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的原因及急救方法

  老年人總是很容易跌倒,這給老人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大的負擔,老人摔倒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揭曉。

  老人摔倒的原因

  老人跌倒原因多。跌倒的常見原因分為內因和外因。

  內因包括老人自身生理或病理變化所導致的身體機能下降,通常來講有3種情況:

  1、衰老導致感覺遲鈍、反應變慢以及視力減退。當環境突然改變時,不能正確判斷環境結構及障礙物,身體失去平衡時不能及時做出適宜的動作,容易跌倒。

  2、老人易患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腦卒中,從而引起平衡能力下降,容易跌倒。

  3、衰老導致骨骼肌肉系統退化,肌肉力量和關節靈活性下降,或由於腰背、脊柱的勞損退變使脊柱對下肢的調節能力下降,容易誘發跌倒。

  外因包括一些容易誘發跌倒的環境因素,如:

  1、室外路面不平、交通狀況複雜、環境光線不足等;

  2、室內環境雜亂、地板溼滑、床和座椅未固定好或高度不合適等;

  3、個人習慣上,衣服過大過厚、褲子太長、帶子太多,喜歡穿比較滑的尼龍襪,鞋子不合腳,睡前飲水導致夜尿太多等,也容易引起跌倒。

  4、服用某些藥物也可能導致跌倒,比如降壓藥易導致低血壓、頭暈,鎮靜藥易導致嗜睡、視物模糊,降糖藥易導致頭暈無力。

  老人意外摔倒急救方法

  1、判斷是否為猝死

  如發現病人跌倒後已昏迷,首先要判斷是否猝死。應立即讓患者平臥在硬木板上,嚴禁搬動。若是心源性猝死,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叩擊心前區、胸外心臟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等,並及時與急救中心聯絡,爭取時間搶救病人。

  2、判斷有無骨折

  老年人是骨質疏鬆症的高發人群,跌倒後急忙扶起,可加重損傷和骨骼錯位,還會損傷骨折周圍軟組織神經。而特殊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還可能損傷脊髓,導致病人截癱。應認真檢查,明確骨折部位,讓病人保持安靜,並注意保暖。按骨折處理原則進行止血、止痛、包紮固定;對疑為脊柱骨折的病人,在搬運時,嚴禁一個抱頭,另一個抬腳的錯誤動作,經初步處理後,再送院治療。

  骨折後的固定方法:一種簡易有效的固定方法是讓傷員平臥,在患者的傷側大腿根部和腰部下面墊一塊木板,沒有木板的話用硬的平的東西也可,再用幾條繃帶或布帶分別繞腰部、受傷大腿根部和膝蓋上部包紮,使木板不能移動。這樣使髖關節得到固定而不會移位,又不影響膝關節和頭、胸部的活動。

  3、判斷疾病的性質

  高血壓、中風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常見原因之一,因此,要判斷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還是腦中風。短暫性腦缺血是指頸動脈、椎動脈與腦內大動脈病變引起的一過性侷限性神經功能障礙或損傷。腦中風又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缺血性腦中風常表現為頭痛、眩暈、一側肢體無力、偏癱、運動障礙等;出血性腦中風,病人多有高血壓病史,多在情緒激動或用力的情況下發病,病情進展快,常在數小時內達高峰,發病前多有徵兆。正確的處理方法,若病人已倒地,將其緩緩放置仰臥位,同時小心地把頭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進入氣管引起窒息。在現場急救的同時,與120急救中心聯絡,儘快送院搶救

  預防老人跌倒方法

  1、老年人生活的環境,要儘量減少臺階、門檻等障礙物,並注意光線亮度,地面儘量採用木質地板,衛生間地面應採用防滑的材料。浴室儘量用防滑地毯。

  2、老年人酒後、熱水澡後、長時間臥床、久蹲後,坐起、行走動作不要太急,應緩慢進行。

  3、不要擅自服用藥物,對於服安定、鎮靜、催眠的患者要特別引起注意,不應多活動。

  4、老年人如果感到疲勞、睡眠不足時,也不應多活動。

  5、對於高齡老人或體弱多病的老人外出時,家屬應一起陪同,隨時觀察老人的表現,如面色、表情、說話和動作等,如有異常應停止行走,及時坐下休息。

  6、定期到醫院做進一步全面體檢,確認有無引起摔跤的疾病。

 

  7、運動可增強下肢肌力改善平衡,其中打太極是一項非常好的鍛鍊。70到90多歲的老年人練習太極拳48周,其跌倒危險會降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