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寫景作文關於日出

  太陽還沒出現,但極富層次感的雲彩已遍佈整片藍天,無意中瞥見一朵潔白無瑕、酷似一條騰淵的潛龍,飛揚著鱗爪的彩霞煞是好看,日出真美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黃山1月份日出的大致時間是7點出頭。距北海最近看日出的高地就是北邊的獅子峰,走路20分鐘,都是上山的路。6點剛過,急急忙忙起來看外邊是不是晴天,結果滿天星斗,於是趕緊出發了。

  淡季山上本來人就不多,起早看日出的更少。路上幾乎沒碰到什麼人,和原先設想的摩肩接踵、爭先恐後大不一樣。經過獅林大酒店,那裡的客人加入進來,路上人才多了些。不多時接近山頂了,上面已到了4、5個人,合算下來,統共不超過20人的樣子。即便如此,狹小的頂峰仍很擁擠。 想到旺季時很多人為了佔到好的位置,乾脆通宵佔住在峰頂不下來;後來的人即便起的再早,也是很難擠上去了。那又是個怎樣的情景呢?

  遠處的天邊漸漸亮起來,很慢。看看錶,還有20多分鐘要等。發現峰頂北側倒沒什麼人,於是小心翼翼地蹭過去,下到一塊大岩石背後較低的一小塊平臺上,向北放眼望去,竟然就是有名的“猴子觀海”了!連忙按下快門,算是意外收穫。

  這時人群一陣騷動,紛紛站起身來朝東方的天際眺望,日出時刻就要到了。我趕緊擠回原來的位置,順著眾人的指指點點看過去,東方的天已紅成一片,卻看到太陽的輪廓被前面的始信鋒擋住了。看來我們這撥人觀日出的位置沒有選好,已經不可能抓住“一輪紅日從雲海中騰越而起“的那種壯觀了。大家在老大的不情願中又紛紛卡查卡查的拍起照來。日頭終於在始信峰頂露出半張臉,已經由紅轉白,天色接近大亮。群峰的金色大部褪去,恢復到白天常見的樣子。沒有觀賞到完整的日出,不過,日出給人的最本質的感覺還是深深體味到了:我們在靜靜地旁觀著大自然在新舊兩個世界間進行著的壯麗無比的轉換。有人曾把日出的過程比喻為一種生命的”孕育“過程,想想很貼切。東方初白前那短暫的黑暗中的期待很像是我們在母體中的體驗;旭日陡然”噴出“的剎那正是生命降臨的瞬間,而現在周圍的世界已經清晰於我們的眼前——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幾年前,也是冬天,也是春節,大年初二,我和一個朋友在泰山玉皇頂上看日出。那時苦寒,山頂的旅店竟然沒有供暖,也沒有水,因為高處的地下水已經結冰。早晨醒來,竟發現放在桌子上的半瓶礦泉水已經凍硬!裹著旅店提供的軍大氅的我們仍然凍得哆嗦,回來看那時的留影,簡直兩個行將木的社會流浪人員,慘不忍睹。

  還會來黃山的,下次選個暖和的日子。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非常清靜,船上只有機器的響聲。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範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不轉眼地望著那裡。

  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衝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時太陽走進了雲堆中,它的光線卻從雲裡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這時候要分辨出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倒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天邊有黑雲,而且雲片很厚,太陽出來,人眼還看不見。然而太陽在黑雲裡放射的光芒,透過黑雲的重圍,替黑雲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後來太陽才慢慢地衝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雲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發亮的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麼?

