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雞湯需要加什麼料

  雞湯是冬季進補的好選擇,在熬雞湯時加入一些食材,更添養生功效,那麼冬季進補雞湯加什麼料好呢?接下來就趕緊跟著一起來了解下吧!

  冬季進補雞湯需要加的材料

  1、生薑。加入生薑,可滋補強精、緩解感冒、提高人體免疫力。搭配雞湯對於風寒感冒更有幫助,食一碗生薑雞湯,趕走體內寒氣,起到防寒養生的作用。

  2、枸杞。加入枸杞能平補陽氣,有助於人體陽氣生長,抵抗嚴寒。也可以加些冬瓜、蘑菇之類吸油食物,能起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人蔘。入冬時喝人蔘雞湯是中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滋補方法。人蔘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降低冬季患上感冒的機率。

  4、板栗。板栗在我國北方地區隨處可見,它含有大量的澱粉和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性味甘溫,能厚腸胃、補腎氣,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消腫等功效。

  5、檸檬。檸檬汁可使經典雞湯配方風味更加獨特,同時還可增加額外的維生素C攝入量。

  6、香菇。香菇裡含有一種叫香菇多糖的成分,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7、黃芪、黨蔘。黃芪、黨蔘這兩種補益的知名中藥,它們的有效成分也是多糖,分別叫黃芪多糖、黨蔘多糖,對人體的免疫功能有促進作用。

  8、薏仁。薏仁性微寒,所以不太適合煮粥或者單吃,而與具有溫補作用的雞肉一起煲湯卻是個不錯的選擇,同時還能起到健脾補虛的作用。燉煮前,放幾顆紅棗進去,再用黨蔘燉,味道會更柔和。

  9、紅辣椒。雞湯中加入紅辣椒,不僅增加鮮香辣味,更有益健康。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抗菌功效,有助於緩解頭痛等疼痛及鼻塞症狀。

  10、山楂。燉雞湯,可以丟幾顆山楂進去,煮出來的雞肉更易酥爛,也能起到消食化積的作用。而且,山楂中的有機酸能夠保證維生素C在加熱的情況下也不被破壞,是不是一舉多得啊?但是,山楂不宜與人蔘等大補的藥同時服用,也不能吃得太多。

  11、山藥。山藥是養肺佳品,而雞是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的家禽,將兩者放在一起煲湯,對養護我們的肺,潤燥效果特別好。秋季也可以用山藥來煲雞湯。

  雞湯加料有講究

  雞湯有“平民補品”的美譽,十分適合患病或者恢復階段的朋友。煲雞湯時人們大多會新增各種配料,比如紅棗、山藥之類的,你或許不知道,不同的人群適合新增不同的配料。

  1、老年人:在雞湯裡配上山藥、菟絲子、杜仲,具有補腎、抗衰老的作用。

  2、體質較弱、經常生病的人群:在雞湯裡配上黃芪、黃精、白朮,具有益氣養肺、調節免疫的作用,還可以預防感冒。

  3、白領人群:在雞湯裡配上枸杞子、茯神、百合,具有養心安神、抗疲勞的保健作用。

  4、青年女性:在雞湯裡配上玉竹、菟絲子、女貞子,具有養顏護膚、美容的作用。

  5、患有脂肪肝、血脂高的人群:這部分人平時不敢喝雞湯,害怕雞湯導致症狀加重,因此這部分人群在食用雞湯進補時,可以在雞湯裡配上些降血脂的中藥,比如山楂、首烏等,這樣可以起到軟化血管、降脂保健的作用。

  熬雞湯的注意要點

  1、選用母雞。熬雞湯最好選用母雞,因為母雞脂肪含量較高,肉中的鮮味物質容易溶於湯中,燉出來的雞湯味道鮮美。

  2、除掉附件。去掉雞身上的一些“附件”,可令雞湯更美味,否則易讓雞湯有股異味。影響湯味道的“附件”包括:雞的內臟,雞爪上的趾甲,雞鼻***位於雞嘴的上半部分和眼睛之間***。

  3、冷凍一下。新鮮的雞肉買回家之後,應該先將其放進冰箱冷凍室凍2—4個小時,目的是讓雞肉“排酸”,這樣熬出來的雞湯沒有腥味,味道更好。

  4、燙洗三遍。熬湯前,先把雞用熱水燙洗三遍,這樣能讓雞皮不容易破,還能使湯色美觀。

  5、使用砂鍋。熬雞湯最好用砂鍋,而不是鐵鍋,因為鐵鍋會把鐵鏽的味道帶進雞湯中,而砂鍋能夠“聚攏”鮮味,讓湯更鮮美。

  6、加足水。熬雞湯時不要中途往湯中加水,否則會影響雞湯的鮮美。如果非要加水,應該首選開水。

  7、少用調料。熬雞湯最常用的調料是姜和蔥,最好不要加過多味道濃烈的調味料***如八角、桂皮***,以免破壞雞肉本來的香味。如果要加大棗或者桂圓之類的“調料”,應該在肉六七成熟時放入。

  8、最後加鹽。放鹽不可太早,否則不但影響湯的鮮味,肉也容易燉不爛,一定要在湯快燉好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