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風箏教案

  講述了這篇散文中,有魯迅的兄弟之情,有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連詞多讀幾遍。

  ***1***自讀,互讀。

  ***2***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我來考考你。

  一學生拿著生字卡片,讓另外學生讀出讀音,然後再組詞***如有可能再說一句話***。

  ***2***我來說你來猜。

  出示詞語:

  精心 憧憬 依然 蹤影 似乎 凌空飛起

  大驚失色 千呼萬喚 垂頭喪氣 半沉半浮 翩翩飛舞

  一學生說出詞語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動作***,其餘學生根據他的話或動作,從上列詞語中找出該詞語。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1.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讀後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二、感悟課文,體會“我們”的心情變化

  ***一***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二***找出“我最喜歡的部分”。

  1.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地方。

  2.說出你為什麼喜歡這部分。

  ***1***做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麼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①說一說為什麼喜歡這部分。

  ②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強調“依然”。

  板書:依然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③練習把“雖然„„但是„„”加進“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裡去,進一步體會“我們”快活的心情。

  ***2***放風箏。

  重點句子: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叫著,在田野裡拼命地奔跑。 ①說一說為什麼喜歡這句話。

  ②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反映出“我們”當時快活的心情?

  板書:拼命

  ③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3***找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我們都哭了,在田野裡四處尋找,找了半個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①讓學生分別找出這幾句話,教師出示這幾句話。

  ②學生連起來讀這幾句話,整體體會“我們”當時心情的變化過程。

  ③找出最能表現當時心情的詞語。

  板書: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哭垂頭喪氣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的反思

  《風箏》一課講的是作者兒童時代和小夥伴一起放風箏的事情,文中寫了做風箏、放風箏的快樂,也寫了因風箏丟失焦急失望的心情,而最後又燃起一絲希望。課文充分展現了兒童時代的天真、快樂,也展現了兒童內心對幸福的嚮往和追求。

  教學中我主要應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首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在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在讀中去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的敘述順序。在學生說課文敘述順序時,我沒有一味要求學生對課文做高度概括,也沒有要求語言必須精練,而是充分重視學生的表達慾望,允許他們用自己的話、憑自己讀後的印象將課文的內容按敘述順序講述下來,當然,也鼓勵概括能力強的同學能用簡潔的語言理清作者的敘述順序。

  敘述順序理清以後,再緊扣“快樂”來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那麼,也就是圍繞“孩子們做風箏的時候快樂嗎?放風箏時快樂嗎?找風箏時快樂嗎?”,在“是否快樂”這樣的巨集觀問題的調控下來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情感,在體會中再來讀出自己的感受。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孩子們為什麼在風箏上只寫了名字而沒有寫地址”這個問題產生了爭論,有的說,孩子們生活在農村,人家少,彼此都認識,萬一風箏丟了,很快就會被送回來。可是,也有孩子說萬一別人不認識你,或者風箏飄啊飄飄到城市裡去了,城市人多肯定不認識他們,那風箏不是就送不回來了嗎?還有的說,孩子們希望別人看到自己的風箏或撿到自己的風箏後就可以和自己做朋友。總之,學生對這問題是爭論不休。我是這樣去引導學生呢:作者和他的夥伴將名字寫在風箏上,並給風箏取名“幸福鳥”,那麼,如果丟了,如果也不能被送回來,那麼風箏被別人拿走了真的就是一種損失嗎?是一種痛苦嗎?這樣一引導,我想學生就能想到即使風箏丟了,被別人撿走了,那麼自己的祝福就送給了別人,也把幸福的感受送給了別人,自己的風箏能給別人帶去快樂和幸福,這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