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才訓練基礎篇

  今天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關於,希望大家會喜歡,同時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

  1、少兒口才訓練

  心理學上,把社交焦慮分成了兩種型別:表現型社交焦慮與社交型社交焦慮。

  1.改變應試觀念,明確訓練利得。

  長期以來,語文的考試只有筆試,沒有“口試。改變應試觀念,首先要向小朋友大力宣傳口語訓練的利得,讓他們真正懂得善於口語表達的好處。如,口語訓練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最好途徑,口語流利,下筆也就通暢;口才是為人處事的誠實招牌,話說得得體有水平,就反映出人高尚的修養、素質和知識水平等,從而獲得辦事的效率、成果……

  2.剔除傳統思想,樹立長遠意識。目睹社會上和電視裡的口語競爭場面,特別要讓孩子在心靈深處感受到口才的效應。讓他們明白眼下競爭的舞臺、競爭的社會的人才不僅要會演會幹,甚至要的是會說。

  3.卸下害羞面子,形成口語氛圍。第一次口才交際活動最是關鍵,要很好地反映出活動的吸引力。要經常性地組織孩子們開展口才交際活動,如“模擬記者採訪”“學生焦點問題辯論”“產品推銷模擬表演”“外出採風”等。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徹底的卸掉口才表現中的害羞心理。

  2、

  一、吸氣和呼氣

  吸氣如聞花香,吐氣如吹蠟燭,先吐後吸。

  目的:更好的控制氣息的運用。

  內容:和家長比賽一口氣“啊”、“數棗子”看誰堅持時間長。練習氣大聲喊出“嘿,嘎,呱”體會腹部變化。練習力度

  二、成語練習

  告訴大地/悄悄話/告訴藍天白雲三種聲音

  練習要領:吐字清晰、發音飽滿、氣、力相協調、抑揚頓挫。

  朗讀:搬石砸腳、半途而廢、百讀不厭、白髮蒼顏、拍案而起、判若兩人、鵬程萬里、賣國求榮、蠻橫無理、滿不在乎、馬不停蹄、毛手毛腳、盲人摸象、發揚光大、凡夫俗子、返老還童、繁榮富強、達官貴人、打成一片、大江南北。

  三、繞口令

  優點:

  1.不僅校正發音,提高說話能力,且幫助掌握呼吸和吐字技巧;

  2.加強咬字器官力度。同時鍛鍊氣息和口腔控制能力,提高運氣和吐字功力。

  練習要領:

  1.保持積極振奮狀態;

  2.感情、聲音、意境相結合,不能只圖快。

  3、少兒口才訓練內容

  1.語言基礎訓練

  包含發聲、語音。孩子報班學習,如果枯燥的用詞語、詞彙來練習語音孩子是不買賬的,多無聊啊,再說讓孩子掌握氣息、語音什麼的,不如讓孩子在課程的內容中去學習,詩歌啊、繞口令啊、在平時說話中發現問題,老師一對一進行指導。在課上教語音,家長就會說,我們在幼兒園都學,這不是重複嗎?其實孩子的語音並不標準,可是這也有生理的因素,孩子還小,但後天也需要去糾正。可這真不是在短短的培訓時間能改正的,一定是在日常生活中去改正,老師能做的是給你提供方法,家長按照方法去在生活中不斷去提醒孩子。

  2.繞口令和詩歌

  繞口令和詩歌同樣是基礎的練習,也有的家長說在幼兒園學,可是您想過沒有,如果說我們和幼兒園教的不一樣,那您還是不會買賬。那我這樣說,既然幼兒園教了,孩子會去表演嗎?如果不會,那學了還是白學,沒用的生活中啊;如果學了,只是背出來,和表演一樣嗎?那只是背,不是演,沒有學習到詩歌表演的技巧,沒有體會情感,更沒有學習到詩歌背後的意義。比如說詩歌“爺爺奶奶年紀大,我給爺爺倒杯水,我給奶奶捶捶背”孩子會背了,可是生活中呢?不懂得關愛老人,那麼請問,孩子到底是學會還是沒學會?!

  3.主持

  主持無非是兩種,舞臺主持及電視節目主持,廣播節目主持我看孩子們暫時也用不著,也沒有相應的社會需求,更沒有什麼電臺讓幾歲的孩子去主持。孩子能用到的就是學校的文藝晚會、升旗儀式、運動會或者夏令營,再或就是做小導遊、小記者之類。那麼從教學上應該主扣孩子們能在日常生活中用的內容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