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長會演講稿

  家長會是針對一項或多項主題,以教師講述和傳達為主,以家長提問為輔的形式,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好:

  這孩子的考試成績比較理想,孩子的表現,讓我有機會很榮幸的和大家認識。

  孩子成績的取得都歸功於老師的關心、辛勤的教導,在此我特別、特別感謝各位老師。咱們15班第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張老師“讓孩子快樂地學習”的教學理念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雖然,上中學以來學習任務比小學緊張,但孩子每天都感到非常開心,每天回到家總是興高采烈地告訴我們班裡又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兒、老師又講了哪些有趣的知識。看到孩子能這樣快的融入初中生活、能夠自覺主動的學習,我心裡非常放心和開心。

  其實,在座的的每一位家長在培養孩子成長上都比我有經驗,在此我獻醜幾句,說說我平時是怎樣教育管理孩子的。

  俗話說“沒有好身體,一切都等於零”,作為家長,在一日三餐上我保證讓孩子吃飽、吃好;在生活上和孩子多溝通,發現孩子有什麼情緒的波動,及時和她談心,幫她分析,出出主意,爭取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朋友,讓孩子有事敢給家長說、主動給家長說。

  我呢,是一名老師,可能是職業的特點,在教育孩子上比較注意講究方式方法,除了注意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表現,還有意識的增加和拓寬孩子的知識面,讓孩子的愛好更廣泛些、更全面些。會讀書的孩子才會學習,都說中國的孩子想象力缺乏,我就側重讓孩子多看些科幻小說及推理小說,比如:《納尼亞傳奇》、《哈利波特》等;記得有一位專家說過,孩子應該知道一些科學知識,我就從小安排孩子看《科學小百科》,其中有一套英國的科普讀物《可怕的科學》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孩子對生物很感興趣,學習《生物》這門課程遊刃有餘;歷史書籍《明朝那些事》、《這個歷史很靠譜》安安利用假期都至少三遍。

  還有每天的《午間新聞》都是必看的,適當讓孩子知道些國內外的時事要事;晚上有時間就看中央10臺的科教頻道,拓寬孩子的知識面;節假日的時候就會找一部外國大片和孩子一塊兒看,潛移默化的鍛鍊孩子英語口語能力。

  除了看書、看電視電影,平時也注意出去多轉轉,每年都會在假期期間都會帶孩子外出旅遊,呼朋喝友的帶一幫同齡、熟識的孩子去玩,這樣孩子既通過遊覽長了見識,又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團隊精神。

  我相信:只要我們家長多關心孩子,多配合學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健康地成長,他一定會是我們的驕傲。

  二

  各位家長、大家好:

  大家在百忙之中來參加這樣一個會議,我代表我自己和所有的任課教師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感謝。今天的會議有四項議程,一是結合這一階段學生的表現向大家作一下彙報,並對這一階段學生的情況作一反映,二是請幾位學生講一下各科的學習方法及綜合學習法,三、是自由發言交流。初一這一時期的學生髮展具有以下特點:

  12-16歲年齡段上,教育學和心理學把這一階段稱為“少年期”這段時間上,心理和生理變化比較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較矛盾。父母要高度重視對這一關鍵期和危險期的監護和把關。這一時期他們精力充沛,好奇心強,任何事總想試一試,但他們的願望與自己的實際能力是有很大的矛盾的,他們的獨立性增強了,總想擺脫對教師和家長的信賴,總認為自己不是孩子了。有事不願和父母及師長交流,處於一種半封閉狀態,和同齡人訴說又冒著曝光的危險,所以他們感覺沒有朋友沒有人可以理解他們,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女生這種會更加強烈。他們的情感很脆弱,最容易衝動,做事也很莽撞,後果意識能力差,前些日子《齊魯晚報》上刊登一篇三個初中生因完不成作業,學習成績差,被老師批評,家長訓斥,聯合出走,後在濟南天橋下被人發現。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一時期的另一顯著特點是生理髮育的逐步成熟,他們一方面為自己身體各部分的發育感到新奇,另一方面又充滿羞澀和不安,不願讓父母進自己的房間了,有自己的祕密了。心理上的表現是容易興奮和衝動,神經敏感,產生了愛情的萌芽,大多數早戀的孩子是發生在這一時期,在這一時期,作為家長要高度重視,決不能有不良的刺激對孩子產生影響,特別是性感之類的刺激,要注意從家庭生活到電影,電視節目,一定要有適度的選擇。衝動是他們這個時期的最大特徵,好奇是他們一生中的高峰。他們雖達不到辨析是非的能力,但很自信,自我抑制能力在這段時間最低。所以父母和老師,一定要加強教育和引導。

