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指南學習計劃

  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下面是小編為你分享的幼兒園指南學習計劃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範文一:

  為貫徹落實五常市教育局“關於組織全市幼兒教師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通知”要求,促進我校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幫助教師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提高科學保教水平,防止和克服“小學化”傾向,全面提高我校學前教育質量,特制定學習計劃如下:

  一、學習內容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二、要求與形式

  1、人人蔘與學習並認真做好筆記,能結合自身學習情況撰寫體會,積極參與討論等。

  2、採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學習與討論相結合、輔導和自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學習方式。

  三、實施計劃

  3月:

  1、召開學習動員會,傳達市教育局有關精神,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制定學習計劃,印製學習資料。

  2、 集體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學習後並要求每一位教師上交一篇學習心得。

  4月:

  1、安排全園集體學習2次,集中學習《指南》的基本理念、內容框架等內容

  2、自主學習,要求教師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分別學習,記好學習筆記。並且每位教師結合學習內容和自己的實際情況撰寫一篇不少於500 字的學習心得體會。

  5月:

  1、學結,組織《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內容測試。

  2、貫徹落實在工作中,對照《標準》《指南》,自查自糾,每位教師寫出一篇教育感言。

  6月:

  1、樹立典型、弘揚正氣。組織評選學校陽光教師,以先進的思想教育人,以先進的事蹟激勵人,以榜樣的力量鼓舞人。

  2、完善教師考核制度。把《標準》作為我校幼兒園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教師考核的相關辦法,並作為教師評優獎勵、年終考核的重要標準。

  範文二:

  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及業務知識水平,引領教師深入地理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內涵,更準確地把握幼兒的學習特點,近階段,重龍鎮第二幼兒園結合“青藍計劃”,積極採用“老帶新、新促老”式培訓,通過“對話式、互動式、專家講座式”交流,結合“示範課、研討課”式研討,深入學習貫徹新《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開展“心目中有《指南》、行動中顯《指南》”系列活動。

  一是認真開展省級課題《師幼共構低碳環保玩教具製作與運用實踐研究》。 在實驗研究過程中,教師們以《指南》為依據,更深刻的體會到,一個優秀的自制玩教具,既能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巧妙設計,又能夠充分發揮教育的優勢,從而促進幼兒及教師各方面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是開展老教師示範活動《大班主題建構——相反國》、《中班主題建構——你的家我的家》、《小班主題建構——寶貝一家》等,老教師們重視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發現問題、主動探索、大膽交流,敢於嘗試等學習品質,強調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引發孩子主動學、有效學。

  活動中,教師以靈活的教學方法、準確精練地講解、有效的集體活動組織與孩子進行了積極的師幼互動,精巧的集體教育活動設計、自然流暢的教學活動節奏也給年輕老師以啟發,達到了相互學習借鑑、加強教學交流的目的。

  三是開展青年教師研討課《大班語言活動——畫圓》、《大班語言活動——小螃蟹找工作》、《中班藝術活動——石頭小動物》等,青年教師通過不斷學習、反思,並將自己收穫的理論經驗轉化成實踐,配合現代教育技術,充分發揮了新生代教師的優勢,漸漸成長為成熟的幼教工作者。

  活動通過將園本教研培訓常態化,有力推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從而不斷更新新老教師的教育觀念。

  範文三:

  一、 指導思想:

  為深入貫徹教育規劃綱要,落實《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幫助廣大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全面提高科學保教水平,教育部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的印發對於有效轉變公眾的教育觀念,提高廣大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家長的科學育兒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學化”傾向,全面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二、 活動目的:

  《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時,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為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建議。因此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必須提前學習,要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指南》的精神實質,切實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落實到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各個環節,特制定學習計劃如下。

  三、 學習方式:

  採取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的形式。

  四、 實施計劃:

  第一階段:***10月22-10月26日***制定學習計劃,印製學習資料。

  第二階段:***10月29日-11月2日***安排全園集體學習1次,集中學習《指南》的基本理念、內容框架等內容.

  第三階段:***11月5-11月30日***各園組織教師,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分別學習。

  第四階段:***12月3日-12月7日***學結階段。

  第五階段:貫徹落實在今後的工作中

  五、實施《指南》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

  2.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徵。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程序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程序中的個別差異,支援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

  3.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援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4.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於探究和嘗試、樂於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忽視幼兒學習品質培養,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

看了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