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考語文文言文精選題及答案

  吉林高考語文科目的文言文閱讀是考試的一個難點,要求考生掌握基礎的文言文知識和閱讀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吉林高考語文文言文精選題,供考生閱讀練習。

  吉林高考文言文精選閱讀原文

  申甫傳

  汪琬

  申甫,雲南人,任俠有口辨。為童子時,嘗系鼠媐①於途,有道人過之,教甫為戲。遂命拾道旁瓦石,四佈於地,投鼠其中,鼠數奔突不能出。已而誘狸至,狸欲取鼠,亦訖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語甫曰:“此所謂八陣圖也,童子亦欲學之乎?”甫時尚幼,不解其語,即應曰:“不願也”。道人遂去。

  明天啟初,甫方為浮屠,往河南山東間,無所得。入嵩山,復遇故童子時所見道人,乞其術,師事之。道人瀕行,授以一卷書,遽別去,不知所之。啟視其書,皆古兵法,且言車戰甚具。甫遂留山中,習之逾年,不復為浮屠學矣。

  已而瘞②其書嵩山下,出遊潁州,客州人劉翁廷傳所。劉翁,故潁州大俠也,門下食客數百人,皆好言兵,然無一人及甫者。劉翁資遣甫之京師。甫數以其術幹諸公卿,常不見聽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師,九門皆晝閉。於是庶吉士劉公之綸、金公聲知事急,遂言甫於朝。愍帝召致便殿,勞以溫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願以死自效。”遂立授劉公為協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為參軍,而甫為京營副總兵,然實無兵予甫,聽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窶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術,又長於車,卒不能辦。方擇日部署其眾,未暇戰也。當是時,權貴人俱不習兵,與劉公、金公數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謀先委之當敵,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戰,而會武經略桂敗歿於安定門外。滿桂者,故大同總兵官,宿將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師,愍帝方倚重之。既敗,京師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眾縋城出,未至盧溝橋,眾竄亡略盡。甫親搏戰,中飛矢數十,遂見殺。於是權貴人爭咎甫,而譏劉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歸,竟無理甫死者。距甫死數日,劉公復八路出師。趨遵化,獨率麾下娘娘山,遇伏兵,督將士殊死戰,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選自《堯峰文鈔》卷三十四,有刪改***

  [注] ① 媐***xī***:嬉戲。 ② 瘞***yì***:埋葬 ③ 窶***jǜ***:貧窮。

  吉林高考文言文精選閱讀題目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乞其術,師事之 事: 侍奉

  B.遽薄京師 薄:逼近

  C.聽其召募  聽:聽到

  D.卒不能辦 卒: 通“猝”,倉猝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童子亦欲學之乎 哀吾生之須臾

  B.遂言甫於朝 而恥學於師

  C.勞以溫旨 不賂者以賂者喪

  D.夜引其眾縋城出 其皆出於此乎

  11、以下六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部屬於甫失敗的直接原因的一組是*** ***

  ①甫為京營副總兵,然實無兵予甫

  ②率皆市中窶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術,又長於用車,卒不能辦

  ④權貴人俱不習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戰

  ⑥諸路援兵不至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申甫小時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過狸鼠的遊戲向申甫展示了八陣圖的神奇,本打算傳授給他,但由於年幼無知申甫不願意學習。

  B.申甫學佛不成改學道人所傳兵書,潁州大俠劉廷傳的門客雖然喜歡談論兵法,卻都趕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劉廷傳的賞識。

  C.申甫到京師後屢遭挫折,後得到劉之綸、金聲等人的舉薦,被皇帝召見後授予京營副總兵的官職,申甫非常感動,表示誓死為國效力。

  D.在滿桂兵敗、朝廷遭遇危難之時,申甫親自帶兵上陣殺敵,身中數十箭。為國捐軀,最後卻沒有達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嘆惋。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道人瀕行,授以一卷書,遽別去,不知所之***3分***

  ***2***甫數以其術幹諸公卿。常不見聽信。***3分***

  ***3***於是權貴人爭咎甫,而譏劉公、金公不知人。***2分***

  吉林高考文言文精選閱讀答案

  9、C 聽,聽任,准許。

  10、B  ***A代詞,代指“八陣圖”;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都是介詞,表物件,譯為“向”; C介詞,用;介詞,因為。D代詞,他的;語氣副詞,大概。***

  11、A  ④不是直接原因,而是間接原因。⑥是申甫死後。

  12、C  應該是被皇帝召見後,申甫非常感動,表示誓死為國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營副總兵的官職。

  13、***1***那道人臨走的時候,把一卷書留給了他,就告別離開了,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瀕”、倒裝句式、“之”各1分***

  ***2***申甫屢次憑藉他的本領拜謁各位公卿,一直不被聽從信任。

  ***“數”“幹”,“見”表被動,各1分,“幹”還可以解釋為:拜訪或求取功名等義***

  ***3***在這時權貴爭著責怪申甫,並且批評劉公、金公不能識別人***的優劣***。

  ***“於是”古今異義,“咎”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