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寶寶早教課程和內容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給爸爸媽很多驚喜,特別是在進行早教的時候,那麼你知道有哪些課程是適合六個月大的寶寶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個月寶寶早教課程,希望對你有幫助。

  六個月寶寶早教課程

  一、運動

  六個月寶寶早教運動課程獨坐:獨自坐是嬰兒運動發育的一個轉折,它表明嬰兒的運動發育有了一定的成熟性,嬰兒的活動範圍及自主性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這有助於他***她***接觸和學會更多的東西。在嬰兒靠坐較穩,或僅有一點支撐就可坐穩的基礎上,可逐漸地撤去外力的支撐讓嬰兒練習獨坐。開始可能只是獨坐片刻,或獨坐時身體前後傾。此時可讓嬰兒短暫地坐著玩,以後逐漸延長他***她***坐著玩的時間,直到可穩定地獨立坐著玩兒。

  六個月寶寶早教運動課程學爬:自嬰兒能夠自如地翻身開始就有了學爬的機會,開始他***她***有時可能會趴著玩兒,但不能向前爬行,或者最初學爬時只是原地打轉及後退,此時父母可有意識地教嬰兒練習爬。用一隻手拿一些玩具逗引嬰兒去抓,另一隻手放在嬰兒的腳底,給他***她***一定的力,幫助他***她***學會向前爬行。

  二、認知

  六個月寶寶早教認知課程玩具倒手:玩具倒手是六個月的寶寶的早教的重要部分。嬰兒在能夠準確抓握,能模仿敲、搖玩具的基礎上,開始發展雙手共同的活動。首先是倒手,在和嬰兒玩的時候,有意識地連續向一隻手遞玩具或食物,訓練嬰兒將手中的東西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上。這種最初的雙手配合活動是很重要的,它可早期觀察出嬰兒雙手的活動是否正常、一致,兩隻手是否有對在一起的趨勢。

  抓取小物體也是六個月的寶寶的早教的其中一步:嬰兒在練習抓握時,一般接觸的都是比較大的物體,他***她***可一下子就注視到,並能準確地抓取到。在這個基礎上要給嬰兒一些小的物品,如小糖豆、小米花等。首先訓練嬰兒的注意力,看他***她***是否一下就看到,然後訓練嬰兒練習抓取。此時嬰兒手指的運動尚未分化好,還不能精確地捏取,但仍要給嬰兒這些小物品玩,讓他***她***練習抓取。這個年齡段的嬰兒對小物品只能耙取,即大把大把地抓進手心,或用多指一起將它夾起,經過多次鍛鍊,嬰兒會逐漸地學會將小物品捏起。

  三、語言

  模仿發音節是六個月的寶寶的早教必不可少的部分:隨著與外界接觸的增多,與親人的交往增多,嬰兒的發音反應越來越強烈,好像總要說些什麼,此時已不是單獨的母音或子音,而是發出一些音節。父母要有意識地教他***她***一些音節的發音,如ba-ba,ma-ma,da-da等。嬰兒可很清晰地模仿發出這些音,但沒有任何意義。此時父母在他***她***發音時要給予應答和鼓勵,使他***她***建立此音與實際意義的聯絡,為他***她***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打好基礎。

  語言訊號反應也屬於六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範疇:在父母多次地重複某一語詞***多是名稱***並與實際東西聯絡起來時,嬰兒會逐漸理解這一語詞的意義,並建立起這一訊號的反應。比如,經常叫嬰兒的名字,他***她***會對自己的名字很熟悉,當你喊他***她***時,他***她***會馬上抬起頭或轉過頭來看。再比如,經常給他***她***看燈,告訴他***她***"燈",並指給他***她***看,以後他***她***一聽到"燈"這個詞的訊號就會馬上去找,這就開始建立了語言訊號的反應。

  四、生活與交往

  六個月寶寶早教課程不能少了認人:嬰兒經過了對人的泛化認識後,逐漸有了分化的認識,開始出現怯生的表現,這是嬰兒的進步。此時要多給嬰兒創造接觸人的機會,觀察他***她***對熟人、生人的不同反應,教會他***她***對熟人用微笑或發音來打招呼,對生人逐漸適應。多與人友好交往,逐漸增加熟悉的人數,減輕他***她***怯生反應的強度。

