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茶配方大全女

  冬季養生是四季養生的收官之作,也是又一個四時養生開始之前的奠基工作。那麼冬季女性養生茶有哪些推薦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冬季養生茶推薦

  一、荔枝綠茶

  材料:荔枝幹6枚,綠茶3克。

  做法:將荔枝幹去殼後,與茶葉一起入杯,沸水沖泡,燜5分鐘即成。每日1劑,分2~3次沖泡,代茶飲用,食荔枝肉。

  功效:益腎養顏、壯陽溫中。適用於性慾減退、面色萎黃患者。

  二、芝麻糖茶

  材料:芝麻3~5克,綠茶0.5~1克,紅糖25克。

  做法:芝麻炒熟研末,與紅糖、綠茶一起,用沸水沖泡5分鐘即可。每日1劑,分3次溫服。

  功效:滋潤五臟、滋養肝腎、延緩衰老。適用於肝陰虛頭暈、腎陰虛耳鳴,四肢無力、面板乾燥、頭髮乾枯、婦女乳少者。

  三、紅棗桂花茶

  材料:紅棗100克,糖桂花3克,茶葉10克,白糖30克。

  做法:先將紅棗洗淨,入鍋後加水1000毫升,煮至紅棗熟爛,再加入茶葉、白糖、桂花,待沸後即成。代茶飲用,並可食棗。

  功效:養血順氣、健脾和胃。適用於血虛所致之頭暈目花、面色萎黃者。

  四、玫瑰圓肉茶

  材料:玫瑰果3克,桂圓8顆,洛神花2克,幹玫瑰花2克,白冬瓜糖10克,水300毫升。

  做法:

  1、先將桂圓清洗、瀝乾,備用。

  2、然後在鍋里加水煮沸,再放玫瑰果,玫瑰花,洛神花進去蓋蓋,煮3~5分鐘。

  3、最後加入白冬瓜糖、桂圓拌勻即可。

  功效:玫瑰花及洛神花玫瑰果加起就是活血美容茶,而桂圓及白冬瓜糖則調味及養氣功效;在此茶中,若加入法蘭西玫瑰,則能緊緻面板及淡化皺紋。

  五、補血養生茶

  材料:綠豆30克,紅棗30克,紅糖適量,清水500ml。

  做法:

  1、把綠豆和紅棗清洗乾淨後瀝乾水分備用。

  2、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將綠豆和紅棗下入鍋中,以大火將其煮熟後轉為小火,煮到豆爛。

  3、加入適量紅糖,過濾殘渣取湯汁飲用。

  功效:如面有菜色可每天飲用一杯,半個月就能擁有好氣色。縁豆清涼解渴,具有清熱消暑、利尿、潤喉止渴、明目降壓的作用。

  六、消斑補髒養生茶

  材料:黑芝麻30克,核桃仁30克,豆漿200ml,牛奶200ml,蜂蜜適量。

  做法:

  1、把黑芝麻和核桃仁清洗乾淨後,研磨成粉末。

  2、把豆漿和牛奶倒入鍋中煮熱。

  3、再把研磨好的黑芝麻、核桃仁粉加在豆漿牛奶中,攪拌均勻後再加入適量蜂蜜即可飲用。

  功效:每天飲用消斑補髒養生茶,可起到淡化雀斑、滋潤肝肺的作用。芝麻是抗衰老食品,芝麻按顏色可分為白芝麻、黑芝麻、金芝麻,功效也各有不同。芝麻小小的身軀卻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

  冬季養生吃什麼好

  枸杞

  養肝明目。冬季是補腎的好季節,而枸杞是補腎佳品。枸杞性味甘平,歸肝、腎經,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對腎臟和肝臟都是寶。在空氣乾冷的冬季,眼睛易乾澀、流淚,常吃枸杞還能緩解這些症狀。

  大棗

  補中益氣。大棗對身體好處不少,民間有“一日吃仨棗,一生不顯老”的說法。中醫認為,大棗性味甘溫,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補品。它富含鐵元素,可促進血液迴圈,病後體弱、貧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都適合用大棗調理身體。建議把紅棗在鐵鍋裡炒黑後泡水喝,可治療胃寒、胃痛。紅棗水裡加入桂圓,可作為茶飲,有補血、補氣的功效。

  當歸

  活血祛寒。天冷時食物能幫人體禦寒,1800多年前的中醫經典著作《金匱要略》中,就有一款特別適合寒冷季節食用的“當歸生薑羊肉湯“,主要成分之一當歸,被歷代醫家譽為“血中聖藥”。當歸性溫,入肝、心、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當歸並非只適合女性使用,凡是血虛、血瘀的病人,表現為血虛頭痛、頭暈心悸、面色萎黃、跌打損傷、面板感染、血虛腸燥便祕、虛寒腹痛等,都可一試。

  白蘿蔔

  去火化痰。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十一月蘿蔔賽人蔘”。白蘿蔔是冬季的時令蔬菜,也是養生的好食材。中醫把肺看做“嬌髒”,是外邪首先侵襲的地方,立冬後需特別呵護。白蘿蔔性涼,味甘辛,歸肺、胃經,對肺胃有熱、痰多、氣脹食滯、消化不良、大小便不暢的人尤其適用。在食用上,它有兩個最佳搭檔:如想發揮止咳效果,就將白蘿蔔和冰糖搭配,共同達到除痰潤肺、和中止咳的作用;如想抑制咽喉發乾、疼痛的症狀,可把白蘿蔔與青果煎煮後當茶飲,能很好地緩解肺胃熱盛引起的咽喉腫痛。

  紅糖

  化瘀散寒。冬季強調溫補,紅糖性溫、味甘,入脾經,能“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具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緩解疼痛的功效。對體寒虛弱、造血功能下降的老人,尤其是大病初癒者,紅糖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物美價廉的補品。而且,紅糖是未經精煉的粗糖,保留較多維生素和鐵、鋅、錳等礦物質,營養價值較高。

  黃芪

  益氣固表。冬日裡,天氣驟寒,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隨之而來,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也需增強體質。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黃芪向來被認為是益氣固表的能手,其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尤其擅長補氣,非常適合上述兩類人服用。黃芪有“補而不膩”的特點,適當服用有助增強體質,緩解乏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