  這一時期他們的思維具有以下兩大特徵:

  1、抽象的邏輯思維有了發展,但很大程度上還屬於經驗型的,在認識事物和考慮問題,還經常需要具體的感性經驗來支援。

  2、獨立性和差別性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不滿足於老師和課本中的解釋,有時提出相反的看法,最喜歡爭論,在家長面前更是如此,有時很片面,很有主見,有時自信到過分的程度,“誰是中國目前最好的歌唱家?”“我,只是未被發現”一個學生鄭重其事地回答老師的提問。

  當家長老師的總是覺得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如小學時期聽話,很喜歡頂嘴,所以父母常罵他們“越長越調皮了”。實際上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觀點分析,這是少年時期孩子的一種心理特徵的反映,是人生第二次反抗高潮的具體表現,父母對這一時期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更應該講道理,態度不要粗暴,語言不要挖苦,要講究分寸。如果還用小學時期的簡單說教是不行的,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水平,使他們提高了認識又明白了道理,和家長統一認識,只要從內心服了,教育效果就是良好的。

  針對以上學生特點,在此我強調如下問題:

  一、 強化家庭教育意識,努力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孩子是我們國家未來的公民,孩子是我們晚年的繼承和希望,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的幸福,錯誤和不良的家庭教育就是我們自己的晚年的痛苦和辛酸,未來的社會是一個文明平等競爭的社會,若不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就難於在激烈的競爭中維持自己。人生最大的煩惱莫過於兒女的不成器,為人一生最大的欣慰莫大於孩子的有才有德,在教育子女的問題有一個不成定論的公式,現在多付出一點,盡了自己的努力和職責,否則就會欠賬,欠帳越多就會還債,還債有三個方面:一是升學,二是就業,三是婚姻,他們在社會上無法維持生存時,需要你的不斷接濟和幫助,有的家庭父母現在只考慮自己的歡樂和輕鬆,不注重教育付出,只能是一代懲罰一代,惡性迴圈,然而有知識有見地的家庭則是一代負責一代,一代孝敬一代,一代勝過一代,為國家社會培養了棟樑之才,自己也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二、 努力培養孩子的智力和素質,適應世界和社會變革潮流。

  用知識爆炸已無法形容現在知識的迅速發展。教材的逐年更新,對家長提出一個問題,要努力配合學校的教育,把孩子的智力開發和訓練好,就教育的潛在力分析,學校教育的潛在能力遠不及家庭教育潛在能力。特別是人的智力開發問題,就目前人的成長規律和生活習慣而言,人的素質能力也就是從家庭的童年時代便開始了大幅度的拉開差距,因為家庭的文化層次和教育形式的影響差別是很大的。

  三、理智愛子的問題

  大文學家高爾基曾說過一句話“溺愛是誤入孩子口中的毒藥,如果僅僅是為了愛,連老母雞都能做到這一點。”溺愛是一咱低本能的愛,真正的愛是理智高尚的愛,吃喝拉撒睡是愛,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愛。

  四、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配合的問題。

  作為家長,首先明白,孩子的智力基礎和品質基礎是在家庭中奠定的,人的智力和品質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學校是接過這塊毛坯進行繼續加工的,從家庭,幼兒園,小學到初中,這已是第四棒,在學校塑造和加工的全部過程中,離不開正確家庭教育的配合,倘若沒有良好,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師資和學校都不可能產生好的教育效果。

