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與飲食

  秋季氣候由熱漸寒,人體的生理活動也由外向活動轉為內斂收藏,雖然秋高氣爽,但氣候乾燥,天氣變化不定,早晚溫差大,那麼秋季飲食方面該怎麼樣安排才能養生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秋季養肝食療

  1、清蒸帶魚

  材料:舟山鮮帶魚段150克,腐竹幹30克,筍片10克,蔥絲15克,小蔥花5克;調料:鹽1克,植物油45克,生抽醬油40克。

  做法:將帶魚段去骨,加入筍片備用;將腐竹幹用60℃溫水浸泡發開;將發好的腐竹鋪底,將備好的帶魚放上鹽1克、油10克上蒸籠蒸6分鐘;放上蔥絲、小蔥花,淋油配生抽即可。

  2、蔥花香芋

  材料:浙江俸芋400克,蔥花30克,番茄醬100克,糖200克,醋100克,生粉50克,植物油150克。

  做法:將俸芋400克去皮切成長1釐米大小的方形塊;將改好方丁上籠蒸8分鐘,出籠晾涼備用;將蒸好的方丁淋上生粉50克,上爐用植物油150克,100℃油溫將芋頭方丁炸至黃色;將番茄醬100克,糖200克,醋100克混合煮汁;混合炒制即可。

  3、金蒜地瓜藤

  材料:蒜茸50克,地瓜藤400克,植物油30克,鹽5克,料酒3克。

  做法:將地瓜藤去老根洗淨備用;將蒜茸洗淨備用;上爐用植物油30克、放入蒜茸炸至金黃色,放入地瓜藤翻炒,加入鹽5克,料酒3克即可。

  4、香麻蔗苗

  材料:甘蔗幼苗350克,黑芝麻5克,花椒5克,辣椒10克,鹽5克,料酒10克,大料3克,辣椒油10克,花椒油5克。

  做法:將甘蔗幼苗外皮去掉;爐上燒熱水,放入鹽5克、料酒10克、大料3克、花椒5克、辣椒10克、甘蔗幼苗350克;將甘蔗幼苗撈起瀝乾水分,加辣椒油10克、花椒油5克、黑芝麻5克碼放即可。

  5、銀耳百合香蕉羹

  材料:幹銀耳20克,鮮百合100克,香蕉2根,枸杞、冰糖適量。

  做法:將幹銀耳浸泡,摘去蒂梗,洗淨,蒸30分鐘;鮮百合去蒂洗淨,香蕉去皮切片;將以上食材同放燉盅內,加枸杞、冰糖、水適量蒸30分鐘即可。

  6、風慄殼淡菜煲豬瘦肉

  材料:風慄殼40克***中藥店有售***、淡菜30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一起放進瓦煲,加入淨水2500毫升***約10碗***,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7、綿陳夏枯草煲豬瘦肉

  材料:綿陳20克、夏枯草25克***中藥店有售***,蜜棗3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藥材稍浸泡、洗淨;蜜棗去核;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淨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

  秋季健康準則

  1、葷素搭配

  葷素搭配平衡可以激發人的食慾,保持營養平衡。其中食用魚肉比食用豬、牛、羊肉與家禽肉更好。此外,冷熱菜餚的口味要甜鹹巧調理,五味俱全才會胃口大開。

  2、粗細搭配

  要適當吃些粗糧和粗纖維食物,做到粗糧、細糧搭配,以幫助消化。

  主食花樣要多,饅頭、水餃、米飯都有才好,粥、湯、甜飲等品種也要經常變換,力求口味多樣。

  3、肥瘦搭配

  葷食應少而精,肥瘦搭配,以瘦為主。口味要清淡,可多選擇牛肉、狗肉、兔肉、鴿肉、豬蹄、肉皮凍、雞鴨鵝爪等,以及海鮮類。魚、肉的製作最好以清蒸為主,少吃油炸、火烤。

  4、日夜搭配

  節日裡,人們為了玩個痛快,常到深夜甚至通宵達旦,因此免不了吃點夜宵。由於白天飲食豐富,夜宵吃點饅頭、包子、麵條或喝點牛奶等熱飲即可,既充了飢,又不傷脾胃,還有利於睡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