物,例如爆米花、皮蛋、罐頭食物等,鉛會隨著血液進入腦部,使腦部的氧氣及營養供應不足,破壞腦細胞,造成記憶力減退、腦部的氧氣及營養供應不足,破壞腦細胞,造成記憶力減退、腦部組織受損。

  9、含防腐劑和色素的食物

  有的食品為提高口味、延長儲存時間,添加了防腐劑、色素、調味劑等,也會對大腦產生危害。

  如罐頭食品、含咖啡因的飲料、泡泡糖、含人工色素的糕點等,經常食用會使人出現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問題。

  兒童智力發育遲緩的10種表現

  1、哺乳困難:嬰兒時期較為多見。智力發育緩慢的嬰兒最早表現出來的症狀往往就是哺乳困難,不會吸吮,吐奶頻繁,如非神經系統有嚴重損傷,家長應及時加強啟蒙教育和訓練,不然的話,日後孩子智力發育將受影響。

  2、超過9個月仍不能伸手拿東西:如果你的寶寶已經9個月以上,仍舊不能主動伸手去拿東西或缺乏主動伸手夠東西的意識,同時在有大人攙扶情況下,也無法用自己的雙腿支撐體重。這就表明寶寶可能智力發育異常,家長鬚及早帶寶寶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3、表情呆滯:表情呆滯有雙重標準:第一,滿百天之後才出現笑的表情;第二,6個月後平時很少出現自然的笑容。另外,還有一些新生寶寶疾病訊號出現於生長形態上,例如先天愚型患兒就有眼距過寬、雙眼斜吊、塌鼻樑、舌頭常拖在嘴外邊、流口水等表現,即人們常說的“國際臉”。

  4、學會咀嚼較晚:寶寶咀嚼能力差,吃固體食物時,容易發生吞嚥障礙和嘔吐。主要表現為,當寶寶到了半歲,新增輔食後,咀嚼餵養困難。

  5、睡眠過多且不易喚醒:一般情況下,1個月內的嬰幼兒,一天所需的睡眠時間在18-20小時。每天大約有3-4小時處於清醒狀態即健康。當到了2~3個月大的時候,每天需要睡眠時間縮減到16-18小時;而到了5-9個月寶寶仍然需要睡15-16小時;滿週歲的時候大概需睡14-15小時。如果寶寶長期超過合理的時間就要帶寶寶到醫院去檢查了,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6、運動發育遲緩:智力發育緩慢的寶寶往往在運動方面也會比正常寶寶滯後。俯臥抬頭、坐、站、走等動作的起始年齡都比正常同齡兒要晚。尤其走路更明顯,往往要到3~4歲或4~5歲才會自己走,而且走不穩。

  7、語言發育落後:10個月時仍不能咿呀學語,發音不清晰。

  8、尿味特殊:研究發現,很多智力低下或發育遲緩的寶寶,尿液呈特殊氣味,如苯丙酮尿症患兒就有明顯的尿味異常,這同樣是兒童智力發育遲緩的指標之一。

  9、多動:多動也是某些智力落後寶寶的一種特質。許多智力低下的寶寶不能安靜地待一會兒,無時無刻不在活動,待到3~5歲後,多動的特徵尤為明顯。甚至會一直髮展到青少年時期!這種多動與正常兒童的活潑、淘氣不同,他並沒有什麼目的,只是一種不可抑制的興奮而已,碰到什麼就摸什麼,碰倒椅子和凳子,也不知扶起來。

  10、注意力不集中:智力發育遲緩的寶寶注意力往往會很不集中。若你留心觀察時發現,寶寶比同齡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明顯縮短。甚至到5~6歲時,集中注意某個東西的時間也很難超過5~6分鐘時,就該採取些手段糾正了。另外,這類孩子對外界也很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