  學校的教育形式是群體性的教化形式,它的德智其它教育都是群體性的教化,主要任務是以傳授知識為主體,一個老師負責幾十人的教化任務,所以學校不可能象父母那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教化的物件,集中在一個學生身上,無論從教育的時間和精力上來講,還是從教育的物件情感上來說,家庭教育佔有特殊的優勢作用和地位,其潛在能量是巨大的,開拓的前景是廣闊的。

  孩子在同樣的年齡段裡,同時走進同一的學校,在同樣的班級裡就讀,授課的時間是相同的,教化環境是一致的,教則教規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則是區別很大的,這種大優大劣分化的原因。並不在於學校教育質量,而在於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所以只強調學校教育質量,而不檢查自己家庭教育配合的家長,一定是教育知識空白的家長。如果這樣比喻,老師好比醫生,父母好比護士,學生好比住院的病人,醫生的主要任務是下藥,父母的護理是十分重要的。

  父母要全面而準確估計孩子的智力。作為孩子的父母要對孩子的智力水平作全面的考核,並做出切合實際的準確估計,這種評估不能過高,也不可過低,過高和過低都會導致家庭施教的不準確。錯誤和不準確的估計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情緒。有的家長在沒有全面摸清孩子智力水平的情況下,單憑某一學科或某一單元的學習成績就盲目斷定孩子“笨”,還有的家長盲目過高估計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錯誤的作縱向比較,拿自己兒時的水平與當代孩子作比較,這種比法誤差也很大。那時你的童年只會玩彈弓、掏鳥窩,現在他們是會踢足球、上網咖,農村中有句古話叫“莊稼看人家的好,孩子看已的好”這一習慣意識在當代人中還是十分明顯。所以在自己孩子嬰幼階段怎麼看也覺得自己的孩子很聰慧,有的還誤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做過一兩件讓自己吃驚的事就會念念不忘,但到了上學後比較就看到了差距,再到中學階段就灰心意冷,這就是對孩子智力估計失誤所造成的。作為智力好些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三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

  你們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九年級***7***班的全體任課教師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今天,你們能在百忙之中犧牲寶貴的休息時間來參加這次家校交流活動,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你們對子女的關心和對我們學校工作的支援。我同時也代表我班全體同學感謝大家的到來,召開這次家長會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互相交流一下學生在校及在家的情況,以便老師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實施教育,家長能夠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與成才。我希望我也相信,我們的這次家校交流活動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取得圓滿的成功!

  今天我主要想和家長談的主要是我班級的現狀和學生的在校表現:

  一、班級的基本情況

  我班現有學生45人,大部分任課教師都是校級骨幹老師,不僅教學上有豐富經驗,而且與學生形成了默契,師生關係融洽,對教學是非常有利的。作為班主任,雖然是初三才接的班,但我的工作思想是:一切以提高學生素質出發,不求榮譽,只求學生的提高。只求他們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能夠讓學生鍛鍊的儘量讓學生鍛鍊。在學習方面,我不以成績論英雄,主要著眼學生自身的比較,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表現好些,就鼓勵,及時表揚。在師生共同的努力下,現在我們班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學習局面,班級學生集體榮譽感很強,已經初步建立了良好的班風。當然班級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和家長共同攜手來解決。

  二、對於成績背後的分析

  首先,我不得不承認,我們班是一個成績相對優秀的班集體。每一位同學的內心都是積極向上的,或多或少的希望自己能在此次考試中有較大的突破,所以在本次考試過程中都能端正態度,認真對待。平時稀裡糊塗的同學,到了這關鍵時刻,都緊繃了每一根神經,取得如此的成績也就不足為怪了。可是,我覺得這並不是我們班的最好成績,換句話說,我們7班的實力遠不止這些,很多同學都在抱怨這次考試考砸了,烤糊了!可這是為什麼呢?我確信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結果,是在意料之中的結果。

  在學習上最大問題是學習方法。絕大部分同學所用的學習方法,都是小學生式的:“老師怎麼說,我就怎麼做;老師不說,我就不做”。我覺得他們成了“學習的奴隸”,經過與多個學生交流,發現他們學習的很累,特別是到了初三,課程一下子多出了很多,作業量也不可比擬,覺得很不適應。我對他們學習的建議,其實很簡單,“珍惜時間,做好每一道習題”。

