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東西養胃補血

  想了解更多關於吃什麼養胃補血的相關知識嗎?下面是小篇為你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常用民間偏方

  1、黃豆、豬肝各100克,先將黃豆煮成八成熟,再加豬肝共煮熟,每日2次,連服3周。

  2、大棗500克***去核***煮熟,黑豆250克輾面,加入黑礬60克,共搗如泥為丸。每次2克,日服3次。

  3、蜜花豆藤60克,加當歸10克以及益母草30克,水煎後加紅糖,飲之可治本症。

  【營養飲食療法】

  1.補充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是合成DNA的主要輔助酶,其缺乏可造成細胞分裂遲緩,造成貧血。除嬰幼兒、孕婦外,許多50歲以上的人都缺乏這種維生素。維生素B12缺乏會造成典型的貧血症狀,疲勞、神志不清、很難專心。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動物食品中,包括肉類和乳製品,因此,應當吃一些肉類和乳製品,你才能取得足夠的維生素B12。

  2.補充維生素c

  雖然從蔬菜、水果和穀類中所得到的鐵難吸收,但維生素c可改進吸收這些食物的程度達85%,服用維生素C營養補品能提高每天從食物中取得的鐵。

  3.補充葉酸

  葉酸已被證實也參與DNA合成,其缺乏同樣可造成紅細胞分裂遲緩而發生貧血。在孕期適當服用可防止生育缺陷。綠葉蔬菜和穀類中含有葉酸。貧血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葉酸製劑。

  4.補鐵

  鐵與紅細胞關係至關密切,缺鐵則血紅蛋白減少,就會形成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現在許多人為了降低脂肪的攝取,減少或不吃瘦肉和肝臟等食物,這樣一來無意中減少了鐵的攝取。對許多人而言,尤其是有大量月經的婦女,服用鐵的營養補品來防止貧血症是非常必要的。

  5.宜用大棗

  大棗即紅棗,內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磷、鈣、鐵、鉀、鎂、碘等營養物質,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大棗具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等作用,可治療脾胃氣虛的貧血以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食慾不振、心悸等。

  6.飲食原則

  供給足夠的造血原料,使血液中的紅細胞、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宜吃高蛋白、高熱量飲食,每天每千克體重供給蛋白質1.5~20克,熱量在2500千卡左右,並注意多吃含鐵、銅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瘦肉、蛋黃、菠菜、芹菜、西紅柿、杏、桃、李子、紅棗等含鐵較多。花生、核桃、幹豆、禽類含銅豐富。維生素c可促進代謝,幫助鐵的吸收利用,應供給充足,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粗糧、蔬菜含維生素B族及葉酸較多,對改善造血功能有利,也應多吃些。

  7.藥膳

  1、糖漬加味紅棗:乾紅棗50克,花生米100克,紅糖50克。將乾紅棗洗淨,用溫水泡發;花生米略煮一下,放冷,把皮剝下。把泡發的紅棗和花生米皮同放在煮花生米的水中,再加冷水適量,用小火煮半小時左右,撈出花生米皮加入紅糖,待紅糖溶化後,收汁即可。補氣生血。對產後、病後體虛,營養不良及惡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症,以及癌症經化療、放療後血象異常的患者,均有改善症狀的作用。每日1劑,分2次服。

  2、當歸羊肉參芪湯:當歸18克,生薑30克,羊肉250克,人蔘6克***亦可用黨蔘30克***,黃芪30克,鹽3克。將當歸切片,羊肉剔去筋膜,置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晾涼,橫切成長短適度的條塊。然後將羊肉塊及當歸放入洗淨的沙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燉至羊肉熟爛加鹽即可。補血益氣,溫中止痛。用於氣虛乏力,貧血,寒性胃炎,寒性胃潰瘍等症的輔助治療。不宜同時飲茶和食蘿蔔。羊肉不宜與乳酪、蕎麥、豆醬、醋同食。羊肉反半夏、石菖蒲,忌銅、丹砂。

  【專家提醒】

  1、如果存在慢性失血性疾病,如痔瘡出血、鉤蟲病、胃潰瘍出血、月經過多等,要及時治療。

  2、進補前要重視調整腸胃消化吸收功能。

  3、增加營養不僅僅指多進食葷性補血食物,如果缺乏維生素c、葉綠素等物質,同樣會影響鐵質的吸收,故有色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可缺少。有助於治療貧血的食物有:橘子、廣柑、酸棗、獼猴桃、番茄、紅棗、桂圓、杞子、淡菜、芝麻醬、黃豆、黑豆、芹菜、油菜、杏、桃、葡萄乾、無花果、蜂乳、黑木耳等。

  4、提倡用鐵鍋燒菜煮粥,這對缺鐵性貧血十分有效。

  5、併發胃病服用抗酸劑時,應與補鐵補血藥錯開時間服用。

  6、補血藥不能同四環素一起服用,它們會相互妨礙吸收。

  7、某些藥物有抑制造血的作用,如氯黴素、西眯替丁、保泰鬆等。

  8、大量進食鐵劑或含鐵食品***不合理加鐵的強化糖果和餅乾***,可引起鐵質積累中毒,甚至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