  五、感受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

  很多媽媽一看到這個方法覺得很奇怪,其實一點也不用奇怪的,六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可以聽得懂媽媽所說的話,也可以進行簡單的理解了,這時候非常需要出去感受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進行日光浴,讓寶寶簡單的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多讓寶寶出去感受自然環境和良好的人文環境才是最好的早教方法,只要把看到的、聽到的都告訴寶寶,讓寶寶簡單的看看花草樹木,看看公園裡的小金魚都是非常好的。媽媽只要帶寶寶出去感受大自然即可,讓寶寶自己看、自己聽、自己發掘,這就是最好的早教方法。認識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就是對六個月大的寶寶早教的最佳方法,不要覺得很奇怪,這樣的方法是最好的,沒有壓力,很輕鬆、簡單的進行基本的早教課程。

  六、用不同的聲音進行聽覺的刺激

  六個月大寶寶的聽覺還不是很敏捷,要給予寶寶不同的聲音刺激,讓寶寶的聽覺得到簡單的刺激。小編教寶寶一種聲音給寶寶刺激,可以選擇撥浪鼓、八音琴、小鳥的叫聲、公雞叫聲等等自然的聲音,特別是現實生活中可以聽到和看到的發音器是最佳的選擇。媽媽可以帶寶寶去雞舍看看大公雞是怎麼叫的,用撥浪鼓引導寶寶尋找聲音的來源,教寶寶自己敲八音琴,帶寶寶自己去聽鳥叫聲,有條件還可以帶寶寶去動物園,多聽聽大自然的聲音,讓寶寶的聽覺得到簡單的刺激,讓寶寶更加的聰明。

  七、用顏色鮮豔的玩具鍛鍊寶寶動手能力

  六個月大的寶寶喜歡看很多顏色鮮豔的玩具了,特別像積木類玩具更是最佳選擇。寶寶可以自己有意識的選擇積木進行自己拼搭,讓寶寶自己動手把玩具拿起來捏、抓、握,還可以自己擺弄,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鍛鍊了寶寶的動手能力。還可以選擇一些會發音的電話玩具給寶寶自己按,按到不同的鍵可以發音,寶寶就會樂此不疲的玩電話,寶寶自己會用手去按琴鍵在動手方面也是有幫助的。

  六個月寶寶早教課程就簡單的介紹了以上七種,方法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是這七種也是很簡單的早教方法的。只要媽媽們願意多教寶寶,一定會很聰明的,不論是在智力、體力還是能給寶寶提供正能量的。早教方法不要複雜、不要多,只要有效果就好,特別是對於六個月大的寶寶更是不能按照大人的意願來進行培養的,不要給寶寶太大的壓力哦!

  六個月寶寶早教內容

  一、大運動

  1、靠坐一獨坐

  每天經常讓寶寶練習雙手拉著你的兩個手指坐起來,用枕頭等墊著寶寶的背部使其靠坐,在寶寶能較穩的靠坐後,逐步移走後邊的靠墊。把玩具放在夠著處,讓寶寶坐著玩一會兒。每次時間不宜太長,開始5—10分鐘,每天練習3~4次。

  2、翻滾

  在平坦不太軟的床上,或地上鋪席子或塑料地板塊,寶寶先仰臥,用一件新鮮的有聲有色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引導他從仰臥變為側臥、俯臥,再從俯臥轉成仰臥。讓寶寶翻身打滾,但要注意安全。

  3、打轉

  讓寶寶俯臥床上,家長用玩具在寶寶一側引誘。這時寶寶會以腹部為支點四肢騰空,上肢想夠取玩具,下肢也著急地搖動,身體在床上打轉轉。

  4、練習跳蹲

  家長坐在椅子上扶著寶寶腋下,讓他站在家長的腿上,將寶寶提起、放下數次,鍛鍊寶寶小腿的支撐力,為站立打基礎。

  5、試爬

  讓寶寶俯臥,家長先將手放在寶寶的腳底,利用寶寶腹部著床和原地打轉的動作,幫助他向前匍行。進行一段時間地訓練後,家長可在寶寶頭部前方,用玩具不斷跟隨著寶寶的動作緩慢向前搖動,鼓勵寶寶試著向前爬行夠取玩具。

