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化痰用什麼藥

  咳嗽是平時生活中比較多見的症狀。常常還會伴隨有痰多的情況,所以我們需要了解?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1、 氨溴索:具有溶解粘液、啟用纖毛粘液毯淨化的功能。它可以刺激支氣管粘液腺,增加中性粘多糖***粘性比較小***的分泌,減少酸性粘多糖***粘性很強***的合成並促進其代謝,可以使粘液稀釋,有利於排出。同時它啟用呼吸道粘膜纖毛功能,有利於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適合對於咳嗽不嚴重或者痰液粘稠的咳嗽,是最常用的兒科止咳化痰藥物。

  2、 乙醯半胱氨酸:能使痰液中的糖蛋白的二硫鍵斷裂,使糖蛋白分解,粘痰液化,粘稠度降低而易於咳出。對膿性痰中的DNA纖維也有裂解作用,從而稀釋痰液。主要適用於痰多痰液粘稠的病人。但該藥物對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能引起嗆咳,甚至支氣管痙攣,哮喘患者要慎用。

  3、 標準桃金娘油:桃金娘油在上、下呼吸道粘膜均能迅速發揮溶解粘液、調節分泌的作用,並能主動地刺激粘液纖毛運動,增強粘液纖毛清除功能。使粘液運轉速度顯著地加快,易於排出。適用於慢性鼻炎或者合併鼻竇炎的咳嗽咳痰病人,由於是膠囊四歲一下的孩子不能使用。

  4、 愈創甘油醚,口服後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支氣管分泌增加,降低痰的粘度,而產生祛痰作用。不少患者服用後會增加嘔吐。

  止咳化痰的中草藥

  1、天南星

  成分:含有皁甙、苯甲酸、粘液質及多量澱粉。

  性味歸經: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

  作用:燥溼化痰,祛風止痙。藥理實驗表明,所含皁甙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輕微噁心,反射性地引起支氣管分泌增加,產生祛痰作用。實驗表明,本品尚具有明顯的鎮靜作用以及鎮痙和鎮痛作用。

  2、遠志

  成分:含皁甙、遠志酸、樹脂、脂肪油等。

  性味歸經:辛、苦,微溫。歸肺、心經。

  作用:寧心安神,祛痰開竅,消癰腫。所含皁甙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祛痰。國外報道,所含皁甙能刺激胃粘膜引起祛痰,所含遠志醇和遠志酸均有祛痰作用,尚可使支氣管粘膜分泌增加,其祛痰作用似桔梗,唯作用強度略遜。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作為祛痰劑,用來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及各種原因引起的有痰咳嗽。

  不良反應:大劑量口服可引起噁心嘔吐,胃炎及胃潰瘍病人以及孕婦慎用。

  3、紫菀

  成分:含紫菀皁甙、紫菀酮、槲皮素等。

  性味歸經:苦、甘,微溫。歸肺經。

  作用:化痰止咳。傳統經驗認為,本品能止咳化痰;而實驗證實,本品能顯著地增加呼吸道腺體的分泌作用,使痰液稀釋,易於咳出。其鎮咳作用不明顯。實驗表明,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菌作用。主要用以治療咳嗽且有痰涎壅盛 ,咳吐不爽者。

  4、白芥子

  成分:含白芥子甙、脂肪油、芥子酶、芥子鹼等。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經。

  作用:溫肺祛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為噁心性祛痰藥,白芥子油對胃粘膜有輕度刺激,產生輕度噁心感,反射地增加支氣管的分泌而祛痰。適用於咳嗽而痰多清稀,胸脅滿悶作痛。

  不良反應:過量可致胃腸炎,併發生腹瀉、腹痛等症狀。

  5、前胡

  成分:白花前胡含吡喃香豆精類:白花前胡內酯甲、乙、丙、丁。紫花前胡含呋喃香豆精類: 紫花前胡甙、紫花前胡素。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肺經。

  作用:降氣祛痰,宣散風熱。有顯著增加呼吸道分泌作用,無顯著鎮咳作用。臨床上常與其他中藥配伍治療肺熱咳嗽,痰稠氣逆,如急性支氣管炎。

  6、款冬花

  成分:含有款冬二醇、山金車二醇、皁甙及揮發油等。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經。

  作用:潤肺下氣,止咳化痰。實驗表明,本品的祛痰作用與桔梗相似。尚有一定的鎮咳作用,其作用不及半夏,且持續時間短暫。其醇津膏對豚鼠能解除因組胺而引起的支氣管痙攣。本品為常用化痰止咳藥,常與紫菀配伍,二者並用有協同作用。

  化痰止咳的食療方

  1、玉米鬚橘皮治咳嗽

  玉米鬚、橘皮各適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

  2、冰糖燉梨化痰止咳

  將新鮮的梨去皮,剖開去核,加入適量冰糖,放入鍋中隔水蒸軟即可食用。

  3、蘿蔔豬肺止咳湯

  蘿蔔1個、 豬肺1個、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時,吃肉飲湯;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氣促。

  4、花生沙蔘湯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蔘各25克、冰糖適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劑;潤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氣短咽乾。

  5、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紅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當中挖一窩,納入紅,白糖,放入碗內隔水煮30分鐘;一次吃完,連服4次;清熱、生津、潤燥、治咳嗽痰喘。

  6、黃精冰糖止咳平喘

  黃精***中草藥***30克、冰糖50克。將黃精洗淨,用冷水發泡,置砂鍋內,再放入冰糖,加水適量,將鍋置爐上,以武火煎煮,後用文火煨熬,直至黃精爛熟為止,每日2次。

  吃黃精飲湯可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虛之咳嗽、乾咳無痰、咯吐不利、食少口乾、腎虛精虧等。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