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親子閱讀手抄報好看

  讀書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一年級開始,老師就要求我們多看課外書,告訴我們多讀書,能提高寫作能力。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幼兒親子閱讀手抄報圖片欣賞

  幼兒親子閱讀手抄報圖片1

  幼兒親子閱讀手抄報圖片2

  幼兒親子閱讀手抄報圖片3

  幼兒親子閱讀手抄報圖片4

  幼兒親子閱讀手抄報圖片5

  幼兒親子閱讀手抄報資料1

  親子閱讀好處多

  1***親子閱讀滿足了孩子們聽故事的需求,誘發了他們的求知慾。

  2***親子閱讀可以加深父母與子女的親情,使他們深切地體驗到父愛、母愛的溫暖,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

  3***親子閱讀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語言文字的興趣,讓孩子們喜愛書本。

  4***親子閱讀可以極大地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能力,積累和發展語言,開發智力,發展創造性思維。

  幼兒親子閱讀手抄報資料2

  睡前故事”是親子時間,不是閱讀時間

  一些爸爸媽媽會把睡前故事時間,當成是親子閱讀時間,覺得自己每天照著書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就是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了,這恐怕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睡前故事時間,是親子時間,不是閱讀時間。孩子睡前要求爸爸媽媽講故事,其實是享受爸爸媽媽的陪伴和與爸爸媽媽的親密關係,他的需求,並不是聽到什麼新故事或者有趣的事,甚至聽到什麼,對孩子來說,都毫不重要。

  分享一個我們家的小趣事。我家大兒很早就開始閱讀,他上幼兒園前和上幼兒園那幾年,只要在家裡,都會自己拿書來看***當時主要是繪本和漫畫書***,但是臨睡前,都會叫爸爸去給他講睡前故事,而且最愛的睡前故事只有一個,就是《三個和尚》,而且直接講還不行,一定要照著上海美影的那本《三個和尚》電影故事書來讀。

  每天的場景是這樣的:爸爸靠在他床上,舉著《三個和尚》,老和尚唸經般地讀,孩子在床上躺躺、坐坐、靠爸爸身上膩膩、自己玩玩玩具,過一會兒就睡著了。當然有時候是爸爸念著念著先睡著了,娃就把爸爸推醒:“爸爸,爸爸,別睡,講故事。”爸爸就打起精神繼續念。最好笑的是,到他四歲左右時,已經自己認識了好多字,就成了爸爸的“小監工”,爸爸稍微偷懶,少唸了幾個字,孩子馬上毫不客氣地指出來:“爸爸爸爸,你念錯了,這幾個字你還沒念。”爸爸很鬱悶:“你都認字了,為啥不自己讀,非得讓我念?”孩子理直氣壯:“因為是你在給我講睡前故事啊。”

  現在孩子十幾歲了,說起這事,真心爸爸還是一臉心有餘悸:“我的天啊,一個故事每天每天念,真是快把我給念吐了!”

  從這件小事,我們就發現,大人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真的是和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沒啥關係的,大人只要把孩子睡前這一小段故事時間,當成一天中最寶貴、最溫馨的親子時間就好了。

  親子閱讀的正確姿勢,不是“我讀你聽”,而是“你讀我陪”

  當然,好多特別注重通過親子閱讀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爸爸媽媽,除了睡前故事,也會在白天的時段,儘可能找時間,做親子閱讀,但恐怕又會陷入另一個誤區,就是大人讀、孩子聽,而不是孩子讀、大人陪。

  這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差別,不都是孩子大人坐下來一起讀書嗎?其實操作起來,差別大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