  如何利用好時間呢?我認為,

  第一,上課45分鐘儘量提起精神。課堂上的內容都是老師們經過精心準備過的,是教材內容的精華,如果沒有利用好這45分鐘的話,課後有可能4小時都不能完全補回,可謂是“得不償失”。

  第二,晚上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得到充足的休息,才能保證高效率的學習。我個人覺得,晚上10點半左右就應該上床睡覺,而早上6點左右就可以起床。

  第三,充分利用課間、中午、放學的在校時間。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積極向老師尋求解疑。老師講解總比同學講解全面,當面講解總比電話講解清楚。

  第四,制定一份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學會“化整為零”。對這次考試的結果,我們都應該進行認真分析,找出各科存在的薄弱環節,可以是分章進行,也可以按題型考慮。參照這些薄弱環節,自己制定一個“個性化”的對策,計劃要“羅列細而機動性強”。

  初三的學習時間的確很緊張,越到最後就越講究學習策略,如果對待作業,習題都是馬馬虎虎的話,那純粹是浪費時間。

  那怎麼才能算是做好每一道習題呢?我認為,

  第一,“看書不做題,做題不看書”。作業,就是為了檢驗當天學習掌握的情況,加深其記憶。在我平時觀察發現,有很多同學在做習題的時候,喜歡把參考書、課本、筆記攤開在一起,遇到公式、概念等需要識記的部分,腦筋都不動得照搬。其實他這樣就白白喪失了一次記憶的機會。對於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中的一些概念多用一下,就能自然而然的記住了,根本不需要刻意專門劃出大段時間來背誦。

  第二,“合理安排時間,獨立完成作業”。平時的課堂課外作業,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基礎的,應盡力經過獨立思考而完成,讓自己切身體驗思考的過程。儘管通過他人的幫助,能夠較快的完成作業,節省了不少時間,可每次考試過程中都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如果你缺少了平時的經驗,那就要在考場上補回這段時間,這就表現為“解題速度慢,來不及完成”。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做作業的時候,就應當以應考的心態來面對。

  第三,“重視結果,更要注重過程”。或許是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緊,讓學生們不得不抓緊時間去完成每天的作業,有時太注重了完成的數量,反而忽視了完成的質量,以“完成任務”的心態來面對。只講究完成作業,只要答案對了就算結束,甚至答案錯了也無動於衷。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從老師的觀點來看,除了檢查答案是否正確之外,更注重學生解題的思路是否清晰,過程是否規範,可這些在許多作業的頁面上很難體現出來。所以,請各位家長幫助我,提醒各位學生,在平時完成作業的時候,對於解題不順的地方,一定要主動去詢問老師或同學。

  第四,“學會訂正,懂得歸納總結”。對於每次批改中,出現錯誤的地方,大部分同學都會很自覺地去訂正。據我觀察,他們大部分的第一反應是,先去檢視周圍同學中正確的答案,這一點無可厚非,可接下來的做法,卻有點不太負責:很多同學會直接把這正確的答案擺在桌前,直接照搬在自己的訂正欄之中,被老師撞見而責問之後,還會堂而皇之的回答道,這是訂正啊!對於他們來說,訂正的題目,就是因為不會而做錯,抄答案,那也是理所當然的。問題是,這些錯誤的題目並沒有真正的理解,當再次出現的時候還是會錯。找範文就來

  進入初三,對於每一個學生和家長來說,真是一個關鍵的時刻。可升學的巨大壓力,絕不可過早的施加於學生的肩上,現階段每一個家長都應放穩心態,關於擇校的問題應待一模之後再作考慮,而在這段時間最主要的是要關注孩子的思想動態與身體狀況。初三上學期這一階段,主要的任務是要讓學生從心理上逐漸適應初三這緊張的“應試教育”。家長最好每週能夠抽一定的時間與孩子交流,傾聽學生的訴苦,要讓你們知道他們最近都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都和誰在一起?我覺得,當你的孩子不再願意與你交談的時候,這就是危險的訊號,一定要加以重視。我個人覺得成績的好壞其實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思想與身體的健康,人生觀的積極向上。在與學生的交談中,我們和家長的心態一樣,應盡力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由此為出發點,鼓勵他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讓他感覺到,你是站在他一邊,保護他,愛護他的。

