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考試模擬題講解

  申論是國家錄用公務員的重要考試科目,那麼公務員申論該怎麼複習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考生模擬練習。

  公務員申論考試模擬題:樹立正確的事業觀

  【練習題】

  近年來,有關高校才子另闢蹊徑創業的事件不斷在媒體報道並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前有北大才子陸步軒和陳生賣豬肉的故事,後有90後北大法學碩士張天一在北京開米粉店的報道。有關“名校畢業生賣豬肉賣米粉,是否屬於人才浪費”的爭論,至今沒有停歇。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今年最高領導層不斷提到的字眼,結合上述事件在社會上的爭論,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拋開吸引眼球的新聞要素,此類事件引人關注,其實隱含著社會對於“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就業關切。不可否認,從全國一流高校走出來的畢業生,往往具有優秀的綜合素質,相應的,社會對他們的關注和職業期待也會更高。因此,一旦選擇了“不走尋常路”,就難免會遭遇誤解、質疑甚至是否定。

  【典型欲揚先抑的開頭。在表明觀點之前,先從普通民眾對社會事件的看法保持一定程度的諒解:就業不走尋常路,難免會遭到誤解,不必在意。】

  然而,當我們關注“名校畢業生”的標籤時,其實更應該拋下固有的身份成見,站在長遠的角度思考問題:無論是在熟悉的領域內深耕、充分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還是跳出專業侷限、另闢蹊徑,他們都是在靠自己的努力實現人生理想。不管一開始是因生活所迫,還是經過長期思考後慎重決定,選擇本身就反映了他們對於職業和人生的思考。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樹立正確的事業觀,擇業觀,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段提出觀點,就業應該結合職業和人生的思考,不管怎麼選擇,都是靠自己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提出觀點:要在職業生涯中,樹立正確的事業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社會活力的激發,需要各行各業的參與和推動。這裡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貴賤可論,所有為家庭幸福默默打拼,為社會福祉努力奮鬥的勞動者,都值得我們佩服和尊敬。賣豬肉也好,賣米粉也罷,肯下功夫、花心思,同樣能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更何況,服務行業還有大片的市場空白,等著有識者來填補。從這個意義上說,在職業探索的過程中品嚐人生百味,調整奮鬥方向,或許比單純找一份能幹卻並不熱愛的工作,更有意義。

  【意義分析,從社會活力、家庭幸福和職業發展的角度,指出多方位選擇工作的重要性。】

  客觀地看,近些年來,就業環境正朝著多元、寬容、自由的方向不斷髮展,鼓勵嘗試、允許失敗的社會氛圍,也為“初生牛犢”們平添了幾分信心和膽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湧動,年輕人不必擔心創意沒有足夠的施展空間,無論體制內外,工作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已漸漸成為擇業者的一種共識。創業、就業觀念的悄然變化,從一個側面說明,人們實現自身價值的方式正在變得日趨多樣。

  【結合社會新現象和國家政策,指出當前就業觀念正在出現的新氣象,並進一步提出核心觀點:工作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

  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只要有想法、有本事、有規劃,誠實守信、合法經營,即便沒有闖出什麼名堂,但能從社會的大鏡子中看清自己的優劣勢所在,找到更契合實際的發展道路,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站在路邊的人們,不妨多給他們一些鼓勵的掌聲——畢竟,允許成功的不同形式,也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體現。

  【結尾從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高度總結提升,讓大家多給勇闖不同職業的人掌聲,又呼應了材料內容,非常漂亮。】

  公務員申論考試模擬題:生活方式綠色化

  【練習題】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首次提出“綠色化”,並強調“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力戒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生活方式綠色化可謂一個全新的話題,請你談談對生活方式綠色化的看法。

  【參考答案】

  曾幾何時,“拯救我們的資源、拯救我們的環境”,成為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共同吶喊。作為生活在環境中的個人,生態環境的日趨向好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實際行動,生活方式綠色化是每個人對生態文明建設最根本的義務和責任。

  【開頭表態:指出生活方式綠色化的背景,從而肯定國家這一政策的重大意義,提出觀點,生態方式綠色化是個人根本的義務和責任。提出背景+觀點的形式,是基本又常用的開頭答方式。】

  生態文化歸根結底就是一種價值觀,只有良好的生態文化才能營造良好的生態氛圍,才能反作用於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古以來,我國對綠色生活就有樸素認識,人們也一直在踐行著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生活理念。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抱朴見素、少私寡慾”,荀子的“從人之慾,則勢不能容,物不能贍”,孟子的“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留下的寶貴財富。這對當前的生活方式綠色化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分析部分,從歷史文化的高度,提出綠色生活方式的文化源遠流長,並無本之木。】

  事實上,生態文明的建設最終將體現於人的行為方式。變革全社會的生活方式,對節約環保影響巨大,會產生難以估量的綠色效益。當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低碳綠色、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力戒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已是形勢使然、民意所指、民心所向。

  【分析部分,從現實生活出發,指出推出綠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好的生態環境等不來、喊不來,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奮鬥。要切實樹立“綠色化”的生活理念,著力解決影響人們生活方式的最深層次的生態文化問題。因此,大力倡導“綠色化”的生態文化,社會生活才能有良性氛圍,生態環境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每個人都應自覺承擔起建設生態文明的責任。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少開一天車、多種一棵樹,參加各種公益組織活動,通過綠色消費、綠色出行和綠色居住等行為,營造一個“綠色生活”氛圍。

  【提出對策措施,指出如何讓生活方式綠色化:一方面倡導綠色生活文化,另一方面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對生活在自然生態裡的我們而言,“綠色化”就是我們每天呼吸的新鮮空氣、必喝的淨水和滿眼的天藍地綠。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只有政府和公眾共同努力,才能讓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綠色願景永駐,才能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好未來。

  【結尾總結提升,適當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