  二、精細動作

  1、抓取小東西

  用手指抓小的東西,可以鍛鍊指尖細小肌肉的協調動作,這是促進神經系統反應的必要條件。家長要讓寶寶練習用手抓東西,每天數次,抓取物體從大逐漸變小。選擇小的物品,要以衛生安全為原則,以免誤食口內發生危險。可以選小餅乾、小米花等,即使吃進口內也會立即溶化變軟。不能抓鈕釦、硬豆或藥片。抓取活動練習持續數月,直到寶寶會靈巧捏取很小的東西為止。

  2、玩具換手

  將寶寶抱成坐位,面前放一些彩色小氣球等物品,玩具可從大到小。開始訓練時,玩具放在寶寶一伸手就可拿到的地方,逐漸移到遠一點的地方,讓寶寶伸手去抓握。接著再給他下一個小綵球讓他去抓,鼓勵他繼續伸手向遠處抓取玩具,並學習將綵球從一隻手轉換到另一隻手,從而培養寶寶手的靈活性。通過玩具傳手,可以讓寶寶練習手的技巧,並學會解決問題。

  3、抓扔玩具

  讓寶寶坐在桌旁,在桌子上擺數種玩具,家長一個接一個地將玩具塞進寶寶小手,當寶寶的兩隻手都握有玩具時,繼續給他第三個、第四個……促使寶寶像“熊瞎子掰棒子”一樣,扔掉一個玩具再拿一個玩具,不斷練習抓握,增進手的靈活性。

  三、語言

  1、教寶寶聽懂更多的話

  這時期與寶寶說話仍然很重要,要讓他懂得語言和很多動作和物品之間的聯絡。家長做動作時還要加上語言。在寶寶進食時說“寶貝!吃飯了”,“哎!好好吃呀!”等等。在外出散步時,可以說“寶貝!狗來了”,“啊,花開得真好看呀!”媽媽在做家務時,可以將寶寶放在身旁,邊做邊解釋說:“媽媽要晾衣服了,你在一旁好好等著。”

  2、教物品名稱

  反覆教寶寶認識他熟悉並喜愛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稱,如起床時,可以教他認識小被子、衣服;餵奶時,教他認識奶瓶、手絹;坐小車時說“這是小車”等。教寶寶認識物品,結合當時的活動內容反覆教,如給寶寶戴帽子外出,家長不僅拿帽子給他看,還告訴他“這是帽子,亮亮的帽子”。吃餅乾時認識餅乾。吃蘋果時對寶寶說“這是蘋果”。在玩耍時教寶寶各種玩具的名稱。這個時期,寶寶雖然不會說話,慢慢的他能聽懂很多話,對日後語言發展有重要作用。

  3、教發爸爸、媽媽聲音

  隨著寶寶與外界接觸的增加,與親人的交往增加.寶寶的發音反應越來越強烈,好像總要說些什麼,此時已不是單獨的母音或子音,而是發出一些音節。家長要有意識地教他一些音節的發音,如ba - ba,ma- ma,da-da等。寶寶可很清晰地模仿發出這些音,但沒有任何意義。此時家長在他發音時要給予應答和鼓勵,使他建立此音與實際意義的聯絡,為他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打好基礎。

  4、唱兒歌做動作

  讓寶寶面對面坐在家長膝蓋上,家長與寶寶手拉手一面念兒歌《拉大鋸》: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爸爸去,媽媽去,小寶寶也要去。一面前後搖動,作拉鋸樣。唸到“也要去”時讓寶寶身體向後傾倒。以後每唸到“也要去”時,家長不動,看寶寶是否將身體向後傾倒。

  其他兒歌也可以配合動作,動作只在某一句上做同樣動作,但不能每句都做動作。6個月的寶寶只能學會一個兒歌做一個動作。

  四、認知

  1、培養觀察能力

  在室內佈置適合寶寶月齡、色彩鮮豔的畫,逗引寶寶注意觀察周圍的環境,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

  2、挾奶瓶,自喂餅乾

  寶寶吃飯時,可以訓練他自己用雙手扶著奶瓶吃奶。兩頓奶之間可以給寶寶一塊軟質餅乾,放在他手裡,鼓勵他自己拿著吃,訓練寶寶的握持能力。

  3、訓練定時睡眠和大小便的習慣

  6個月的寶寶已經能逐步顯示出最初的獨立性,正是抓住時機培養他良好生活習慣的時候。家長要從按時入睡起床,早晨吃奶後坐盆。從養成早晨排便,定時定量餵養等習慣入手,培養寶寶的好習慣。

