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野園圖記閱讀練習及答案

  《半野園圖記》是清代作家劉大魁的一篇諷喻文章,《半野園圖記》曾作為上海2006年的高考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半野園圖記》文言文閱讀材料原文

  半野園圖記

  劉大魁

  半野園者,故相國陳公說巖先生之別墅也。相國既沒,距今十有餘年,園已廢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薈萃,足以誤日;欄檻之回曲,足以卻暑雨而生清風;樓閣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氣,如相國在時也。

  庚戌之春餘友杭君大宗來京師寓居其中餘數過從杭君圍以識半野園之概而是時杭君之鄉人有陳君者亦寓居於此。已而陳君將之官粵西,顧不能意情此園,令工畫者為圖,而介杭君請余文以為之記。

  夫天下之山水,攢蹙緊積於東南,而京師車馬塵囂,客遊者往往縈纖鬱悶,不能無故土之感。陳君家杭州,西子湖之勝甲於天下。舍之而來京師,宜其有不屑於是園者;而低徊留連之至不忍以去,則陳君於為官,其必有異於俗吏之為之已。雖然,士當貧賤,居陋巷,甕牖繩樞自足也;間至富貴之家,見樓閣欄檻花木之美,心悅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脧***jǔan剝削***民之生而不顧,此何異攻揉劫奪之為者乎?然則,陳君其慕為相國之業而無慕乎其為國,可也!

  《半野園圖記》文言文閱讀題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A.足以誤日 誤:通“娛”,娛樂

  B.足以卻暑雨而生清風 卻:使……退卻

  C.餘數過從杭君 過:拜訪

  D.顧不能意情此園 顧:顧念

  2.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攢蹙緊積於東南 B. 而介杭君請余文以為之記

  西子湖之勝甲於天下 思以逞其欲

  C.欄檻之回曲 D.宜其有不屑於是園者

  已而陳君將之官粵西 此其志不在小

  3.下列各句中省略成分補充正確的一項是*** ***

  A.{陳君}不能無故土之感 B.{杭君}舍之而來京師

  C.{半野園}如相國在時也 D.{杭君}令工畫者為圖

  4.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半野園是前相國陳說巖先生的別墅。相國去世十多年後,園子已廢棄而挪做他用。裡面的花草樹木,欄杆樓閣,賞心悅目,境界和當年相國活著時一樣。

  B.杭君來到京城,住在半野園,我因為多次造訪他,對園子也比較瞭解。杭君的同鄉陳君也寄住在這裡。不久杭君要到粵西做官,對這個園子留戀不捨,就讓善於作畫之人把它畫出來。

  C. 本文是陳君通過杭君介紹,邀請作者特意撰寫的。作者希望陳君能夠像陳相國那樣,努力建功立業,而不要一味貪戀富貴生活。

  D.“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脧民之生而不顧,此何異攻揉劫奪之為者乎?”這句話應辯證地看:不要置民生於不顧,這在當時和現在都有積極意義;但“得志”的“志”從歷史的角度講,有一定的侷限性。

  5.***1***將下面文言文中畫線的部分用斜線斷句

  庚戌 之 春 餘 友 杭 君 大 宗 來 京 師 寓 居 其 中 餘 數 過 從 杭 君圍 以 識 半 野 園 之 概 而 是時 杭 君 之 鄉 人 有 陳 君者 亦 寓 居 於 此

  ***2***翻譯下面兩句話

  1、舍之而來京師,宜其有不屑於是園者

  2、然則,陳君其慕為相國之業而無慕乎其為國,可也!

  《半野園圖記》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1、D***顧:但是***

  2、A***A在 B連詞,用來/介詞,用***它*** C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動詞,往 D語氣副詞,表揣測/他的***

  3、C***A客遊者 B陳君 D陳君***

  4、B***是陳君要到粵西做官。***

  5、***1***庚戌之春/餘友杭君大宗來京師/寓居其中/餘數過從杭君/圍以識半野園之概/而是時/杭君之鄉人有陳君者/亦寓居於此

  ***2***1、捨棄家鄉勝景來到京城,應當對這個園子是不屑一顧的。***注意“舍、宜、是”的翻譯***

  2、那麼陳君羨慕相國的家業而不仰慕相國一心為國品質的心思,就可以知道了。***注意“慕、業、為國”的翻譯***

  《半野園圖記》文言文參考譯文

  半野園,是前相國陳說巖先生的別墅。相國去世.距今已有十多年了。園子已廢棄而挪做他用。可是裡面薈萃的花草樹木,足以令人賞心悅目;憑靠於迴環曲折的欄杆上.足以躲避熱天時的大雨,沐浴那陣陣清風;高高的樓閣,足以令人飽吸西山的爽氣,這種境界和當年相國活著時是一樣的啊。

  庚戌年的春天,我的友人杭大宗來到京城。住在園子裡,我多數造訪杭君。對園子也瞭解個大概、這時,杭君的同鄉陳君也寄住在這裡。不久陳君要到粵西做官.對這個園子留戀不捨,就讓善於作畫之人把它畫出來,同時通過杭君讓我來寫下這篇文章。

  天下的山水風景多聚集在東南,京城車馬喧囂,他鄉之客往往感到煩悶,找不到故土的感覺。陳君家在杭州,西湖美景甲天下。捨棄家鄉勝景來到京城,應當對這個園子是不屑一顧的。***比他家鄉西湖的景緻差遠了***,但陳君卻對此園徘徊流連不忍離去,那麼可知陳君做官,必定有和其他平庸官吏不一樣的地方。雖然這樣,士人當初多能安心在貧苦環境中生活,就是窮得用破甕來當窗戶,用草繩來檢門軸也會感到滿足得很;若碰到偶然機會來到富貴之家,看見華關的樓閣欄檻花木,就會心中喜悅倍生羨慕之意。要是有一天得志的話,就會想著放縱自己的慾望,就會達到剝削人民不顧民生的地步,這同攻擊劫掠民眾的做法,有什麼不同呢!既然這樣,那麼陳君羨慕相國的家業而不仰慕相國一心為國品質的心思,就可以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