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守信的心得

  誠實守信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和人們的交往等 ,都必須倡導和遵循誠實守信。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資料,歡迎閱讀。

  篇1:

  “誠信”一詞,人們說得越來越多。誠信問題,人們也議論得越來越多。誠信,作為道德的重要範疇,就是要求人們在一切生活中,做到實事求是,恪守信用。“誠”即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信”即真實不偽、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其道德要求就是心想、口言、身行一致,即言為心聲、言行一致、實事求是。

  中華民族巍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實支柱。泱泱大國,無時不在以“無塵而不達,無心則不立”的準則規範自己。我說誠信,猶如高空明月,潔人魂、淨其身、空其心、亮其志!誠信是驛站,給勞頓的身心以補給。古往,“商鞅立木樹信”“曾子殺豬教子”的誠信故事家喻戶曉,令人深省,經過千百年的沉澱,在炎黃子孫心中,熠熠生輝,傳神動聽。誠信是最寶貴的美德,是我們取信於人的根本,沒有比信任危機更可怕的了.信任危機是社會的毒素,是我們蔑視誠信所付出的代價,它無聲無息卻充滿負面的能量,足以銷蝕人的勇氣和良善,更會使一個國家,民族喪失最後的團結精神。

  誠信不只是簡單的道德問題,而是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社會的重要資源,它影響著一個人的可信度,一個企業的競爭力,一個社會的和諧性,有了這種資源,一個人可以廣結善友,一個企業可以財源滾滾,一個社會可以溫暖美好,失去了這種資源,一個人會眾叛親離,一個企業會舉步維艱,一個社會會不安。誠信為人,心胸坦蕩天地寬,必能取信於人,立信於人,收到的也是友誼和關愛;誠信做事,必能韌如江流,萬事如意,取得的是功成名就。

  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都要講誠信。日本現在熱衷於入常,為何遭到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的反對?這樣一個篡改歷史教科書歪曲歷史,不承認自己侵略歷史的無信無義之國,何以擔當起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這樣一個不守信義的國家如若繼續一意孤行,得到的只是亞洲人民更大的仇恨,其國際地位休想得到提高。 誠信,像來自遠方的小溪,它清澈見底,可以洗滌萬物。它潺潺不息,可以滋潤每個人的心靈,就像它能洗滌萬物一樣奔流不息。誠信像山峰,它直刺蒼穹,它不會退卻不會畏懼,它可以撐起茫茫天宇,它是大地的甘霖,可能阻擋一切邪惡,可能給乾涸的生命以生動的色彩。誠信像大海擁有廣闊的胸懷,容納五湖四海的朋友。

  我們的國家幾十年以前就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多年以來,我們一直恪守這個原則,不僅為自己贏得了良好的信譽,創造了安定的國際環境,而且吸引了一大批國際企業來華投資,促進了自己的經濟發展,提高了自己的國際地位。

  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通,國無信不穩。誠信不是一個人的事,要靠我們大家共同來身體力行,從生活中每一件事情做起。誠信需要一步步的積累,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多一份誠信,就會少一份醜惡,多一份美好,多一份誠信,就會少一份低劣,多一份和諧;多一份誠信,就會少一份黑暗,多一份陽光。

  作為大學生,應懂得國家培育我們的目的是為了造就高等人才,而高等人才最重要的不是技術,不是文化,而是誠信。民無信不立,誠信才是硬道理。可以說,在我們受教育的這些年中,誠信一直是我們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的一條。老師讓我們誠信應考,誠信做事,誠信做人,但每年在我們的高等大學裡面,又有多少人是靠著舞弊來通過他們大學中的考生的呢?答案不得而知。我在思考,為什麼在我們如此提倡誠信的今天,卻處處爆發者誠信危機。是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親密一些,是否拜金主義不那麼嚴重的時候,我們面對誠信會坦然很多。中國有很多古成語是關於誠信的:一言九鼎、一諾千金、金口玉言、言必信,行必果、還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句我們經常掛在口頭上的口頭語,可以說,這些成語在很好的教育我們,如何誠信、怎樣誠信,但似乎,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就是少了誠信的基因。 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做一個有誠信的人,把誠信作為為人之本,不斷追求,不斷努力,當我們向別人提起我們,當別人向別人提起我們的時候,我們可以讓自己問心無愧,讓別人心悅誠服的豎起大拇指:我是一個有誠信的人!