  我認為,進入初三,我們更應注重三方交流:學生與教師、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學生。

  第一,學生與教師。在很多情況下,都是老師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可一般是在什麼情況下呢?不是他成績明顯下滑,就是闖了什麼禍了。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可沒有找到談話的學生,難道一點問題也沒有嗎?當然不是的。所以,我的工作一直在盡力讓學生走出這第一步。希望學生能主動來找老師,可以來解答疑問,也可以來尋求幫助。這樣,一來二往,相互熟悉了,就能夠給與更切合自身實際的建議與要求,這對於我的工作和學生的發展有益無害!

  第二,教師與家長。有時候,學生和家長會有誤解,如果老師來家訪,肯定是因為闖了什麼禍,來告狀的。可從我們這個角度考慮,就只是為了更好的、更全面的去了解學生,比如說,有些學生在學校裡嘻嘻哈哈,無所事事,玩世不恭,可一到家裡,就好像變了一個人,用功的不得了,獨自學習能挺到半夜。

  第三,家長與學生。這個上面已經談到過了,不再贅述了。

  四、本班學生在校表現

  下面我就將我班學生在校表現對家長做具體的彙報,以便我們在思想上能求得共識,讓我們攜手牽引我們的孩子走向美好的明天。

  我將班級孩子大體分為四類:

  第一類:品學兼優的孩子,這些孩子學習品質很好,有很好的自制力,能主動學習,這些孩子明年有衝擊靈臺一中的實力,他們是……***孩子姓名在此省略***,我為這些孩子的家長自豪,你們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孩子,他們不僅是家庭的驕傲,也是我們老師的驕傲,這些孩子在生活上需要家長給予更大的關心,不要給他們施加更大的壓力,因為他們心裡的壓力已經很大了。

  第二類學生,他們努力學習,但基於多種原因,如:基礎不紮實,學習方法不正確,青春期思想波動等,這些學生成績不拔尖,但他們也有衝擊重點中學的希望,他們是……***姓名省略***,這些學生就是所謂的可上可下的學生,發展好了,是重點,稍有鬆懈就將與重點擦肩而過,面對這樣的學生,家長不僅需要給予關心,有時也需要給予必要的幫助與督促,孩子的成績中,不僅有老師的培養,學生的努力,更有家長的汗水。

  第三類學生,是老師最心疼的孩子,這些孩子一直努力學習,渴望有一份理想的成績,他們善良懂事,但成績始終不理想,以致自己信心都大打折扣,面對這些學生,老師都傾注了更大的熱情,耐心的輔導,生怕傷到他們敏感的自尊,這些學生有……***姓名省略***,我能理解家長面對孩子成績不理想的心情,但我想說,這些孩子盡力了,他們不需要責備,他們更多的需要鼓勵,需要你的關心和支援,儘管他們成績不是最優秀的,但不等於他們的人生是失敗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將來在某個領域做出一番成就是完全可能的。

  第四類學生是我平時關注最多的孩子,他們活潑好動,充滿了青春的活力,也因此常常違反紀律,上課搞小動作,甚至課堂上說話,影響其他同學聽課,他們對學習沒有興趣,成績也普遍不好。面對這些孩子我有義不容辭的教育責任,但有時我真的感到力不從心,我需要家長的配合,引導孩子走正確的路不僅是我的心願更是家長的心願,只有我們攜起手來才能更好的教育我們的孩子,你們不能對我說:“老師這孩子我可管不了呀!全靠你了!”你也不要說:“哎呀,老師我忙,我沒時間!”如果因為我們老師和家長的疏忽,對孩子疏於教育,倘若真的發生了不良的後果,作為我們都有推託不了的責任,家長還要承擔一些心靈上的痛苦。我這樣說,不是說我們的孩子就是不可救藥的問題孩子,而是說,我們需要攜手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這裡我不想點這些孩子的名字,這些孩子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我希望家長能夠理解我急切地心情,能在會後與我單獨溝通,讓我們一起為孩子搭建一個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