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範文

  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你喜歡。

  ***一***

  一、指導思想

  為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和社會需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更有效地提升素質教育的豐富內涵,讓學生儘早地通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學會在觀察中思考,實踐中體驗,探究中創新,拓展知識和技能,鍛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實踐能力、正確對待挫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激發和養成艱苦奮鬥、創新探索、勇於拼搏、不斷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讓他們有機會去探索實際問題、參與實際生活,成為一個有素養、有能力的現代中學生。

        
         二、課程實施的原則

  1.主題性原則

  傳統的課程型別既包含有知識,又包含有經驗,並按照知識和經驗的系統結構組織和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儘管也包含有知識和經驗,但它是以知識和經驗的現實主題為中心進行組織,以問題的形式來呈現,通過活動的方式來實施的。因此,它既不是單純的學科課程,也不是活動課程,而是綜合了各種課程優點達到了優勢互補的,以主題性為主要特徵的課程。

  2.生活性原則

  長期以來,受理想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教育將人類迫切要求解決的現實問題與人類生活的課題置之度外,結果導致學生缺乏起碼的社會生活常識。正因為如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需要著力解決這一問題,促使學校教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未來與現實的統一。而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於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避免學術性、學問化,多選取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如家庭、環境、健康、交通、文化、城市建設等問題。

  3.開放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的綜合,決定了其教學組織形式在時間、空間上應該是開放的,而非限制於教室和課堂45分鐘,教師應讓學生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引導他們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4.全面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既要培養學生的認知系統,也要內化個體的心理因素,發展他們的非認知系統。所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關注知識、能力,而且要關注學習方法和過程,關注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課程的實施

  ***一***目標

  知識層面:通過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能力層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學生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於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學生艱苦奮鬥、創新探索、勇於拼搏、不斷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

  ***二***內容指向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確定,應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關於自然、社會和人的知識以及相關的直接經驗;第二,旨在培養和提高綜合能力的經驗和素材;第三,在整體背景和視野中形成的態度與情感。根據上述原則,我們在尋求人的發展的前提下,從文化領域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角度考慮,認為我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應包括:***1***發展思維能力;***2***培養讀書的興趣和讀書習慣;***3***認識社會問題;***4***發展想象力和鑑賞能力;***5***從事勞動與技術活動;***6***蒐集資訊;***7***促進身心健康;***8***展示個人才華。從上述八個方面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不僅可以克服活動主義和經驗主義課程的弊端,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備課,收集各種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2、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活動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等,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4.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感性經驗,運用和驗證已有的學科知識經驗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採用獨立活動和合作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學會與人共處,學會溝通合作,學會互相交流,學會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又密切聯絡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價值。

  ***四***、活動主題

  主題:中學生心理壓力的研究

  ***五***、活動課時與安排

  1、確定主題***分組設計*** 1課時 2、設計活動方案 1課時 3、各小組彙報活動方案 1課時 4、實施階段 12課時 5、展示成果,總結階段 2課時

  ***二***

  一、 指導思想:

  以大力貫徹與落實課程改革思想,切實提高學生各方面實踐能力為出發點,在活動中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帶領學生領略課程的新奇性與學習的迫切性,帶領學生走向廣闊的社會實踐活動為目的,豐富學生的知識、情感等各方面的體驗。活動的題材取材於學生的生活與真實的社會環境,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課題的選擇與實施要綜合考慮培養學生的哪幾方面能力進行全盤考慮,兼顧其他學科的融入,通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入手,儘可能發揮學生活動的參與度與主動性,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

  二、 活動要求:

  探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進行活動的重要部分,探究性學習要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目標為:

  1.培養學生良好的養成教育習慣,如勞動能力的培養。

  2.形成從周邊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3.培養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和積極向上的態度。

  4.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中綜合運用資訊科技、勞動技術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在社群服務中體會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

  三、 活動安排:

  1、三月份,校園綠化維護。

  ⑴在校園內認識一些植物,選擇自己喜愛的植物。 ⑵查閱資料,學習某幾種植物的養護方法。

  ⑶認養植物。以小組名義集體護養某種植物,進行長期掛牌護養。

  2、四月份,製作、放飛風箏。

  ⑴查閱資料,學習風箏的製作方法。

  ⑵準備材料。

  ⑶製作風箏。

  ⑷試放風箏。

  ⑸完善風箏的製作。

  ⑹進行放風箏比賽。

  ⑺小組以書面形式寫出風箏製作說明書。

  3、五月份,認識自然災害。

  ⑴瞭解自然災害的種類和性質。

  ⑵學習在災難中的自救和救災方法。

  ⑶模擬演練逃生技巧。

  ⑷小組總結。

  4、六月份,舉辦跳蚤市場。

  ⑴組織發動。

  ⑵物品準備。

>>>點選下頁進入的更多內容