  篇2:

  曾經讀過一本書,是關於美國人的消費,書上說:美國人都是在花未來的錢,而享受現在。我就有些迷惑不解了,既然美國人都是“舉債度日”的,一旦出現了無賴的山姆小子不肯還錢怎麼辦?後來我又另外的一些書,這個謎團才解開。原來美國有個信用局,若是某君出現信用違規,即通知各大銀行,封殺他所有的借款,此招是以使其無立身之地。據說,某些罪犯不怕違反法律,卻獨獨不敢得罪信用局。

  這讓我想起了中國的誠信問題。本來,中國是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誠信一向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美德,“人無信而不立”、童叟無欺的故事薰陶了我們幾千年。然而,近年來,信用違規的事情卻不絕於耳。中國有個報社曾做過調查,信用危機位居腐敗之後成為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危機導致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增加15%。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恐懼。試想,生活在一個無信用的社會中,你的眼睛還可以相信誰?衣食住行,你在消費之前必須確認:這些是否假貨?商家是否在“宰”你?

  無信用行為的蔓延,使企業之間心存猜疑,使電子商務難於全面執行,徒然增加本可避免的生產成本,從而導致競爭力下降。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美國的信用局不失為一個好參考。其關鍵在於,建立一個信用懲罰機制,用信用機制和國家強制力雙管齊下,對信用違規事件,用經濟手段加以懲罰,用國家手段加以監督,來促使信用良性執行。信用問題,不能僅靠古代傳統的“德”和“禮”來解決,必須用一個健全的機制加以完善,一旦某人出現信用違規,信用機制讓他在社會上寸步難行,試想,這時誰還敢當不法奸商呢?

  其實,信用,不僅牽涉到經濟領域,實際上,它最終影響的,還是人心。試問:有誰願意生活在一個毫無安全感、終日人心惶惶的國度。一個人的信用,反映的是他自身,而一個社會的信用,反映的卻是民族的精神素質。一個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守信用的國家,才能為國際所信賴。最後,我想起了一位哲人的話:要使一個民族所有人都有信用,那未免過於天真;而若連守信用的人都找不出,那又未免過於墮落。

  篇3:

  誠信,簡而言之,是誠實信用的簡稱。誠信是一種個人美德,更是一種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在現實社會中,誠信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和經濟交往中應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

  我們需要誠信,我們呼喚誠信,誠信是美麗的,因為它給世界帶來了溫暖的陽光;誠信是微小的,它只需要佔據心靈中一個很小的角落,就溫暖了人們整個人生;誠信是脆弱的,只要一場暴雨,就足可使它香消玉殞。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之道。“誠信”實際上也是一個人對自己言行負責任的體現,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下面結合自己平時工作經驗,對中學生的誠信教育,談一些點滴體會。

  一是起點要低。中學生涉世不深,心地純潔,沒有複雜的生活經歷和豐富的人生體驗,一些大道理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晦澀難懂。因此,教育時,應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比如,以“不說謊話,做個誠實的孩子”入手,使他們懂得這是誠信品格的最基本要求。不說謊話,就要說真話,說實話,如承認自己的錯誤、敢於說出事情的真相,既不自欺,也不欺人

  二是內容要實。誠信教育要從小事抓起,抓點滴,才能知微見著,正所謂“教育無小事,處處能教育”在我們的小學教材中有很多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素材,通過形式多樣的方法,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當教師根據教材舉徵引申、補充事例時,也需要著眼於學生的生活實際,用學生看得見、想得出的事例來激起共鳴,求得認同,特別是用學生身邊的鮮活事例來進行教育,以產生"親近感",這樣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不食人間煙火"的超凡脫俗式的空洞說教,更應當廢棄。

  三是針對性要強。在實施誠信教育的過程中,首先要針對學生道德實踐中的錯誤認識和行為,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如有些學生認為做錯事情的時候,自己能夠主動承認就是誠實的表現,幫別人隱瞞錯誤則是講義氣的表現,教師在教育時要深挖產生這種錯誤認識的根源,利用學生熟悉的事例,通過學文明理,使學生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講義氣,而他們所認識到的義氣,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隱瞞別人的錯誤,是袒護,是包庇,是最不講義氣。其次,針對現在學生比較流行的享樂主義思想、虛榮心理、失寵失重心理、嫉妒心理等不良表現,教師要及時進行教育引導,結合課文教學、典型事例,辨析討論,讓學生明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真正讓“誠信”成為時時、事事、人人的行為準則。

  四是要循序漸進。在進行誠信教育時,應根據班級情況、學生年齡特點,在教育內容上體現教育目標的遞進性,低年級以"不說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西、撿東西要還"為主,

  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通,國無信不穩。誠信不是一個人的事,要靠我們大家共同來身體力行,從生活中每一件事情做起。誠信需要一步步的積累,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多一份誠信,就會少一份醜惡,多一份美好,多一份誠信,就會少一份低劣,多一份和諧;多一份誠信,就會少一份黑暗,多一份陽光。

  誠信教育是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之一,是提高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我們每老師應該立足於學生實際,結合身邊的點滴事例,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為新世紀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