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曲阜孔府導遊詞範文

  曲阜,古為魯國國都,孔子故里,被譽為“東方聖城”、“東方耶路撒冷”。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曲阜導遊詞_1000字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參加“黑龍江”旅遊團,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陳導。今天,由我帶領大家到山東省的西南部去遊覽參觀有著悠久歷史的“東方聖城”—曲阜。

  大家快來看,這裡就是有名的孔林。你們看這地上栩栩如生的動物雕塑,有羊﹑馬﹑牛﹑豬﹑兔……哇,十二生肖全在裡面呀!可是你們知道為什麼地上有這麼多墓碑嗎?這是因為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埋葬了孔子祖祖孫孫共76代,旁系子孫已至78代,從周至今,全無間斷。延續時間已久,墓葬數量之多,儲存之完好,作為一個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沒有先例的。

  接下來,我帶大家去遊孔廟。你們看,孔廟有九進院落,前三座院落佈置導向性建築物,如門、牌坊。第四進院落是一座三重簷的閣樓——奎文閣。閣中藏有歷代皇帝賞賜的圖書!遊客們,我們馬上要進孔廟的第七進院落——大成殿了,它金碧輝煌,氣勢磅礴,是孔廟的核心。在殿前有一名為“杏壇”的亭,據歷史記載,說是孔子生前講學的地方。你們可以拍拍照。

  好,遊客們,我們現在要去孔府了,先點下人數。一、二、三、四……,好,到齊了,出發。我剛才好像聽到某個遊客問孔府是幹什麼的,其實孔府又稱“衍聖公府”,是孔子世代嫡系子孫居住的地方,是我國僅次於明清皇帝宮室***就是北京故宮***的最大府第。孔府沿用我國傳統的前堂後寢制度,前堂供處理公務、會客之用,是對外活動的場所,稱為官衙;後寢是家族生活的場所,稱為內宅。建築功能分割槽明確,排列井然有序。現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兩代的建築,是一座典型的中國貴族門戶之家,有號稱“天下第一人家”的說法,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典型建築。府記憶體有著名的孔府檔案和大量文物。

  說了這麼多關於孔子的廟府,也應該說一說孔子這個人了: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生前有七百餘名弟子。在二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我國的正統文化,並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

  各位遊客,孔廟、孔府、孔林建築群凝聚了歷代建築的精華,極具建築藝術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們不僅是名聞天下、內涵豐富的文化遺產,並同時還擁有大量有價值的自然遺產。在這裡生長著一萬七千餘株古樹名木,不僅見證了“三孔”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是研究古代物候學、氣候學和生態學的寶貴素材。

  遊客們,天下沒有不散的宴會,感謝你們支援我們“黑龍江”旅遊團,希望你們下次再隨我們的“黑龍江”旅遊團玩,謝謝,再見。

  曲阜三孔導遊詞

  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全國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有幸為各位擔任導遊,十分高興。我將盡力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曲阜地處魯中山區和魯西南平原的交界處,北依泰山,南引嶧***yi4***山,東連沂蒙群山,西俯千疇平原。地勢東高西低,境內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東向西流淌,自古就有“聖人門前倒流水”之說。物產豐富,景色宜人。大詩人李白曾描寫曲阜:“笑誇故人指絕境,山光水色青如蘭”。

  曲阜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人類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還有炎帝、少吳徙都於曲阜,黃帝生於壽丘***曲阜城東8裡處***,舜於壽丘作什器的記載。可見,中國遠古時代最有影響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蹤跡。儘管這是傳說,但也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從境內儲存下來的20餘處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中仍可見到我們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遺蹟。

  “曲阜”一名最早見於>。東漢應劭解釋說:“魯城東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yan3***,是商王朝的重要屬國。周代自“封周公於曲阜”800餘年,曲阜為魯國都城,是當時我國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春秋時期,孔子首創私人講學之風,“弟子三千,賢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國各地,又成了當時的教育中心。魯國是曲阜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故山東省現仍沿用“魯”作為簡稱。公元前249年,楚滅魯,置魯縣,秦代屬薛郡,西漢時為魯國都,魏晉南北朝時為魯郡治。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為縣名。宋代改稱仙源縣,金代恢復曲阜縣名至今。1986年撤縣制,始稱曲阜市。現面積為890平方公里,人口60餘萬。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蹟,主要的有110餘處,其中孔廟、孔府、孔林及魯國故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首批公佈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11處列為全省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三孔”還於1994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曲阜的文物古蹟十分關注,國家先後撥款3000多萬元對“三孔”進行了全面修茸。近年來,為了大力發展旅遊事業,曲阜又相繼開發建設了孔子六藝城、論語碑苑、魯國盛世華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遊景點,形成人文與自然景觀,新老景點渾然一體,相映生輝的旅遊資源新格局,成為中外遊人嚮往的文化旅遊勝地。

  曲阜孔廟導遊詞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孔廟,很榮幸和大家在這裡相逢。

  我是你們的導演,我姓吳,口天吳,大家可以叫我小吳或吳導。

  接下來的美好時光就由我和你們一起度過。

  眾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在他死後的第二年,住宅被改成孔廟。

  孔府是孔子嫡長孫世襲的府邸。

  孔廟是孔子和他的後代子孫的家族墓地。

  孔廟、孔府和孔林,是中國唯一規模最大的集祭祀和墓地於一起的建築群,於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漢代以後歷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讀經,孔廟的規模也越修越大。

  現存孔廟佔地327.5畝,建築物466間,前後有九進院落,縱向軸線貫穿整座建築,左右對稱,佈局嚴謹,氣勢巨集偉。

  孔府位於孔廟的東側。

  始建於宋代,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貴族莊園,衙署大堂用於接受皇帝頒發的聖旨,或處理家族內部事務。

  它佈局匠心,是園林結合的範例。

  下面我們要去參觀孔林了,孔林在曲阜城北門外,到那兒要坐20分鐘左右的車,大家趁此機會好好休息一會兒吧。

  孔林到了。

  孔林又稱至聖林,佔地3000畝,周圍磚砌林牆長達14裡。

  進入孔林要經過1200米的墓道,然後穿過石牌坊、石橋、甬道、到達孔子墓前。

  它是我國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儲存最完整的一處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園林。

  孔林中的墓碑,除了一批著名的漢代石碑被移入孔廟外,尚存有李東陽、嚴嵩、康有為等歷代大書法家的親筆題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稱書法藝術的寶庫。

  今天的遊覽就要結束了,希望在孔廟、孔府和孔林的這段時光,能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