  五、社交

  1、認人

  寶寶經過了對人的泛化認識後,逐漸有了分化的認識,開始出現怯生的表現,這是寶寶的進步。此時要多給寶寶接觸人的機會,觀察他對熟人、生人的不同反應,教會他對熟人用微笑或發音來打招呼,對生人逐漸適應。多與人友好交往,逐漸增加熟悉的人數,減輕他怯生反應的強度。

  2、藏貓貓

  使寶寶快樂和反應敏捷,增進親子感情。媽媽取坐位,讓寶寶面對面坐在她腿上,媽媽一手扶著寶寶的髖部,一手扶著他的腋下保持平衡。爸爸在媽媽背後,讓寶寶一隻手抓住爸爸的手指,另一隻手抓住媽媽的胳膊,爸爸先拉一下被寶寶抓住的手,當寶寶朝這邊看時,爸爸從媽媽背後另一邊突然伸出頭來親熱地叫“寶貝”,當寶寶轉頭找到爸爸時,會笑出聲來。

  3、點頭搖頭

  經常用點頭表示“對啦”,用搖頭表示“不對或不好”。當家長做動作時要加上口頭語言“對”或“不對”,寶寶就會漸漸學會模仿家長的表示方式。當寶寶要吃東西時,家長給寶寶拿好吃的,教寶寶點頭,並說“對,對”。然後拿另一種寶寶不喜歡的東西給寶寶,教他搖頭並說:“不對,不對”。經過多次訓練後,寶寶就會主動用點頭表示“對”,搖頭表示“不對”。

  4、學會伸雙手求抱

  家長要利用各種形式引起寶寶求抱的願望,如跟寶寶說抱他上街、找媽媽、拿玩具等。抱寶寶前要向寶寶伸出雙臂問他:“抱抱好不好?”以這樣的形式鼓勵寶寶將雙臂伸向你。

  1-6個月寶寶早教重點

  新生兒

  早教重點:視覺能力、觸覺敏感性

  你可以和TA面對面,或利用鏡子讓TA注意自己臉部的變化。給寶寶做嬰兒撫觸,對寶寶全身進行愛撫和觸控。

  雖然新生兒更多時間在睡覺,但你醒著時一定要和他“交談”。

  2個月寶寶

  早教重點:最初的大動作、嗅覺能力

  趴臥練習,每天做兩到三次,鍛鍊寶寶頸部和上臂的肌肉力量。拿香皂或醋給寶寶聞,看TA會有什麼不同反應。

  迴應寶寶的“啊啊”、“咕咕”,鼓勵“交談”。

  3個月寶寶

  早教重點:學習翻身,提高視覺、聽覺能力

  讓寶寶側臥,用玩具引導TA轉向仰臥 ***注意安全哦***。製造各種聲音,如用搖鈴、擠捏塑料玩具,培養寶寶對聲音的辨別力。穿著鮮豔的衣服走來走去,看寶寶如何追蹤你。

  4個月寶寶

  早教重點:語言啟蒙、手的抓握能力

  假裝打電話或講故事,嘴型可以誇張些。給寶寶手絹、帶柄的玩具玩,增加抓握機會。讓寶寶在敲敲打打中去體會不同的聲音和節奏。給寶寶更多的機會練習趴臥和翻身。

  5個月寶寶

  早教重點:手眼協調能力、語言能力

  多給寶寶用手抓的東西,讓TA有機會用手瞭解世界。用錄音機錄下寶寶的“話”,再放給TA聽,讓TA瞭解“傾聽”的概念。慢慢拉著寶寶的雙手讓TA坐起,或支撐好讓寶寶坐一會。

  6個月寶寶

  早教重點:手部精細動作、語言理解能力

  找一些色彩鮮亮的扣子或豆子,讓寶寶抓拿***注意防止誤食***。經常把身邊的事物說給寶寶聽,鼓勵TA去看、去摸、去感知。適當減少抱寶寶的時間,多給TA自由活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