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一般多長時間

  鍼灸是中醫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特別是對一些慢性疾病治療效果非常顯著,鍼灸治療有很多注意事項。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鍼灸多長時間最好

  一般掌握在30分到45分鐘,時間上,如果時間過短,氣血還未到達針刺之處即取針,則根本達不到治療的效果。如果針刺時間過長,或連續治療時間過長,如果不在治療時根據天氣實際情況對病人實施補氣,那就會造成傷氣。這時病人會出現氣短,無力等諸多症狀,那麼哪些人不適合鍼灸呢?

  1、不可逆性的器質性病變以及較為嚴重的器質性病變。例如:老年性痴呆中大腦變性、腦萎縮而致的Alzheimer‘病療效不明顯。其他的如:小兒阻塞性腦積水、腦幹型運動神經元疾病、腦幹卒中、肝豆狀核變性、惡性貧血、敗血症、多囊腎、卵巢囊腫、嚴重靜脈曲張、骨折後錯位、寄生蟲病、精神系列的疾病等。

  2、某階段不宜用鍼灸治療的病症:比如中風中的廣泛性大範圍梗塞或者大面積出血的急性期、支氣管哮喘併發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等。

  3、婦女懷孕三個月者,不宜針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懷孕三個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針刺。至於三陰交、合谷、崑崙、至陰等一些通經活血的腧穴,在懷孕期亦應予禁刺。如婦女行經時,若非為了調經,亦慎用針刺。

  4、小兒囟門未合時,頭項部的腧穴不宜針刺。

  5、常有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針刺。

  6、面板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不宜針刺。

  鍼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面板破損的人群不宜使用,如面板感染、潰瘍、瘢痕等皆不可針刺。

  2、粘膜組織和腫瘤部位不宜針刺。

  2、2歲以下小兒的面板十分為稚嫩,一般不建議施針。另外,嬰幼兒的囟門部、風府穴、啞門穴等禁針。

  3、過於疲勞、精神緊張、飢餓、飽食者皆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該儘可能選擇臥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4、懷孕的婦女在針刺背部時不宜過猛、過快。對於腹部、腰骶部及可能引起流產的穴位如合谷、三陰交、崑崙、至陰等禁止鍼灸。

  5、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血友病等或其他有自發性出血者,不宜針刺。

  6、各種敏感區域,如胸背、眼區、腎區、項部、腸梗阻、胃潰瘍患者的腹部,尿瀦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並且注意把握針刺的深度,防止誤傷重要臟器。

  7、針刺對大部分病症都有較好的效果,但是對於一些急重病,如中風,不可妄自按照書中的知識施針,以免發生不可避免的意外。

  鍼灸的作用有哪些

  1、疏通人體經絡

  按照中醫的說法,人體中含有眾多的經絡,支撐起人體的日常動作。所以說,經絡對於人體非常的重要。鍼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經絡,幫助其恢復順暢並且正常工作,這也是鍼灸的基本功效之一。

  如果人體內經絡不暢,那麼氣血的執行就會受到阻礙,所以容易出現身體疼痛、關節麻木、腫脹等現象。

  2、調和陰陽

  除了疏通人體經絡的作用之外,鍼灸的作用還包括的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這也是鍼灸、中醫的最終目的了。身體不舒服出現疾病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歸根結底都是人體出現陰陽失衡,鍼灸可以有效的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

  3、扶正祛邪

  所謂扶正祛邪,指的就是扶助我們人體中原本就擁有的機體正氣,祛除掉導致身體出現疾病的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