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遊玩的作文

  郊外的美景總能讓人豁然開朗,今天你去郊外遊玩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大家前來觀看!

  篇1

  作者:黃佳佳

  也許都是為你寫就。也有著“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真純。

  閉上眼睛,體會風聲的清涼,嗅著鮮花的香氣,將所有的煩惱拋去,只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滯留。

  “林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兩旁的樹木成了我的伴侶,好像順著這翠綠往前走,便可得到指引,像一位細心熱情的導遊,而你就是它“旅遊團”裡的一名懵懂未褪的學生,跟著它,就會感到安全,但是,伴著沙沙的樹葉響動,我還是不知道自己走到了何處。

  周圍枝頭上,唯有那小鳥兒在嘰嘰喳喳鳴唱,為這林間增添了一份獨有的清幽,這聲音是那麼的特別,那麼的自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不必用華麗的辭藻妖冶耳畔單純的音符,這便是為這鳥兒寫下的最美妙的詩句。

  獨自漫步在小徑上,旁邊“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幽美而又靜謐的環境和景物,使我沉醉其中,不管怎麼變化,水,一直都會靜靜地坐在那裡,蹙眉、頷首、凝思,詩人一般,揮毫、潑墨,低吟淺唱著“江清歌扇底,影曠舞衣長。”的歌行。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天色暗淡下來,五彩的霞在天地之間流動,翻飛。鳥兒也回到了自己的窩中,湖水中的小魚,應該也回到了巢穴裡吧!那我,是不是也該離開這裡回家了?

  “霓為衣兮風為馬”,一定是我不知不覺闖進了仙境,現在要躡手躡腳地離開,生怕驚擾了慢慢籠下來的輕柔迷濛。

  驀然回首,暮色降臨,萬籟俱寂,這樣連線在天地之間的一幅壯觀巨集美的山水畫,默默捧獻色彩,靜靜看淡得失,慷慨地絢爛在了那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篇2

  晚的月光兒,靜靜的灑在了我的身上,猶如給我穿上了一層金沙。

  那個晚上,我們準備來到郊外賞月,聽媽媽說,今天好不容易才有一個大晴天,郊外的天空很美,那月亮一點聲音都沒有,靜靜地,靜靜地從雲層裡飄了出來。

  我們開著車,一路上,月亮像一個娃娃似的一直跟著我們,它一會兒像一個大玉盤;一會兒像小船似的安靜地躺在月海中;它一會兒又靜靜地消失在了雲層中,我問媽媽:“月亮怎麼不見了?”媽媽笑著對我說:“那是風爺爺把雲妹妹吹到了月亮前給它做伴呢!”我點了點頭。

  到了郊外,那天空顯得那麼大,那麼安靜,有幾顆可愛的小星星,和一個大月亮。在郊外看月亮,彷彿能看見嫦娥和玉兔孤單地在廣寒宮裡生活。那星星也有所不同,那一顆顆小星星像一隻只小眼睛似的,一眨一眨地看著我。

  回到家裡,我很快進了夢鄉,在夢裡:我和爸爸媽媽在郊外賞月,那星星走了下來,陪伴著我們一起觀賞著那無邊無垠的天空和潔白無暇的月亮。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從古道今,有多少人讚美月亮。月亮啊,你是我們靈魂的舞池。

  篇3

  郊外,遠離市區,秋天顯得有所有同。市區,高樓遮隔,秋來得早,秋意悲涼;郊外,秋來得慢,來得清,它隱藏著一種含苞欲放的希望。

  秋天,過慣了機關生活的人,一下子來到郊外,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失落感像秋風一樣寂寞與悲傷。每天一早,當看到門口外那一大幫人手裡拿著鋤頭、鐮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焦慮地等侯著打工的情景,我就有點惶恐不安,尤其是望著那一雙雙無奈的眼睛與門口那塊長長的招牌,這裡,倒像當年開荒造田大會戰時的臨時指揮部,心裡總覺得十分迷茫。

  遠離市區,這裡,沒有奪目的高樓大廈,也沒有沸騰的鬧市,只是一排排不太整齊的民居。人們生活十分低調,不管男女,上下班,常常都看到穿著一些灰色的風衣,形成了郊外秋天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秋天,在人們心目中,淡淡一色,冷酷無情,別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就是大樹底下都不願乘涼。

  漸漸地,我發覺郊外的秋,並非那樣老氣橫秋,不似思像中的那樣黯然失色。郊外陽光習習,空氣清新,氣象萬千,深深地把我感染。於是,我安下心,慢慢地欣賞郊外這不同的秋色,品嚐郊外這不同的秋味。

  郊外的秋,其實是美麗多情的世界。她像是皇宮中的宮女,披著婚紗的新娘。對一位渴望生活的人,春天的嬌豔,夏日的蔥翠,已不太重要,秋天的成熟,才顯得揚眉吐氣,捫心無愧。因為,成熟代表著收穫。儘管秋其色淡,葉多衰落,但具有古色蒼蘢之概。正像唐代詩人劉禹錫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早晨,一覺醒來,聽到的盡是陣陣蟋蟀、青蛙的喧鬧聲,彷彿像一支迷你樂隊在演奏。此時,人們在樹底下晨練,初升的陽光穿過茂盛的芒果樹葉,影影綽綽地射在她們的臉上,顯得格外輕鬆與清靜,不禁使我看到,在秋天的陽光下,郊外人那一片悠悠愜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