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教學建議***2***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寫5個生字,正確讀記“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捨”等詞語。

  2、能聯絡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摘抄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

  3、理解三個關於科學發現的故事,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格言匯入

  1、師:同學們,老師這有幾句格言,誰來讀一讀?

  出示格言:

  功夫不負有心人。

  有志者事竟成。

  團結就是力量。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誰來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格言?這些格言都闡明瞭真實的道理,所以我們也把它們稱之為真理***板書:真理***,這些真理也常常成為我們的座佑銘,指導我們的言行。

  2、今天,老師再送同學們一條真理,那就是──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板書課題***這也是今天要學習的一篇新的課文。

  讀課題。誰能說說你是怎麼理解的?***學生自由發言。***

  3、為什麼說這也是一條真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請大家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先寫了什麼?接著寫了什麼?最後又寫了什麼?

  自學反饋,認讀詞語:

  洗澡、機械、逆時針、玫瑰、領域、司空見慣、追根求源***追溯事物發生的根源。也可以說“追根溯源”*** 無獨有偶、百思不得其解***也可以說成“百思不解”。***打破沙鍋問到底***與哪個詞意思相近?──“追根求源”***見微知著、鍥而不捨。

  2、接力讀課文,等會和同學們交流課文先寫了什麼?接著寫了什麼?最後又寫了什麼?

  三、朗讀感悟

  1、師讀課題。***板書:?!***課文哪些語句形象化地表述了課題的意思?到文中找找看?***從細小的……找到了真理。***生答,師:咱們一起讀一讀。

  這其中的“?”“!”分別指什麼?作者這樣表述有什麼好處?***表述更加直觀,更加形象、生動,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拉直”在這是指什麼?***把疑問變成真理的過程。***

  2、課文通過了幾個具體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在課文的哪些段落?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3~5自然段,想一想這幾段分別寫了三個什麼事例?學生回答。

  3、這三個事例中,你對哪個最感興趣?就認真地默讀一讀那一段。想一想這個事例中的“問號”是什麼?用“?”劃下來;由此發現的“真理”是什麼?“!”劃下來。再想想從“問號”到“真理”的過程是怎樣的?出示課件:

  人物

  “?”

  從“?”到“!”的過程

  “!”

  4、以下教學步驟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

  你對哪個事例最感興趣?給大家讀一讀吧。

  事例1:

  ⑴這個事例中的主人公是誰?他對什麼產生了疑問?***為什麼洗澡水的漩渦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由此發現的“真理”是什麼?***這種漩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學生邊回答邊點擊出示答案:

  人物“?”從“?”到“!”的過程“!”謝皮羅為什麼水的漩渦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敏銳地注意緊緊抓住問號不放反覆的實驗和研究

  水的漩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波義耳這種物質到底是什麼?別的植物中會不會有同樣的物質?別的酸對這種物質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這對化學研究有什麼樣的意義?敏感地意識一連串的問題 許多實驗:大部分花草受酸鹼的作用都會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鹼變成藍色。利用這一特點,波義耳製成了實驗中常用的酸鹼試紙──石蕊試紙。奧地利醫生眼珠轉動會不會與做夢有關呢?會是什麼關係呢?百思不得其解

  一連串的疑問反覆的觀察實驗

  當睡覺的人眼珠轉動時,他確實正在做夢。

  ⑵引讀:他認為,在北半球……; 如果是在南半球……;而在赤道……。

  他的結論正確嗎?咱們同學今天回家也去實驗一下,看看結果是不是這樣。

  ⑶這個真理是怎麼誕生的呢?為什麼謝皮羅教授能從這麼司空見慣的現象中也能發現真理呢?這其中歷經了怎樣的過程?***到書上找找關鍵的詞句。***

  點選示:敏銳地注意、緊緊抓住問號不放、反覆的實驗和研究。

  師:一起讀一讀,你從中讀出了什麼?

  是呀,***示課件***引讀謝皮羅教授善於從細小的……找到了真理。

  事例2:

  ⑴這個事例主人公是?他也是化學這門科學的開山鼻祖。他有怎樣的疑問?一起讀一讀。

  ***如生未朗讀好,師:這些可是困惑波義耳的謎團啊,該怎麼讀?再來。***

  ⑵由此發現的“真理”是?齊讀。

  ***由此他發現,大部分花草受酸鹼的作用都會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鹼變成藍色。利用這一特點,波義耳製成了實驗中常用的酸鹼試紙──石蕊試紙。***

  ⑶這個真理是怎麼誕生的呢?***到書上找找關鍵的詞句***

  點選示:敏感地意識、一連串的問題、許多實驗。

  齊讀短語。從這些短語中,你又讀出了什麼?

  波義耳曾說:“人之所以能效力於世界,莫過於勤在實驗上下功夫。”

  師:是的,***示課件***引讀,波義耳也善於從細小的……找到了真理。

  事例3:

  ⑴這個事例主人公是?據說是一位叫彼得的奧地利醫生。他的疑問是什麼?一起讀一讀。

  ***眼珠轉動會不會與做夢有關呢?會是什麼關係呢?***

  ⑵由此發現的“真理”是什麼?***當睡覺的人眼珠轉動時,他確實正在做夢。***引讀,如今,人們研究夢的生理學……與夢的長短。

  ⑶這個真理是怎麼誕生的呢?***到書上找找關鍵的詞句***

  點選示:百思不得其解、一連串的疑問、反覆的觀察實驗。

  讀一讀。從中讀出了什麼?

  ***示課件***引讀,奧地利醫生同樣善於從細小的……找到了真理。

  5、的確,引讀。洗澡水的漩渦,紫羅蘭的變色,睡覺時眼珠的轉動,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於……有所成就。***點選,“發現、發明、創造、成就”變紅***

  這四個詞可以互換位置嗎?為什麼?***是按收穫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

  6、同學們,你們讀了課文中的三個事例有什麼感受?他們之所以能成功是源於什麼?能不能到書上找到個詞來說說。***如“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不斷探索”“善於獨立思考”具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師根據學生彙報板書。

  誰能用上這些詞連起來說一說嗎?***生答***師:你這些話也是真理啊!這些也正是課文想告訴我們的。一起讀一讀7、8兩段。

  ***示課件:只要你見微知著……***誰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一讀?***個人讀、男生讀,女生讀***只要你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那麼,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後,就能發現真理。就能把“?”拉直變成“!”***板書***

  透過這個感嘆號,你還能感受到什麼?***科學家們的驚喜、興奮、激動、驕傲、自豪以及給世人的震撼……***是啊,一個“!”凝結了多少難以名狀的情感啊!謝皮羅教授激動地對世人說***指板書***: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化學家波義耳驕傲地對世人說……;奧地利醫生自豪地對世人說……讓我們也堅定地說──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7、課文學到這,同學們對課題也一定有了新的理解。

  你還能補充這樣的事例嗎?

  四、隨文練筆

  作者運用三個具體事實說明了“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觀點。我們也仿照課文的寫法進行一次小練筆,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比如,“功夫不負有心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團結就是力量”

  ***示課件──小練筆: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功夫不負有心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團結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