  篇2

  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北戴河。為了觀日出,媽媽叮囑我早點睡覺,說明天早晨四點半就要起床。我讓爸爸調好鬧鐘,早早睡下,可心裡老是興奮得睡不著。

  凌晨四點,我被門外一陣忙亂的聲音驚醒。窗外有人激動地喊著:“快點兒,看日出去!”我急忙翻身下床,披上賓館的大浴巾,和爸爸、媽媽急忙下樓,隨著夜幕中的人群向海灘湧去。

  海灘離賓館很近,出了賓館大門只轉一個彎就到了。這時,海灘上已經站滿了早起的人群。他們有的翹首張望,有的三三兩兩的在揀著貝殼,有的在忙著準備自己的照相機和攝像機…

  我站在鬆軟的沙灘上,極目遠眺,海水一片黑暗,只有海浪在“嘩嘩”的、永不停歇的衝擊著沙灘。海風帶著淡淡的、鹹鹹的魚腥味迎面撲來,讓人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忽然,人群有點躁動。我抬頭望去,在大海深處,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片魚肚白。天色慢慢亮了起來,星星也不見了。不知什麼時候,天邊出現了一條桔黃色的綵帶,細細的、長長的,就像橫在天水之間的一條彩河。慢慢地,天上的雲朵也燃燒起來,就像火紅的木棉花一樣。這時,人群沸騰了。人們像潮水一樣的向海邊湧去,好像要離太陽近些、更近些……

  在人們的期待中,太陽慢慢地露出海平面。開始,只是一條細細的紅線;接著,又像個害羞的孩子,露出細細的、紅紅的眉毛;慢慢地,又露出月牙般的笑臉……

  這時,海水紅了起來,就像燃起了熊熊的大火。太陽一點一點地向上挺著,好像十分的吃力。你目不轉睛地看著它,它好像走得很慢;你稍不留意,它就向上升起了許多。當太陽完全升出海平面的時候,它的形狀看起來就像一個煮熟了的雞蛋黃一樣。它發出的光芒很柔和,既不刺眼,也不強烈,照在人的身上,感覺特別的溫暖。

  這時,海灘上的閃光燈不停的閃動,人們都在用一個姿勢在拍照。人們站在不同的位置,紛紛伸出左手,手心朝上。這樣拍出的照片,每個人都把那紅紅的太陽託在了自己的手上。

  這時的海面,萬道金光,好像有千條金蛇在狂舞,有萬條鯉魚在跳躍;這時的天空,霞光萬道,萬紫千紅的彩雲千姿百態,變化無窮,時而像匹駿馬,時而像頭山羊;時而像獵人射獵,時而又像一群頑皮的孩子在嬉耍……

  看到這如此壯觀的場面,我忽然想到老師教過我們的一句話:“陽光是生命的母親,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是啊,人們這麼熱愛陽光、熱愛海洋,不就是熱愛生命,熱愛人類,熱愛我們這個萬紫千紅的世界麼!

  篇3

  太陽還沒出現,但極富層次感的雲彩已遍佈整片藍天。無意中瞥見一朵潔白無瑕、酷似一條騰淵的潛龍,飛揚著鱗爪的彩霞煞是好看,在蔚藍的天空中它爭分奪秒,每分每秒都變幻得讓人難以捉摸。眾多瞬息萬變的雲彩反倒為藍天添上了絢麗奪目的一筆。也許是因為起地太早,眼皮開始打起架來。我幾欲先走,轉身時忽然瞧見稀薄的雲霄中藏著害羞的太陽。它紅著臉,躲在雲層之中,偷偷地俯視著地球上的一切生靈。

  幾經周折上了山,便抬頭仰望天際。西半天還是湛藍色時,東面的空中已出現了絲絲光亮。遠處房屋的背後隱著一道淺紅色的光彩。待我取來紙筆,決定記下這一美景時,那道淺紅的光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硃紅中透著金光的雲霞。原本絲絲的光亮趨走了另外一頭的那片黑暗,使得整個兒天穹都亮了起來。雖然太陽還未拋頭露面,但它一定已躍出了太平洋的海岸線——因為日光照在紙上泛出了淡淡的紅光。

  我轉回身去,再次翹首,見那冉冉上升的太陽有如一乳虎般的少年向著前方不停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